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王羲之看到唐寅,告別走馬觀花

從王羲之看到唐寅,告別走馬觀花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www.thepaper.cn)評展欄目,以親身的觀展體驗和獨立的視角,評點近期熱展,同時介紹近期各地值得一看的藝術展覽。本期評點的分別是台北故宮的「國寶的形成」、上海的「dna | APPLE+」展和英國的「Rebecca Warren回顧展」。

國寶的形成─書畫菁華特展

地點:台北故宮博物院

票價:250台幣

點評:此次選取的書畫展品展示了晉唐法書傳承、帝王士大夫的書法品位、工筆設色、山水、人物世俗畫及宗教畫等,內容豐富,件件俱為美術史中聲名赫赫的一時之選,又能各自體現其藝術流派。同時,博物院的展品展示和數位技術設計相得益彰,巧妙地排除了走馬觀花式的參觀。

評星:四星半

此次台北故宮博物院的「國寶的形成」特展,共計選展45件,其中國寶級書畫34件、重要古物11件,分兩期展出。在第一期展品中,包括東晉王羲之,唐代韓幹、宋徽宗趙佶、陸遊、趙孟頫、倪瓚,唐寅、仇英等人的代表作品。

在兩個展廳中,吸引觀眾最多的無疑是暌違六年之久,全面鋪展開的王羲之《快雪時晴帖》。此帖品質精良,流傳有序,展示了南宋高宗、金章宗、元內府以及明代重要藏家的鑒藏印和提拔,又是乾隆珍藏的三希之一。而展現晚唐宮廷仕女的生活的唐人《宮樂圖》、張勝溫的《畫梵像》、沿承了元代文人畫漁隱傳統的唐寅《溪山漁隱圖》等展品前也都擠滿了觀眾。

此次特展選取的書畫展品展示了晉唐法書傳承、帝王士大夫的書法品位、歷代題跋中的書法、工筆設色、水墨、山水、人物世俗畫及宗教畫等,內容豐富,件件俱為美術史中聲名赫赫的一時之選,又能各自體現其藝術流派。

然而,導覽牆面上以「何為國寶級展品」及「何為重要文物」的解釋性等文字代替了序言,雖簡單明了,但在筆者看來,導言中只解釋了古物分級制度或許略顯單薄了些。

縱觀整個展廳,展陳布置上中規中矩,但不得不說,博物院的展品展示和數字技術設計相得益彰,巧妙地排除了走馬觀花式的參觀。為了保護文物,展場內嚴格控制展櫃內的照度,因此導覽器中展示的高清圖片和語音介紹作為觀看展品的輔助信息,給予了觀眾相當不錯的觀展體驗。(文/小鹿)

「dna | APPLE+」展

地點:上海當代藝術館(moca)

時間:2017年10月13日-12月4日

票價:80元

點評:這並非一場執著於「物」的展覽,而是設計師三木健藉助蘋果這一世人皆知的食物,引領人們走入設計世界的一次大膽實踐,也是他設計思維體系的具象體現。透過這場展覽,可以看到日本平面設計最高獎——龜倉雄策獎的評審趣味。用2016年獲獎者三木健本人的話來說就是:「這個獎項對評選和獲評雙方都意味著,觀念對設計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評星:四星

2016年,憑藉一張「Apple+」展會宣傳海報以及圍繞這隻「蘋果」形成的一套設計理念,日本大阪藝術大學設計學部三木健教授斬獲2016年日本平面設計最高獎——龜倉雄策獎。此獎項以日本當代設計開山鼻祖龜倉雄策(1915-1997)命名並紀念他與同代人開創的日本美術宣傳協會(JAGDA,即日本平面設計師協會的前身)。JAGDA在戰後致力於將德國包豪斯的設計思想引入日本平面設計界,主張將設計帶入生活,堅持向社會發出設計師的聲音。19年來,龜倉雄策獎共授予了17人。歷任獲獎者,幾乎是日本現代設計發展史的縮影。

「APPLE+」是三木健從事設計實踐與思考多年之後,用蘋果這一世人皆知的食物,引領人們走入設計世界的一次大膽實踐,也是他設計思維體系的具象體現。在他看來,設計應該是同時具備美的意識和意味。他的教學計劃是通過「理解-觀察-想像-分解-編輯-可視化」的過程,闡釋「設計是什麼」。

展覽的第一部分,通過14個展櫃將「設計是什麼」一一分解為14個概念。不過,相比在日本舉辦的展覽上更精緻而簡潔的「概念」展示,上海的14個展櫃,或許是為了適應寬敞的展廳特別設計的,但也從另一方面表述了其中關於「面積」的概念。不過,耐心看完這14個蘋果紅的大柜子,便拿到了解讀設計的鑰匙。其他展區的平面設計和生活類設計是對其「設計理念」的廣泛應用,回過頭來,更能體會稍顯「複雜又教化」的初始部分的價值所在。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是一個需要走走回頭路的展覽,觀看者與設計師都在前行的途中,不斷回到設計的起點汲取能量與靈光。(文/Scarlett )

