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世界盃網紅球場:把看台修在場外,俄羅斯人是怎麼想的?

世界盃網紅球場:把看台修在場外,俄羅斯人是怎麼想的?

記者葉楓報道

最近,葉卡捷琳堡的世界盃球場在網路上火了,為了能滿足國際足聯對於世界盃比賽場館的最低容量要求,俄羅斯在這座球場外的東西兩側分別修建了一座臨時看台,這樣就足足增加了1萬多個座位,從而符合了國際足聯的要求。球迷們不禁調侃:「戰鬥民族」果然是簡單粗暴。

最先讓葉卡捷琳堡爆紅的是英國媒體。英國《電訊報》最近推出了一個「造型最獨(qi)特(pa)的世界盃球場」的名單,入圍的包括了柏林奧林匹克體育場、南非開普敦的綠點球場、韓國大邱世界盃球場等等。

在這份「最醜陋球場」榜單中,俄羅斯的葉卡捷琳堡球場也是榜上有名。這座球場最受英國人吐槽的,無疑就是那兩座建在球場以外的臨時看台。

葉卡捷琳堡球場建成於1957年,是一座斯大林式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過去五十年里,它已經經歷多次的翻修,但是為了符合世界盃比賽的標準,它在2013年起又接受一次「大手術」,只保留四周的那座歷史悠久的斯大林風格的圍牆。

按照國際足聯的規定,舉辦世界盃比賽的球場座位數量不得少於45000,而翻修後的葉卡捷琳堡球場固定座位數量僅為25000,加上了兩座巨大的臨時看台後,也才達到35000,但國際足聯最終還是同意這座球場僅僅舉行小組賽階段的比賽。

而為了以後拆卸方便,建設方別出心裁,或者說是投機取巧,把臨時看台直接搭建在球場以外,完全是用腳手架作為支撐。看著那堆密密麻麻的金屬架子,還有又高又陡峭的座位,不知坐在那裡看球會不會擔心從那裡掉下來或者是看台突然坍塌?

當然,這兩座奇特的構造將會在世界盃之後便拆除,但是現在看起來,坦白說,確實挺嚇人的。過去有不少世界盃球場都建有臨時看台,但是葉卡捷琳堡球場的臨時看台真的是最奇葩的。

不過國際足聯競賽部主管史密斯卻有不同的看法,他更優先考慮的是這個臨時看台的觀賽體驗,而非其外表是否奇葩,他認為,坐在那裡看球視野是非常棒的,所以,就不要管它是什麼樣子了。

然而,這一大膽的建造設計卻沒有避開眼光獨特的英國媒體的注意。對於《電訊報》的嘲諷,俄國人的回應很平靜,卻很有力。葉卡捷琳堡的市長羅伊茲曼把球場拿來與埃菲爾鐵塔相提並論,他表示,很多後來變得有名的建築,一開始都會受到不少的批評。

「我們應當明白,埃菲爾鐵塔,還有柯布西耶(法國著名建築設計師)的作品,曾經是被評為是世界上最醜陋的建築。所以現在這種情況很正常。而這兩座臨時看台在世界盃過後就會全部拆除乾淨,不留一絲痕迹,並且將用到某些小城市的小型體育場館中。我們要優先考慮的是看台的安全和舒適性。我看不出這裡有什麼奇葩的。」羅伊茲曼說道。

球場外形奇葩,俄羅斯人並不否認,但比起這個,他們更關心的是臨時看台是否安全。所以,一位俄羅斯記者甚至引用的一部蘇聯老電影《難以捉摸的俄羅斯帝國皇冠》中,在出現巴黎埃菲爾鐵塔的一幕中的一句著名台詞吐槽葉卡捷琳堡球場的臨時看台——「俄國的自殺者!一個獨特的節目——俄國自殺者,只要掏出幾個法郎,自殺者就會翻過護欄。向自殺者致敬!一共只要5法郎!

35000並未達標,世界盃後還要縮小容量

實事求是地說,即使搭建了臨時看台,使得座位數量達到了35000,葉卡捷琳堡球場的容量依然是不符合國際足聯的要求的,因為國際足聯的標準是45000人。而且,除了葉卡捷琳堡的球場以外,位於飛地加里寧格勒的世界盃球場,容量同樣是35000人。那麼,為什麼這兩座座位數量不達標的球場可以舉辦世界盃比賽的呢?那就要從五年前說起了。

2012年九月底,俄羅斯世界盃組委會正式對外公布了11個比賽城市名單,在當時的規劃中,葉卡捷琳堡和加里寧格勒的球場容量都是45000人。但是在2013年九月底俄羅斯方面宣布,球場的容量減少為35000。

