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拋開金錢與名校,剩下的這個就是教育的本質!

拋開金錢與名校,剩下的這個就是教育的本質!

教育到底是什麼?

有人認為教育就是考上一所好大學?又有人覺得教育就是選擇一個有前景的專業?將來找個好工作。還有人認為,教育就是有文化、有修養、有講究、能說會道等等。

幾千年前,教育是孔子曰的有教無類,因材施教!而現在,教育已經百花齊放。

「教育的秘訣是尊重學生。」——美國教育家愛默生

「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發展委員會前主席埃德加·富爾《學會生存》、美國人類資源研究所心理學家赫伯特·格喬伊、美國未來學家阿爾涅·托夫勒

「教育需要理想,需要信念;教育需要民主,需要人文;教育需要智慧,需要思考;教育需要審視,需要評價。」

哈佛校長談教育——教育的目標是確保學生能辨別「有人在胡說八道」

哈佛大學校長德魯·福斯特(Drew Faust)在新生開學典禮上引用哈佛學院哈佛藝術與科學學院已故的前任院長傑里米·諾爾斯(Jeremy Knowles)的話,他曾描述過他所認為的高等教育最重要目標:

他說,那就是確保畢業生能夠辨別「有人在胡說八道」。

你們會通過挑戰和被挑戰,通過直面異議和分歧,來學習這種能力,並在這當中找到自己的道路。

耶魯大學校長談教育——教育不教知識技能,卻讓人勝任任何職業

理查德·萊文(Richard Charles Levin)是享譽全球的教育家,曾在1993至2013年任耶魯大學校長,上一位任滿20年耶魯校長的還是1899年就任的亞瑟·哈德利(Arthur Twining Hadley)。

理查德·萊文曾說過:如果一個學生從耶魯大學畢業後,居然擁有了某種很專業的知識和技能,這是耶魯教育最大的失敗。因為,他認為,專業的知識和技能,是學生們根據自己的意願,在大學畢業後才需要去學習和掌握的東西,那不是耶魯大學教育的任務。

那大學教育有什麼用呢?

理查德·萊文在他的演講集《大學的工作》(《The Work of the University》)中這樣提到,耶魯致力於領袖人物的培養。在萊文看來,本科教育的核心是通識,是培養學生批判性獨立思考的能力,並為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通識教育的英文是,liberal education,即自由教育,是對心靈的自由滋養,其核心是——自由的精神、公民的責任、遠大的志向。

自由地發揮個人潛質,自由地選擇學習方向,不為功利所累,為生命的成長確定方向,為社會、為人類的進步做出貢獻。

這,才是萊文心目中耶魯教育的目的。

清華大學校長談教育——教育是為社會培養以及輸送人才

作為一個大學校長,顧秉林先生認為真正的高校應該培養學生的獨立技能、獨特的思考方式和敢於權威挑戰的精神。教育的最終目標是為社會培養以及輸送人才,但是這畢竟是國際上對最頂尖人才認可的標誌。

北大校長談教育——教育要多樣化

過去20年,中國出國學習的學生人數也增長了10倍左右。林建華說:「現在每年出國學習的人數接近50萬。一方面當然是因為中國發展了,很多家庭比過去更有錢了。另一方面則是我們要深思的,我們的高等教育是不是能夠滿足學生的多樣化要求。」

馬雲談教育——教育教育,不僅是教,更在於育

馬雲說:「老師最重要的職責是發現人,每位老師都有機會點燃別人心中的燈。」「教育教育,不僅是教,更在於育。」

總之,教育和學習要超越功利主義和經濟主義,將人類生存的多個方面融合起來。教育的本質從來不應該是製造一個別人眼中的完美人,而是實現「自我塑造」的過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嘉留學陳華 的精彩文章:

巨詳細巨有誠意的美國面簽經驗來了
GPA分數低,怎樣揚長避短?
加拿大留學花銷分類匯總
雙一流大學和985有啥本質區別?
為什麼哈佛、清華能培養出這麼多億萬富翁?

TAG:美嘉留學陳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