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讀書微課」開掘教師閱讀深度

「讀書微課」開掘教師閱讀深度

網路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越來越多人將閑暇時間耗費在閱讀網路小說及微信朋友圈的瀏覽上,教師群體也不例外。「碎片化」閱讀方式讓不少教師的閱讀層次越來越淺,導致教師對教育的價值、生活的本質、生命的意義缺乏深度思考,嚴重影響教師、學生思維能力的鍛煉與提升。如何利用網路信息技術及資源,提高教師閱讀興趣,促進教師深度閱讀?這成為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香坊區推動區域教師閱讀工作中的重要問題。

緣起:開展「讀書微課」研究源自需要

2013年,哈爾濱市香坊區正式提出基於「閱讀與寫作」的教師專業發展策略。2014年成立香坊區教育局直接領導、教師進修學校具體實施、基層學校及教師自願參加且致力於教師專業閱讀的群眾性組織「書香致遠」讀書聯盟及專門負責推動區域「閱讀與寫作」策略實施的資源建設部。

2017年,「書香致遠」讀書聯盟在規範社團管理、開展區域「閱讀實踐課」聽評活動基礎上,正式開展《香坊區「讀書微課」的設計、製作及應用方法研究》。香坊區開展「讀書微課」研究如同香坊區倡導教師閱讀一樣,源自「需要」。

開展「讀書微課」研究,是「互聯網+」時代發展的需要。信息時代的到來,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微信、微博等信息工具的廣泛普及與應用,迫使我們努力思考「互聯網+」時代工作方式與工作途徑的轉變與創新。

開展「讀書微課」研究,是促進師生生命成長的需要。微課對於教師而言並不陌生,在某些學科和領域很早以前就開始製作並使用,但這些微課大多停留在學科教學及研訓主題的設計。將微課程引入師生閱讀,是「書香致遠」讀書聯盟有效推動區域師生實現深度閱讀的歷史性突破,更是提高師生閱讀興趣、培養閱讀習慣、促進師生生命成長的有效途徑。

開展「讀書微課研究」,是推進教師研訓工作的需要。對區(縣)級研訓機構而言,課程資源是其最重要的產品,培訓價值產生的重要來源,培訓實施的關鍵點和研訓機構核心能力的重要體現。它在很大程度上彰顯著區(縣)級教師進修學校的存在價值。香坊區開展 「讀書微課」研究是推動區域「數字化課程資源」建設的重要舉措,也是更新社團教師閱讀觀念,引領教師積極實踐,促進香坊區研訓課程資源建設的需要。

問途:「讀書微課」研發的理論與實踐

「讀書微課」是一種與閱讀相關的在線學習視頻文件,由文字、音樂、畫面組成。它可以是對一本書的介紹,對某一章節的解讀,更可以是對某一類人的分析、對某一問題的理解及對某一觀點的運用等。

「讀書微課」的研發重在製作者的閱讀層次提升和欣賞者的閱讀興趣培養,其研發要堅持選題簡明,呈現直觀性;設計嚴謹,彰顯科學性;製作美觀,注重欣賞性;應用合理,突出目的性等。其研發類型包括閱讀方法指導、名篇名著賞析、閱讀實踐活動、同類人物分析、閱讀觀點運用等。其研發流程大致包括以下幾個階段:確定主題→撰寫腳本→選擇素材→選擇媒體→研發製作。

廣大熱愛讀書的教師是「讀書微課」的研發主體,「書香致遠」讀書聯盟重點開展了以下實踐活動:組織開展香坊區「讀書微課」腳本設計大賽;成立讀書微課製作興趣小組、開展相關的技術培訓提升教師信息素養、搭建平台探索讀書微課的有效應用途徑……

成道:「讀書微課」促進教師深度閱讀

香坊區倡導的閱讀是「摒棄平庸閱讀、膚淺閱讀,涵蓋興趣閱讀、分享閱讀、個性閱讀、自主閱讀、專業閱讀、學術閱讀的深度閱讀」。依託網路信息技術的「讀書微課」設計、製作與使用,對提高教師閱讀興趣、推動教師「深度閱讀」、構建書香課堂和書香社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首先,「讀書微課」的設計過程,是教師認真領會、深刻挖掘文章(專著)作者寫作意圖的過程,這一過程有利於培養教師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進而實現深度閱讀。

其次,「讀書微課」的製作過程,是設計者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將設計腳本轉化為視頻資源的過程。這一過程有利於提升教師的信息素養,進而為「互聯網+」時代教師角色轉化提供技術保障。

再其次,「讀書微課」應用途徑的研究過程,是課題研究成果推廣與使用過程,這一「無邊界」的應用與欣賞,不僅能促進閱讀成果的分享,實現研究成果運用的最大化與最優化,更有利於通過對「讀書微課」的欣賞,激發師生甚至家長的閱讀興趣,為「書香社會」的構建奠定基礎。

(作者單位:哈爾濱市香坊區教師進修學校)

《中國教育報》2017年10月16日第11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書房,我業餘生活的芳草地
宜春職業技術學院:為新生配備班級教導員
「祖國需要我,我更需要祖國」
《王蒙談文化自信》闡釋文化自信的時代意義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