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焦慮毀掉你的生活前,一張表自測「焦慮症」風險
有人說,這是一個人人都焦慮的時代。
時間焦慮:加班頻繁,個人時間被佔用
教育焦慮:望子成龍心切,反而人仰馬翻
理財焦慮:怕失業、怕通貨膨脹、怕資產貶值
支出焦慮:房貸二胎壓力大,不得不靠父母幫一把
GIF/491K
英國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估計,中國約有5000萬名以上的焦慮症患者。
《人民論壇》雜誌的一項調查發現,超六成人認為自己的焦慮程度較深;81.1%的受訪者認為焦慮情緒會「傳染」;88.9%的人認同「全民焦慮」已成當下中國的社會通病。
荷蘭一項研究發現,長期焦慮不僅影響生活,還會讓人早衰5年。
GIF/169K
適度焦慮可以促人上進,而過度焦慮則變成一種病,給健康帶來危害。《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特邀專家,教你科學擺脫焦慮困擾。
受訪專家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理醫學科主任 季建林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授 劉翔平
南方醫科大學神經生物研究教研室博士後 揭威
一張表自測「焦慮症」風險
在過去兩周內,你被以下問題困擾過嗎?用「完全不會」「幾天」「一半以上日子」「幾乎每天」來回答,分別記為0分、1分、2分、3分。
1.感覺緊張,焦慮或急切。
2.不能停止或控制擔憂。
3.對各種事情過分擔憂。
4.很難放鬆下來。
5.由於不安而無法靜坐。
6.變得容易煩惱或急躁。
7.感到將有可怕的事情發生。
結果分析:0~4分為沒有廣泛性焦慮;5~9分為輕度廣泛性焦慮;10~14分為中度廣泛性焦慮;15~21分為重度廣泛性焦慮。
長期焦慮讓全身受傷
GIF/309K
焦慮就像心靈感冒,會讓身心都受傷。所有人的焦慮情緒從輕到重會分為4個層次:
先是身體緊張,常覺得無法放鬆,習慣於眉頭緊鎖;
然後愛出汗、眩暈、呼吸急促、老想去大小便;
之後就會對未來產生莫名的擔心,如擔心工作和健康;
最後發展到對周圍環境的微妙變化和別人的言行都充滿了警覺。
GIF/186K
出現胸悶、失眠等癥狀
焦慮症患者會出現心悸、胸悶、氣短、失眠、心跳和呼吸加快等癥狀。
對心腦血管不利
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院研究發現,焦慮感上升,體內應激激素就會增加,脈搏和血壓水平隨之上升,對心腦血管會產生負面影響。
加速衰老
荷蘭一項研究發現,焦慮會加速衰老。人體染色體末端有個「帽子」,叫做端粒,隨著年齡增長,端粒會逐漸縮短,導致細胞壽命變短。
該研究發現,焦慮症患者染色體的端粒長度明顯短於正常人,這主要與體內抗壓系統紊亂有關。
一方面是因為長期壓力會觸發自由基釋放,導致細胞遭到破壞;另一方面焦慮會導致睡眠質量差、思慮過多,從而出現脫髮、白髮、皮膚彈性差、皺紋早生等早衰表現。
研究人員預測,不同亞型的焦慮症會導致壽命不同程度縮短。社交恐懼症患者比正常人早衰3.5~5年,廣泛性焦慮障礙患者則會早衰5.5~8年。
影響與他人相處的能力
如果長期處於焦慮狀態,工作、生活以及和他人相處的能力都會嚴重下降,進而導致事業和家庭生活停滯不前。
6種食物加劇焦慮
GIF/459K
情緒會影響食慾,食物反過來也會擾亂心情,加劇焦慮、緊張等消極情緒。
《生命時報》綜合美國《預防》雜誌刊文提醒,焦慮時應遠離幾種食物。
咖啡
咖啡因會對神經系統產生刺激,造成應激激素皮質醇釋放,引發「戰鬥或逃跑」反應,加劇焦慮和睡眠障礙。
蘇打水
蘇打水和能量飲料會讓焦慮惡化。它們不僅含有咖啡因,很多產品還含有人工甜味劑,如阿斯巴甜,會顯著降低大腦中讓人感覺良好的血清素含量,進而加重不良情緒。
牛肉乾
這種所謂的健康零食含有大量食品添加劑,會升高大腦中谷氨酸的含量,可能加重焦慮和壓力感。
奶精
含有氫化植物油,是反式脂肪的一種,這種成分也存在於炸薯片、曲奇等零食中。反式脂肪會導致大腦血流量減少,引發焦慮、抑鬱等問題。
番茄沙司
番茄沙司等調味品是高果糖玉米糖漿的隱蔽來源,容易造成血糖水平驟然上升,引發焦慮。
酒
有些人會借酒澆愁,但酒精提升情緒的作用是暫時的,它會擾亂中樞神經系統的正常運轉,加重焦慮,導致情緒失控。
4步學會與焦慮「和平共處」
焦慮是正常的心理反應,會累積也會消退,而戰勝焦慮就像登山,貴在堅持。專家建議,做到以下四步,及時調整好心態,學會和焦慮「和平共處」。
GIF/167K
1
揪出根源
先分析一下焦慮感到底來自哪,然後各個擊破。
一般來說,焦慮感源自「不確定的狀態」,而行動就是戰勝焦慮最好的武器。
比如,如果你對事業發展方向心存迷茫,不妨先結合自身情況冷靜分析,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路,然後下定決心勇敢地放手去做。
2
不想結果
做任何事都會面臨挑戰,緊張是正常的,這被稱為預期性焦慮。此時,不要過多地去想結果,而要試著從中獲得成就感。
3
轉移注意力
焦慮症患者的思維會進入「越焦慮就越胡思亂想,想多了更焦慮」的惡性循環。一旦開始陷入焦慮情緒,就要及時提醒自己分散注意力,防止情緒變得越來越糟。
可以做點喜歡的事,如看電影、聽音樂或讀一本有趣的書,還可以跑跑步、做家務,讓自己遠離胡思亂想。多結交性格開朗的朋友也能避免焦慮。
4
學一招自我放鬆術
放鬆的方法有很多,但只有找到適合自己的才最有效。學會5個小動作能快速、有效地緩減焦慮:
深呼吸
嘗試用鼻子深吸一口氣,然後從嘴裡慢慢地呼出,持續這個動作1分鐘。這樣呼吸,是在向你的身體和大腦傳遞出一個信息:現在不存在危險,你可以從緊繃的狀態中放鬆下來。
喝水
研究顯示,即使輕度脫水也會影響精神健康和增加焦慮,而喝水對減壓有神奇作用。
擁抱
擁抱愛的人,或者只是和他握個手,都可以化解焦慮。許多研究表明,擁抱會降低一些令人緊繃的應激激素的釋放,還會促使多巴胺、內啡肽等愉悅激素分泌。
微笑
笑能放鬆肌肉,改善呼吸和血液循環;刺激體內被稱為「天然止疼葯」的物質分泌;減少壓力相關的激素。
專註
研究顯示,47%的時間裡我們想的事情和當下做的事沒有關係,回想過去或想像未來都可能加重焦慮。專註當下讓人放鬆。
本期編輯:王曉晴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


※男人身體的8個致命「脆弱點」!做到這些比同齡人活得久
※不敢吃糖?科學家揭示人們對糖的8個誤解
※Quora精選:你覺得什麼樣的人值得尊重?
※谷歌亞馬遜阿里角逐印度金融科技市場 誰能稱王?
※伍子胥和楚平王什麼仇什麼怨 竟將其掘棺鞭屍
TAG:生命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