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菊花台的由來,唐末霸氣詩歌幕後的故事

菊花台的由來,唐末霸氣詩歌幕後的故事

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曾描寫了一個炫目的景象,黃金色的金甲武士在皇宮中,到處都是美麗的菊花,那場景著實令人驚艷。周杰倫還專門做《菊花台》一歌配合該影片。

我們知道,所謂「滿城盡帶黃金甲」,以及「菊花台」的由來,乃是唐末著名農民起義軍領袖黃巢的作品中的語句。

這首詩的原文是:「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那麼,這首詩的背後到底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菊花台的由來,唐末霸氣詩歌幕後的故事

公元880年,廣明元年十二月五日,一支盔甲鮮明,陣容整肅的大軍進入了長安城。長安城是當時唐帝國的首都,而進城的軍隊並非唐軍,而是農民起義軍,他們的首領就是黃巢。

當黃巢進入繁花似錦的長安城後,其實等於已經實現了他年輕時寫下的那首詩「滿城帶黃金甲」!

但是,我們還有疑問:黃巢為什麼要寫這首詩呢?

原來,黃巢本是一個一心報效朝廷的「有志青年」,但是,黃巢運氣不好,他數次參加科舉考試,卻始終未能考取功名。

於是,黃巢同學怒了,當他再一次落榜後,他憤然寫下了那首著名的詩詞:「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這首詩的名字就叫《不第後賦菊》,意思是沒考上公務員,因此感懷菊花。

所謂「我花開後百花殺」,一股霸氣和怨氣油然而生,「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看似說菊花,其實暗裡已經有了「反詩」的味道。

但是,我們還是有疑問,科舉考試不如意可以繼續考,黃巢為何怨氣這麼大呢?

菊花台的由來,唐末霸氣詩歌幕後的故事

其實要說起來,科舉制度畢竟比貴族門閥政治先進的多了,這種制度雖然有種種弊端,但是它畢竟是寒門學子通過個人努力實現抱負的有效途徑,中華文明延續這麼久,科舉制度是功不可沒的。

但是,正如我們所說,科舉制度畢竟有它很大弊端和局限性,這就是將一切人才都限制在科舉考試這一門途徑中!

中國古代講究「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正是因為中國古代所有職業只有做官一途是高級正道,而平民要想做官則只有參加科舉考試。

所以,唐太宗李世民才會在科舉考試製度確立後自豪的說:「天下英雄盡入我吾彀中矣。」就是說,這種制度保證了全國優秀的人才都被限制在皇權體系之下了。

菊花台的由來,唐末霸氣詩歌幕後的故事

科舉制度雖然比貴族門閥政治先進,但由於它的局限性,導致後世不少人不滿這種制度,甚至因此推翻了舊王朝。

黃巢是一個,洪秀全也是一個,這些不第考生「另闢蹊徑」,成為了舊帝國的掘墓人。

而黃巢的《不第後賦菊》就是一個不安分的人在考試失意後不滿情緒的宣洩。

這首詩與後來《水滸傳》中宋江那首「反詩」相得益彰,宋江在抑鬱不得志的時候趁著酒勁,寫了下了那首著名的《西江月》:「心在山東身在吳,飄蓬江海謾嗟吁。他時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

看來,有些人天生就是不甘寂寞,就是要搞點事情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認真胡扯 的精彩文章:

唐代大詩人最玄幻的一首詩,優美詩詞竟然無人能解
詩聖代表作無盡悲涼,他為什麼這麼哀傷?
李白作詩為什麼要喝酒?他真的調戲楊貴妃了嗎?
詩仙李白最大的理想其實是作官,但結局不佳
李白的詩詞竟然有預言能力?他預言了唐朝的國運!

TAG:認真胡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