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不是治病,而是治生命
城市化工業污染嚴重、吸煙人數居高不下、生活節奏緊張、運動減少等等情況的影響下,呼吸器官疾病成為困擾都市人的第一生命殺手。中醫如何治療呼吸道疾病?傳統中醫理論怎麼看待疾病?近日,本刊記者採訪了山東省中醫院肺病科主任醫師陳憲海,為您講述中醫診療肺部的獨特過程以及中醫治病理念。
哮喘的「節氣」
哮喘和肺結核等疾病的痛苦在文學名人的身上曾被描摹的極為詳盡。普魯斯特就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哮喘患者:咳嗽、氣喘、胸悶、咳痰,伴著他的大半生,每個夜晚如果自己不控制節奏,就會有被憋死的危險……
在醫院,這些形象又痛苦的描述變成現實:肺部疾病病房裡被氣喘、咳嗽和漲紅的臉填滿。
「哮喘的發作有明顯的季節性和時間性。『春為少陽膽氣升發之時』,清明時節氣候多變容易誘發疾病。春天的晝夜交替之時,尤其凌晨,都是病人最痛苦的時候。」陳憲海醫生說。
「在中醫理論里,人不是一個孤立的個體,人和自然、天地具備統一性。人的生命狀態、身體健康程度都是和天地運行有著緊密聯繫的。」陳憲海介紹,以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為例,書中大多篇幅在講述自然氣候、陰陽五行,診法治則少之又少。
智慧的漁民諳熟天文氣象的規律才可能滿載而歸;收成最好的莊稼漢也未必是拔草拔得最賣力那個,而是了解節氣曉得何時下種、何時施肥的老農。「中醫看病其實也和農人種地一個道理,大的視野下看待生命的運行規律,不止是對莊稼侍弄就有好收成,看病也不僅局限在病本身。」按照陳憲海的道理,中醫師看病猶如鯀與禹父子兩人的治水,水來土擋的動刀用藥,不如疏通河道。好中醫不止要看會看病還得會看「風水」
在總結堅持臨床經驗的基礎上,陳憲海提出老年人肺炎發病的「虛毒」學說。肺炎屬於中醫「風溫肺熱病」範疇,「毒」是風溫肺熱病致熱、致變、致疾的重要因素。肺炎的發生、發展、轉歸與「毒」有密切關係。
陳憲海認為,分析這「毒」不止要看病人目前的身體狀況,最良好的行醫手法還應該像古代的江湖郎中一樣,上門看病,會看「風水」。「了解患者的居住環境、飲食習慣也是判斷『毒』的重要依據。」
陳憲海便曾針對一名患者,「追蹤」到居住地看「風水」考察,通過對哮喘患者發病的環境、季節、體質的改變等誘發因素的不同,先後採取了四種不同的處方治療,最終痊癒。
濟寧市汶上縣一名鄉村醫生的母親患有支氣管哮喘,反覆發作20餘年。陳憲海接診後,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法很快就控制了病情。支氣管哮喘是一個需要長期規範治療、生活調理的慢性疾病,陳憲海就定期與這名鄉村醫生保持聯繫,什麼時候用藥、用量多少、生活注意事項都加以提醒,鄉村醫生遇到疑難問題也隨時請教。一來二去,3年間不但患者病情穩定,而且那名鄉村醫生診療水平也突飛猛進,成為當地呼吸疾病治療的「名醫」。人人都是一個小宇宙
2009年3月,陳憲海剛走近省中醫的肺部門診科的門口,就聽到嚎啕一聲,一位40左右的中年漢子撲通一聲跪倒在他面前,哭喊著「快救救我娘」。
患者是來自棗莊市的一位接近70歲的老太太,常年乾咳,在家鄉被診斷為肺癌。家人十分緊張,轉到省中醫附院複查治療。
經過認真檢查,全面分析病情,醫生認為雖然老人臨床表現進行性加重,而且CT圖片也顯示肺部陰影,但結合老人既往患有慢性肺氣腫、肺結核的病史分析,他認為老人患的是陳舊性結核病,伴有支氣管擴張症。憑藉多年的臨床經驗,陳憲海有針對地為其制訂了治療方案,使用千金葦莖湯,加上醫院自製的急支合劑。同時,根據老人具體情況,短時間配合西藥抗感染治療,並在老人癥狀基本控制後,給予中藥六君子湯調理。僅幾個月,老人就完全恢復了。
「中醫看門診時必須要看得慢看得細緻,不放過任何一處疑點。」一次,一個患者因為咳血來找陳憲海。陳憲海發現患者面色紅潤,不像有呼吸系統疾病,聽診肺部沒有發現雜音,胸透片和血液檢查也顯示正常。可是患者不時咳血,怎麼回事?「消化道、呼吸系統都沒問題,嘴裡都是血,可能是口腔出現問題」,陳憲海馬上建議患者去口腔科或耳鼻喉科檢查一下。後來才確定患者三天前在外院拔牙,飲食不慎損傷創面引起出血,因為出血部位偏後,才誤以為是咳血。
「人人都是一個小宇宙,病有共性,也有個性。」 陳憲海通俗易懂的闡釋中醫理論,「中醫主要是認識生命,治療生命。把小宇宙放進大宇宙里,然後又關注每個宇宙體的不同之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