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花飛舞 奼紫嫣紅好個秋
蝶花石斛為附生蘭、多數秋季開花,因其開花時花形似紛飛的蝴蝶又稱蝴蝶石斛,其原生種多分布於大洋洲的澳大利亞、紐西蘭、新幾內亞等國,雜交種多數為新幾內亞的熱帶原生種蝴蝶石斛(Dendrobium phalaenopsis)作親本育成。
照片提供:程海雄
蝶花石斛青翠的葉片互生於蘆葦狀的假鱗莖兩側,持續數年不脫落,假球莖均呈圓筒形,叢生,高可達60~70cm,呈肉質實心,基部由灰、褐色葉鞘包被,其上莖節明顯,上部的莖節處著生數對船形葉片,葉長約10~18cm。花莖則由頂部葉腋抽山,長可達60cm,每莖可著花4~18朵,花色繁多。花徑一般約為5~7cm,生長在最外面的3枚是尊片,上萼片葉橢圓形,先端鈍,下萼片2枚,較寬或與上萼片同,先端常有尖突,最有趣的乃是它的基部,常向後延伸而形成一個像人類下巴的東西,在蘭科術語上稱之為「頦」(Mentum)。
照片提供:胡順榮
蝶花石斛喜高溫、濕潤、陽光充足的環境,冬季溫度低於12℃時需加溫防護。對溫度要求寬,喜歡陽光,充足的陽光是開花的必要。夏季需要遮光;冬、春季可不遮光。厚硬的葉片可適應全日照環境,葉片應為淡綠色。光照太強,則葉為綠色,光照太弱,則為深綠色。
照片提供:陳芳
栽培基質多為松樹皮、蘭石、珍珠岩等配製而成,疏鬆、透水、透氣。蝶花石斛有一定的耐旱能力。
照片提供:曾麗萍
照片提供:劉萬隆
照片提供:陳芳
照片提供:程海雄
照片提供:胡順榮
編輯:陳芳


TAG:惠州蘭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