Rebecca Warren回顧展

地點:泰特聖艾夫斯館

展期:2017年10月14日—2018年1月7日

點評:雕塑家Warren對表現肉體、色慾和怪誕有種喜劇天分,她應該說是一位超現實造型藝術家,而不是冷酷的抽象藝術家。然而展出的雕塑與中纖板底座、粉色的霓虹管以及整個空間都缺乏交流,整體效果小於部分之和,有些可惜。

評星:三星

在泰特聖艾夫斯館新擴建的展廳中,Rebecca Warren的展品似乎顯得非常空洞。她的雕塑作品散布在空間中,像外來的闖入者,給人一種不適感。她彷彿並不清楚自己對展覽的期待,展出的雕塑與中纖板底座、粉色的霓虹管以及整個空間都缺乏交流,整體效果小於部分之和,有些可惜,因為Rebecca Warren本身是一位十分有趣的雕塑家。

她的雕塑通常是富有生命力、粗糲的,原料是黏土和青銅。最新展出的作品有青銅製的大型圖騰像,有些刻意的孩童般的潦草。它們像異教的立石或原始的凱爾特人雕像,也像20世紀現代藝術家(例如赫普沃斯或亨利·摩爾)雕刻的神秘的圖騰,但Warren明顯不是想致敬,而是戲仿。她用怪誕的風格抵制摩爾的父權色彩,有些作品看起來還有很明顯的性意味。

值得一提的是一組名為Los Hadeans的雕像,讓人印象非常深刻。它們有猴子一樣的臉、古怪的姿勢和細長瘦削的身體,上面有凹凸、紐紋、結節等,特別奇怪,真像從地獄走出來的,有趣而且看一眼就揮之不去。

Warren對表現肉體、色慾和怪誕有種喜劇天分,她應該說是一位超現實造型藝術家,而不是冷酷的抽象藝術家。也許這就是為什麼在英國抽象藝術之鄉——聖艾夫斯,她的作品會顯得有些無所適從吧。(文/李亞迪)

更多展覽資訊:

上海:

2017 HUGO BOSS 亞洲新銳藝術家大獎

展期:2017年10月27日 - 2018年1月7日

地點:上海外灘美術館

「HUGO BOSS 亞洲新銳藝術家大獎」面向亞洲新銳藝術家展開,致力於推動藝術實踐與批判性思考,支持亞洲的全新文化挑戰,鼓勵審美、思想與文化的多樣性。展覽將展出4位入圍藝術家的代表作品,分別是李明(中國)、陶輝(中國)、于吉(中國)和趙仁輝(新加坡)。

海上生明月——上海美術百年

展期:2017年10月12日-2018年3月31日

地點:中華藝術宮

展覽以「海上畫派」為開端,歷經現代美術教育的文化啟蒙、西洋畫運動的形式拓新、新興版畫的救亡圖存、商業美術的貼近生活到新中國時期主題創作的宏大敘事、筆墨再造的時代新篇,一定程度上是對上海近現代美術史的考察,更是對中國近現代美術史的觀照。

蔡謙吉文獻展

展期:2017年10月13日 - 10月30日

地點:劉海粟美術館

展覽將展出蔡謙吉遺存的超過50幅畫作和文獻資料,包括他在上海美專求學期間的影像資料等。展品中的文獻和鉛畫、水彩畫等作品從側面反映出上海美專在20世紀初期的真實教學狀況:將寫實畫法與印象主義風格相結合,老照片則記錄了蔡謙吉上學時老師帶隊在黃浦江邊和蘇杭地區寫生的場景。

「對岸——中國工筆畫的今天與明天當代青年畫家作品邀請展」第一回

展期:2017年10月21日-10月30日

地點:上海八號橋藝術空間

由工筆畫的逐漸繁盛,進而到「新工筆」標題式用法的泛濫,概念的生成與轉化間,以類型為基礎的藝術陣營隨之愈加獨立並壯大。本次展覽所遴選出的青年畫家,無論是基於對傳統的再造,還是基於當代意識形態所宣陳的自我主張,抑或是融匯於東西方兩種語境下對藝術現代性的思考加以再現,其畫面中所展現出的藝術性與審美性俱足。

當量1862·HBC當代藝術展

展期:2017年10月30日 - 2018年1月29日

地點:浦東新區濱江大道1777號-船廠1862西門入口

開幕展覽設在具有後工業風格的船廠中,將呈現徐震、孫遜、薛松等藝術家的作品。此次展覽旨在具有後工業風格的「隈研吾式」空間語境中,呈現一次徹底顛覆尋常的觀展體驗。

越軌:夏永康攝影展

展期:2017年11月8日 - 2018年1月10日

地點:上海攝影藝術中心

本次展覽將展出藝術家夏永康超過100幅攝影作品、拼圖藝術與短片影像,涉及其20多年的創作生涯,其中包括他的代表作和從未曝光的珍貴照片。

北京:

