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嫁的女孩,永遠是父母最貴的寶
文化
10-16
古代女子一生中有兩次成人之禮,第一次笄禮在15歲後的許嫁之時,另一次就是婚禮前的上頭儀式。古今都是,你出嫁,再多的珠寶也抵不過父母丟失孩子的傷痛!
簪釵是儀式中的重要道具,成為不離不棄、惜之愛之的信物。圖為元代雙龍蓮花金釵。
步搖,女子一步一搖,芳華萬種。圖為北朝時期的馬頭鹿形金步搖。
插入發中,背部裝飾華麗花紋的唐代金梳背。
這是一支傳世的金累絲「鸚哥架」步搖簪。相傳李隆基以一支紫金步搖釵送與楊玉環,後來陰陽相隔的二人,以此信物傳遞相思。
鳳釵,堪稱最隆重的愛情信證。陸遊曾以一支祖傳金鳳釵,與表妹唐婉定下姻緣。三年後緣散,只能互題《釵頭鳳》。題詩後不久,唐婉病逝。
人們常用「鳳凰于飛」來祝福鳳與凰相偕而飛,朝暮相伴,永不分離,就像圖中這對明代銜珠鳳凰簪一樣。
清代金鑲珠石萬壽無疆簪。
清代銀鍍金點翠嵌寶石花果紋簪。
清代銀鍍金點翠鑲寶石蟹紋簪。
還有更複雜的,把亭台樓閣、人物鑲嵌入內,明代的樓閣人物金簪。
一根發簪,一端花團錦簇,一端尖銳堅硬,它可以寄情,也可以傷情。


※茫茫林海,當東北老人遇上50年樹皮……
※竟能把磚頭搓成0.05毫米的細絲?78歲老大爺盤金龍價值12萬
※宮廷杭綉唯一傳人,72歲仍每天刺繡8小時,17年綉成一幅巨著
※大叔用木頭雕刻世界最豪華的轎子,318個人物總價值500萬
※大叔一言不合就摔碗,上演屋頂上永不落幕的好戲
TAG:文明互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