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回了趟故鄉,多了些憂愁與迷茫

他回了趟故鄉,多了些憂愁與迷茫

前天,嚴吾說想跟我聊聊,陪我吃了次晚餐,期間,他聊了他回老家之後的思考,有一點憂愁,又帶著點迷茫。

國慶期間,我看過他在他朋友圈發了一系列的思考,基本上跟他是感同身受。他裡面提到的諸多反思,還是很值得參考。當你重新去思考自己的故鄉時,你也可能會有跟他一樣的困惑。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這一點,我覺得嚴吾特別像艾青。我也徵求他本身的允許,把他自稱為「胡思亂想」系列的朋友圈,貼在文末,如果你感興趣可以看看。

故鄉的印記

在嚴吾的第一問里,他自問「家鄉是什麼?」,他陷入思考,不知道從何處去尋找「家鄉的印記」。

或許使用「家鄉」還過於親近,對於這個問題,得在時空上拉開距離,也許稱為「故鄉」更加合適

那故鄉給你留下什麼呢?是那一口不太流利的家鄉話,還是各種資料上所填寫的籍貫?

除此之外,我們身上的故鄉印記正逐漸被稀釋。我們這一代,號稱「互聯網的原住民」,所接受的信息是跨地域的,這也塑造了我們一種「無邊界」的心智模式。跨文化的綜合,抹除了城市之間的界限,甚至連國家之間的界限也變得模糊。

可以這麼說,故鄉的印記是一種心智模式。有些人逃離,有些人出走,只要心智模式沒變,他們始終沒有「走出」故鄉,他們終究還會回去的。

另外一些人,不得不回去了,或者選擇留下,但他們保持著開放的頭腦,不斷用新思想更新自己的心智模式。每次見到他們都會有驚喜,他們身上的故鄉印記並不明顯,他們更像一個個跨城市的人,他們才是「走出」故鄉的人。

也許正是心智模式變了,你與故鄉之間的距離也變得遙遠,因為遙遠,所以迷茫。偶爾回去一趟,往往便有了「物是人非」的感覺。

系統內的修修補補

故鄉有變化嗎?有!你看路邊的建築拆了又建,建了由拆,道路上的車輛變多了,路還是那些路,但有些地方已經變得陌生起來了。

真的有變化嗎?好像沒有……去父親店裡的那條路,可以說從我小時候到今天,根本沒有修過,破爛不堪,塵土漫天。車是多了,但道路從來沒有變寬過,公共交通仍是十幾年前的老樣子,當每個開車的人眼裡只有自己的路時,永遠別跟這座城市談「秩序」二字。沿街的店鋪換了好幾家,但一眼望去,整個商業並沒有發生大的變化,也許能賺錢,就不會有人去考慮新的商業模式。

這裡的人變得越來越富有,但「公地悲劇」的現象卻越來越明顯。公共基礎設施、公共交通、公共秩序,甚至商業文化,幾乎仍徘徊在上個世紀。

這次國慶回去,在廣州南站坐車,我都驚訝南站變化之快,直接使用人臉識別來驗票。「強者越強,弱者越弱」,越是大城市的變化越快,小城鎮也在變化,但絕大多數,無非是「系統內的修修補補」

現在的大城市變得多樣化,各種各樣人的匯聚,打破了原有的各種心智模式。而小城鎮,人還是那些人,年輕人出走,固有的心智模式仍過於強大,就算引入各種新事物,像共享單車這些,不過是在原有的系統上修修補補。

如同一台Windows 98 的電腦,運行PS CC 2015顯得很卡,要解決問題不是去升級PS的版本,而是去更換操作系統,甚至是把整台硬體全部換掉。

小城鎮更新「操作系統」顯得更加重要,更新公共政策,更新基礎教育,引入新的管理機制。改變系統本身,更難,成效不明顯,但也更值得去長期推進和改善。

新的希望

那天吃飯,我跟嚴吾也提到過,自己回去,跟周邊人是談不上話的,他們多是談論著看房、買車、吃飯、旅遊等事情,他們的世界,跟自己的不處在同一個時空中

嚴吾說他覺得原因有兩個,一個實在是他們太閑沒事做,另一個是他們局限在細枝末節的考量,而缺少一個整體的思考。他認為所謂的地方特色美食不過就那區區幾種,這麼多年過去了,連個創新的也沒有誕生。

當然沒沒有那麼令人失望,我發現跟那些初高中的孩子挺聊得來,感謝他們沒有被家長摧殘掉好奇心,他們對新事物和新思想接受很快。像表弟對各種手機的技術還是了解很多的,跟學業無關,可能就是單單感興趣,他自己就會去研究。

父親前幾年還一直不願意使用移動互聯網,但自從我給家裡裝了wifi,教他使用微信和支付寶,就這兩樣,一開始主要是為了方便他做生意。沒想到他自己經常去摸索,學會使用其它App,連網購都學會了。

移動互聯網作為新工具,一開始只是為了解決PC互聯網的問題。但使用新工具去解決老問題,本身就是一種辜負。新工具有它自己的使命。當人在使用新工具時,也在被新工具改變,新工具最大的意義,是帶來新的思維、新的視野,從而顛覆了傳統的心智模式。

無論是一個人多麼固守故鄉印記,最後也會被新技術逼迫而「逃離」原有的心智模式。連父親都願意改變自己,年輕人就跟不必說,這就是新的希望。

以下是「嚴吾先生」的朋友圈(已得到他本人的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恰好同行 的精彩文章:

依賴導航,還是自個識路?

TAG:恰好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