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警訊:全球碳排放急劇上升

警訊:全球碳排放急劇上升

《科學》期刊(Science)近日援引環繞地球運行的NASA衛星數據指出,全球碳排放(CarbonDioxideEmissions)急劇上升,尤其是在冬季。研究人員發現,不久前還在吸收溫室氣體(greenhouse gases)方面發揮關鍵作用的南美、非洲和亞洲的森林地區,目前年釋放碳量425太克(4.25億噸),超過美國所有交通工具一年的碳排放量。美國能源情報署(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EIA)的報告數據:2015年全球CO2排放量已達325.7億噸,預計2025年排放量將達到388億噸。

據報道,這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2014年發射的衛星,被命名為軌道碳觀測衛星2號(Orbiting Carbon Observatory-2)。它的任務為監測二氧化碳這種因燃燒化石燃料而產生的主要溫室氣體,在地球系統中如何移動,以及二氧化碳長期變化情形。數據顯示,在北半球隨著季節改變,碳循環(Global Carbon Cycle)出現驚人的變化。在春天,植物會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然而,到了冬季,植物吸收的二氧化碳量降到最低,且植物分解或腐化也產生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氣中。

另一研究發現,被稱為厄爾尼諾(El Nino phenomenon)的海洋暖化(Global Warming)現象,在熱帶造成遠多於往年的碳排放量。厄爾尼諾現象是導致太平洋海面溫度和氣壓波動的氣候模式,每次可能持續數年之久。研究指出,2015年的厄爾尼諾現象導致較2011年增加25億噸的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氣中。該研究指出,南美洲較少降雨加上非洲氣溫上升,可能是這項變化的關鍵導因。科學家警告,預計在21世紀末,氣候變遷將造成南美洲降雨較少及非洲氣溫上升,導致傳統上由於吸收大量碳排放,被當做使用化石燃料緩衝的熱帶區域,二氧化碳排放情形愈加惡化。

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日前發布的報告指出,2016年或是地球史上最熱一年!根據國際監測機構的最新數據,地球已經進入了大氣二氧化碳濃度超過400ppm(1ppm為百萬分之一)的時代。工業革命(Industrial Revolution)之前地球的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僅為280PPM。根據報告,從2016年1月到12月,全球氣溫相對於1961至1990年期間的平均14攝氏度,預計高出0.88攝氏度,比此前創紀錄的2015年更高。而且從記錄上看,地球氣溫近年來呈現逐年上升跡象。2011至2015年這5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5年,氣溫比1961至1990年的參照區間高出0.57攝氏度。

儘管目前學術界還未清楚CO2排放與全球變暖的明確關係,但科學界一致認為全球氣候變暖與人類燃燒化石燃料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有關,地球大氣CO2濃度近年來異常升高將對地球造成嚴重影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ZSY油報 的精彩文章:

斯倫貝謝收購歐亞鑽井考驗俄美關係
克里斯能源領航柬埔寨石油開發

TAG:ZSY油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