禪趣石韻 — 鄭幼林壽山石雕刻藝術展

展期:2017年10月21日 - 10月29日 9:00 - 17:00

地點:中國美術館

展覽將展出中國石雕藝術家鄭幼林創作的60件壽山石雕作品,分為《禪》和《童真》兩個系列,呈現他30年來的藝術生涯。

2017 嘉德典亞藝術周

展期:2017年10月26日 - 10月29日

地點:嘉德藝術中心

本次藝術周展覽包括 40 家參展藝廊所帶來的近 1000 件藝術珍品,其中包括了一幅莫奈的《蒙特卡洛風景》,涵蓋了東西方古董、西方經典藝術、設計與裝飾藝術、珠寶與鐘錶等藝術門類。

黃銳+榮榮—以攝影相伴(1994-2001)

展期:2017年10月28日 – 2018年02月27日

地點:三影堂攝影藝術中心

展覽展出藝術家黃銳和榮榮各自獨立及共同創作的作品,以兩位處於不同領域卻頗有淵源的藝術家的友誼和1994年-2001年間的藝術交流為線索,將帶給觀眾黃銳的「徘徊」、「廣場」和「銀沙灘」系列,和榮榮的「廢墟」、「碎片」和「婚紗」系列等十餘組攝影及攝影裝置作品。

蘇州:

文人別派:蘇州博物館藏揚州八怪與海上畫派合璧展

展期:2017年10月17日 - 11月17日 9:00 - 17:00

地點:蘇州博物館

展覽將展出蘇州博物館收藏的揚州八怪與海上畫派作品,嘗試探討二者在起源上相似的社會因素,以及風格上的師承淵源,呈現文人畫派自清初以後逐漸走向多元的演變歷程。

成都:

南行記:王亞彬個展

展期:2017年10月23日 - 11月6日 10:00 - 17:00

地點:成都藍頂美術館

展覽將展出藝術家王亞彬的繪畫和攝影作品,包括攝影作品《安陽靈泉寺》、畫作《落伽岩》與《歸帆》等,呈現他返璞歸真的創作態度。

西安:

「長安絲路東西風」文物展

展期:2017年10月17日 - 2018年1月17日

地點:陝西歷史博物館

展覽將展出漢唐時期的文物140件,以東西方文化交流為線索,全方位呈現絲綢之路起點—長安在漢唐時期的國際大都會地位。展覽分為三部分:第一單元「鑿空西域」反映漢代絲綢之路開通之後,中原農耕文明與西域游牧民族的交流。第二單元「佛陀東來」展現佛教在南北朝時期傳入中國之後的本土化過程,以及體現中國人審美的佛教藝術。第三單元「長安胡風」突出海陸絲綢之路對於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促進作用,再現世界文化在唐代都城長安的匯聚與融合。

日本:

康定斯基、魯奧與色彩的冒險者們

展期:2017年10月17日 - 12月20日

地點:松下電器汐留美術館

展覽以繪畫中色彩與形狀為主線,通過抽象主義繪畫的創始人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與20世紀法國最具代表性的宗教畫家喬治·魯奧(Georges Rouault)的作品,探討康定斯基為首的19世紀德國表現主義與魯奧之間的種種共鳴。

北齋與日本主義 — HOKUSAI對西方的衝擊

展期:2017年10月21日 - 2018年1月28日

地點:日本西洋美術館

展覽從「北齋與日本主義」這新的一視角出發,重新認識西方近代藝術史。共計展出西方繪畫約200幅、葛飾北齋浮世繪包括錦繪約30幅、印刷版約60冊,在展示東西方藝術面貌精粹的同時,呈現葛飾北齋對西方繪畫的「衝擊」,通過西方藝術家的眼光重新感受葛飾北齋的魅力。

美國:

義大利畫家保羅·委羅內塞油畫展

展期:2017年10月24日 - 2018年3月11日 10:00-18:00

地點:弗里克收藏館

展覽將展出兩幅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畫家保羅·委羅內塞(Paolo Veronese)的油畫:《聖彼得探望獄中的聖阿加莎》和《聖哲羅姆在野外》。保羅·委羅內塞(1528–1588)原名保羅·卡利亞里(Paolo Caliari),是文藝復興晚期威尼斯畫派「三傑」之一。委羅內塞的作品畫面生動、色彩豐富,尤其擅長描繪大型的宗教和神話場景。

法國:

畢加索1947:巴黎當代藝術博物館畢加索畫作展

展期:2017年10月24日 - 2018年1月27日 10:30 - 18:00

地點:巴黎畢加索博物館

展覽將展出包括《女帽商人》(1926)、《繆斯》(1935)、《晨曲》(1942)等一系列的畢加索的作品,同時展覽還將展出這批畫作的相關文件,呈現其創作、交易和展覽歷史。

(展覽資訊由實習生孟悅整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新版《地圖》出版,博雅教育應該從兒童開始
英國的博物館如何構建歷史記憶
順豐回應「救命葯」延誤事件:正審視延誤原因,病人仍在治療
中美追逃合作最新戰果:1名美籍「紅通」逃犯被中方遣返
馬斯克:我們不是火星殖民地的建造者,我們只是「搬運工」

TAG: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