如果我們看地圖就可以發現,這兩座球場的位置,分別是在最東面和最西面,地處亞歐分界線的葉卡捷琳堡與首都莫斯科的直線距離是1667公里,加里寧格勒與莫斯科的直線距離是1289公里,而且與俄羅斯本土不接壤,因此安排在這兩座城市的比賽數量自然是最少的(只有4場小組賽),城市對球迷的吸引力也遠不如其他城市,因此,修建45000人的球場便不一定是划算的事情。

縮減容量的方案提交到國際足聯後得到了通過,於是兩座球場的規劃建設也就隨即開始。加里寧格勒的球場是新建的球場,因此用不著在場外修建這樣的臨時看台。

然而,葉卡捷琳堡就有點難辦了,他們的方案是對有五十年歷史的中央球場(世界盃期間更名為葉卡捷琳堡球場)進行翻修,注意,是翻修,不是新建,也不是先把舊的夷為平地然後原址建新的。

葉卡捷琳堡為什麼不新建一座球場?為了節約成本,因為葉卡捷琳堡只有一支職業球隊,沒必要花巨資再多修一座球場,而且,中央球場在2011年才完成了一次升級改造,完全符合舉辦俄超比賽的標準。為什麼不把中央球場推倒重建,因為這裡已經不僅僅是一座體育場,還已經成為了「國家級文化遺產」,城市的重要歷史建築,文物能隨便破壞的嗎?

既要符合國際足聯的標準,同時又要保護老建築?怎麼辦,只好是採取折中方法,保留外牆,在牆內建起一座世界盃的球場。中央球場原來的容量也就一萬多人,現在即使經過翻修,佔地面積卻沒有增加哪怕一平方米,那麼座位數量又能增加多少呢?

而且,翻修球場可不是就為了這一次世界盃,大賽結束後,烏拉爾隊還會繼續使用,對於這支主場比賽場均觀眾人數不足1萬的球隊來說,能容納30000人的球場也是浪費,因此球場固定座位數量就定為了25000,但是,達不到45000,也得要達到35000,而球場內已經沒有任何空間搭建臨時看台了,怎麼辦,建築師絞盡腦汁想出了一個妙計,就是把臨時看台搭建在場外,而國際足聯也認可這這種方案。

臨時看台看上去儘管奇葩,但是建造成本降低了,搭建和拆卸也非常方便,而且以後還能運到別的地方循環再利用,就連權威人士也說安全性和視野都沒有問題,這的確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案。開個玩笑,這兩座臨時看台莫非是專門為英格蘭球迷準備的?

俄英兩國球迷去年結下了梁子,現在又是英媒首先吐槽葉卡捷琳堡球場,我們腹黑一下,如果東道主屆時將英格蘭隊的比賽安排到這裡,作為一種特別的「報復方式」,也不是不可能的。

國際足聯為世界盃比賽場館設定了45000人的標準,然而,對於很多城市來說,大賽過後還保留這麼大型的球場並非很有必要,因此很多球場都會削減容量。

葉卡捷琳堡球場世界盃後拆除臨時看台,容量變成25000,另一座35000人的球場加里寧格勒球場,也會把搭建在場內的臨時看台撤掉,容量變成了20000,俄甲球隊加里寧格勒波羅的海隊將以這裡為主場,對於一支第二級聯賽球隊而言,35000人的球場確實過於奢侈了。

除了這兩個以外,索契的菲什特球場,世界盃期間容量為47000人,此後將減至4萬人;小城薩蘭斯克的球場世界盃期間可容納45000人,世界盃閉幕後將砍掉15000的容量;羅斯托夫的球場則會從45000減為42000.

附:《電訊報》「十大造型最奇特的世界盃球場」名單(排名不分先後):

仁川世界盃球場,韓國仁川

亞馬遜球場,巴西瑪瑙斯

濟州世界盃球場,韓國濟州島

科林蒂安競技場,巴西聖保羅

大邱世界盃球場,韓國大邱

沙丘競技場,巴西納塔爾

綠點球場,南非開普敦

奧林匹克體育場,德國柏林

摩西-馬比達球場,南非德班

葉卡捷琳堡球場,俄羅斯葉卡捷琳堡(圖片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足球報 的精彩文章:

梅羅突圍會師俄羅斯,心疼美洲兩大冠軍終點前翻車!
主客隊球迷均遭毒手,安保工作就是簡單粗暴一刀切?
4筆引援流產暴露不足,申花不該被上港崛起左右自身方向!
揭秘曼薩諾續約最大分歧,想找人「帶兩年」真就這麼難?
聯賽統治力下降?今晚里皮倚重的還得是他們!

TAG:足球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