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裡明明有魚就是不吃鉤?老釣魚人教你這樣做輕鬆解決這一難題
釣魚中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窩中明明有魚,就是不吃鉤,這真是苦惱了不少釣魚人,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尤其釣魚新手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更是手無舉措,不知道如何是好。今天與大家分享一些別人總結出來的經驗技巧,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啟發。
餌料是否過度霧化
過度霧化後誘魚過多,導致我過大,水的能見度降低,魚兒能聞到氣味卻吃不到餌。這時候就需要作釣者果斷換餌,控制好霧化效果,讓魚兒能找到釣餌。
魚餌是否過腥、過香,味道是否過重
如果餌料是這種情況的話,會導致窩中的魚過雜、過亂,魚都在窩邊遊動,不進窩裡食餌。所以這時候作釣者需要調整配方,重新拌餌。尤其提醒平時喜歡用麝香、羊油、阿魏等小葯的釣魚,注意小葯的量要適量,不可多加。
魚餌是否適口
一般有餵食習慣、偏口厲害的池塘中會經常出現這種情況,最好的辦法就是用常喂的餌,或者根據常喂的餌作為基本餌來調配釣餌。但是餌不可過硬、過松,不然適口性差,出現訊號後提竿跑魚。
窩料是否打的過重、過厚
打窩料也是一門技術活,打少魚聚不起來,打多魚都吃飽了,也不去咬鉤了。而且天氣熱的時候多餘的餌料留在水底發酵,消耗氧氣,使得魚兒在窩邊穿梭。不愛進窩。就算進窩也不咬鉤。這種情況最容易出現在釣魚比賽的後兩場,所以經常參加比賽的釣友需要注意了。
水底淤泥是否過厚
遇到這種情況後,作釣者需要改用載鉛量大的魚漂,或者減少鉛皮,把漂調到能把餌稱在淤泥上面即可。又或者改用較輕比重的餌料。反正不管用什麼辦法,一定要把餌團落在淤泥之上即可。不然很難出現魚訊,窩中有魚也無濟於事。
子線是否過粗、過硬,鉤子是否過大,鉤條是否過粗,墜子是否過重
子線粗,不利於魚索餌;鉤過大,魚口小進不去;鉤條粗,魚體若小的話吸不動;墜子重,釣組過鈍或陷入淤泥,魚都沒有辦法咬鉤。這些問題說小也小,說大也很大,作釣者一定要找出自身原因,然後做出相應的調整才行。
魚層是否起了變化
魚層起變化也是經常發生的事情,若魚層發生改變,作釣者也需要做出相應的變化,盡量使釣目和魚層一致,這樣才有可能出現魚訊。


※聽說吃過這魚的人墳頭草都很高了 我偏不信邪釣幾條來吃吃看
※深秋時節釣魚一些關於釣位選擇的技巧 讓你收穫和夏天一樣的魚獲
※屌絲搬磚搬出來一條金龍秒變土豪!是餌料用的好還是運氣好?
※有多少人的釣魚是從一根竹竿開始 回到老家再用一次竹竿看看如何
※一些很簡單實用的打窩技巧 幫助你弄出一個讓旁邊釣友羨慕的窩子
TAG:四海釣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