跑步中常見的錯誤跑姿,您知道怎麼改嗎?
我經常被跑友問到, 什麼樣的跑步姿勢是正確的,對於這個問題我首先要闡述一下,跑步姿勢是由你自身的條件來決定的當你的肌肉和心肺功能達不到一個很好的狀態時即使你矯正了現在的跑姿,還是會由於身體記憶的原因而回到之前的跑步姿勢。
李醫生
就像我多年的好友孟源, 在一次跑步中我發現他的姿勢容易導致腳踝的內側受傷,我矯正了他的姿勢,原本以為很正常的事情, 但3 個月後他因為膝蓋外側疼痛來看我,檢查跑姿後發現,是其他的代償導致了他的膝蓋疼痛。所以我一直在強調所有改變跑步姿勢的舉措都應該建立在整體調整的基礎上,而不是單獨的只調整一個部位。
既然姿勢調整要注意整體的調控,那麼我們有應該怎麼樣認識自己的跑姿是否正確,又如何進行調整哪?今天我從三種常見的跑姿和大家談談這幾種跑姿的識別和矯正方法。
1
第一,我們先談談坐著跑
很多跑友仔跑步時無法控制自己的骨盆位置,跑步時感覺臀部總在膝蓋的後方,想坐在一個高凳子上,因為這個姿勢能使骨盆相對穩定,不需要更多的肌肉來維持骨盆的穩定性,這樣就形成了骨盆前傾也就是平時講的「坐著跑」。而長時間保持這樣的姿勢會導致骨盆前區的肌肉過於緊張,後面臀部肌肉又太過拉長,就影響跑步的步幅,也更容易照成小腿和腰部受力過多而產生膝關節和腰部不舒服。
在矯正這個姿勢時,首先要加強臀部肌肉的力量練習,並對髖關節前側肌肉給予足夠的拉伸和放鬆,在配合核心肌肉穩定性的練習來做好矯正姿勢的準備。其次就要做腳步落地前的送髖和腳步落地時的身體整體向前動作,也就是要練習在腳步落地時髖和上半身基本要在膝蓋之上或接近。
2
第二,在講完坐著跑後我們來談談小腿推地跑
這種跑姿的人往往落地聲音較大,腳和地面接觸時間較長,在山地跑時具有一定的優勢, 但隨著距離的增加膝關節和小腿外側受傷的幾率就會增加。在評估這些跑友的姿勢是我發現一個典型的現象就是小腿很粗,但相對的大腿肌肉和臀部肌肉就不足。我曾經用這樣一種方式解釋這種現象造成的影響,在跑長距離時粗壯的小腿就像我們在腿上掛了兩個沙袋,越跑越沉,會增加膝蓋的壓力容易對膝關節後側和外側造成損傷。
所以建議增加訓練髖關節的提腿,和送髖來改變小腿推地的現象,同時訓練前腹部核心肌肉、大腿和後腿的肌肉,來提高髖關節帶動的有效性。這樣可以很好的減少小腿推動過多導致的損傷。
3
第三,這裡還有一種常見的跑姿也需要和大家解釋一下,就是大步跑
對於很多追求速度的跑友來說步幅增加是十分關鍵的, 但是在增加步幅時一定要讓身體重心能夠跟上,否則就會造成腳落地後還要小腿和大腿把身體拉向前方的動作,這就容易造成膝關節和小腿受力太大也會造成後大腿肌肉的急性損傷。
我的建議是在增加步幅的同時要加強核心肌肉力量的訓練使身體能和步伐的增加相匹配,換句話說就是能把身體送上去。這樣損傷的幾率會大幅下降也會跑的更輕鬆。
李醫生跑步課堂
好了,今天我和聽眾朋友一起講述了跑步姿勢的調整,希望能讓收聽節目的朋友們能判斷自己的跑姿同時還能對自己的跑姿進行矯正。今天的課程就到這裡,歡迎你把今天的節目分享給你身邊對跑姿有疑問的朋友們。希望大家和我一起探尋通往健康的道路,我是運動康復專家李醫生,感謝您的收聽。我們下期節目再見!
點擊「閱讀原文」,收聽精彩內容!


※在鍛煉初期,跑步的速度以沒有不舒服的感覺為限度
※跑步的四個常見傷痛與應對方法
※凡是參加健身跑步的人,都應注意堅持經常和循序漸進
※讓你帶著孩子一起跑步的嬰兒車
※跑步減肥好嗎 為你揭曉其中的奧秘
TAG:跑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