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青年作家胡遷自縊身亡,誰又有資格緬懷他呢?

青年作家胡遷自縊身亡,誰又有資格緬懷他呢?

青年作家胡遷自縊身亡,誰又有資格緬懷他呢?

10月12日,青年作家、導演胡遷(原名胡波)被發現自縊身亡。13日,胡遷圖書出版方華文天下、First影展組委會等發布訃告,證實了胡遷離世的消息。

青年作家胡遷自縊身亡,誰又有資格緬懷他呢?

胡遷,本名胡波,生於1988年7月20日,山東濟南人,2014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2016年,胡遷創作的中篇小說《大裂》,獲得台灣第六屆世界華文電影小說獎首獎,2017年初,出版同名短篇小說集《大裂》。離世前剛剛出版他的第一本長篇小說《牛蛙》,並編劇、執導了他的第一部長片電影《大象席地而坐》。

對多數小說讀者和電影觀眾而言,胡遷的名字稍顯陌生,但在近一兩年的文壇和電影界,胡遷是青年一代中頭角崢嶸、備受矚目的創作者。最早在《大裂》籌措出版發行時,出版方曾給我們寄來了樣書和資料,聯繫採訪事宜。因各種原因,採訪未能成行。未成想再次聽聞胡遷的名字,卻是他自殺離世的消息。

「才華」、「純粹」和「善良」,是胡遷的特質。活著,卻是傷害與被傷害。胡遷的離開,引起了無數相熟或不相熟的人轉發、撰文、追憶、悼念。而語言卻是這麼一樣東西:說出的那一刻,它就變了質,像極了活著本身。在種種難以還原的混沌中,我們如何去緬懷他,又有誰有資格去緬懷他?

把目光放得再遠一點,僅僅過去的一年多,我們在公共記憶中,就經歷了政治學學者江緒林、「史學天才少年」林嘉文、台灣作家林奕含的自殺。無論哪一次自殺事件,除了悲痛和紀念,永遠伴隨著「想不開」「太懦弱」的指責;抑或是添油加醋的「傳奇」故事。許多年來,我們都在如何面對「自殺」這件事?或者說,我們都在如何面對「活著」這件事?

青年作家胡遷自縊身亡,誰又有資格緬懷他呢?

採訪、撰文 | 新京報記者 張婷

為何自縊?

光芒的背後,有濃稠的黑暗

「這個操蛋的世界不配有他。」

談及胡遷的離世,演員王陽(化名)沉默半晌,吐出這句話。王陽跟胡遷因電影《大象席地而坐》結識,合作之後友誼保留下來,成為喝大酒吹牛皮的好哥們兒。「胡波是我合作過的青年導演里最有才華的一個,不是因為他走了才這麼說。」跟王陽一樣,「才華」是朋友們試圖講述胡遷時,最常用到的辭彙。

胡遷身上的才華有著灼人的光芒。自縊之前,他剛剛出版了最新長篇小說《牛蛙》,第三部小說也已寫好,除了拍攝完成、後期製作中的第一部長片,還有亟待啟動的新電影以及舞台劇項目。今年年初出版的短篇小說集《大裂》更成為讓評論界和讀者們驚艷的口碑之作。胡遷的生活,看起來如同炫目的陽光一般,正不可抑制地鋪展開來。

但光芒的背後卻是濃稠的黑暗。

青年作家胡遷自縊身亡,誰又有資格緬懷他呢?

《大裂》

作者: 胡遷

版本: 九州出版社 2017年1月

10月12日,是胡遷好友趙亮(化名)的生日。他們同住一個小區,平時經常串門喝酒聊天。生日這天,趙亮想跟胡遷聚聚,一塊吃頓飯,但胡遷的電話、微信遲遲無人回應。因為胡遷常常忘帶家裡鑰匙,便把備用鑰匙留給了趙亮。晚上七點,趙亮前往胡遷家中查看,四處不見胡遷,只有他那隻白貓靜靜卧著。轉頭出門,卻在公寓外的樓梯間看到了胡遷懸掛的身體。趙亮形容在那個瞬間,他的「身體里炸了一下」。說完,他沉默著,努力控制著自己的情緒,卻在下一秒無法抑制地啜泣起來。

「這一年,出了兩本書,拍了一部藝術片,新寫了一本書,總共拿了兩萬的版權稿費,電影一分錢沒有,女朋友也跑了…螞蟻微貸都還不上。」胡遷對自己這番自嘲式地調侃,成為很多人猜測他離開的線索:電影、感情、經濟似乎都陷入了僵局。

青年作家胡遷自縊身亡,誰又有資格緬懷他呢?

胡遷與王小帥在片場。

私下裡,胡遷曾跟很多親近的朋友、出版社編輯、文壇前輩提及他的電影《大象席地而坐》在製作中陷入諸多困境。這部電影由知名導演王小帥擔綱監製,冬春電影作為製片方。但在製作後期,圍繞著剪輯版本、署名權等問題,雙方矛盾不可調和,一度鬧到要藉助法律途徑解決。據多名知情人士透露,胡遷執導這部電影沒有任何導演費用,因堅持3小時50分鐘的導演剪輯版本,與製片方產生巨大分歧,最後被剝奪了導演署名權——這部由他編劇、導演的作品,最終卻完全不屬於他了。我們就此向冬春影業總裁、製片人劉璇求證,她表示不願對此事細節做更多回應,「現在胡波剛剛走,在這個時間節點上,我真的覺得去講任何這些過往不合適。給他一個安寧吧。」

很多朋友提及,第一部長片的遭遇,給胡遷帶來了極大打擊,戳破了他最初的某些信任和希望。事實上,胡遷的第二部電影項目已經找到投資亟待啟動,但胡遷跟朋友調侃,可能再拍一部,也還是會一樣,「又被玩兒了」。除了電影創作上的種種艱難,感情上的挫折和不順,或許也造成了「暗影」的一部分。

這些現實困境跟胡遷的離開之間,有何種關係,成了一場剪不斷理還亂的糾葛。常年關注生死教育的心理學家陸曉婭分析,心理危機中有一類是存在性心理危機,它產生的原因可能有現實的困擾,也可能跟現實不具備明顯的因果關係。

我們如何談論「自殺」?

唐突指責與輕薄想像,成為講述的兩種傾向

台灣作家黃麗群算得上跟胡遷交流最密切的文壇前輩。2014年相識以來,胡遷經常把小說作品拿給黃麗群閱讀,也是經由黃麗群推薦,胡遷的小說得以在台灣出版。2016年8月,胡遷赴台北領取華文世界電影小說獎,台灣著名作家駱以軍做東,黃麗群一道,跟胡遷小聚。席間,兩位文壇前輩建議胡遷可先從短篇小說創作開始,作為突破口摸索小說創作的道路。

或許是聽進去了此番意見,從台北回來之後,大半年的時間裡胡遷密集創作了一批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說,並很快由華文天下集結為《大裂》出版發行。雖然創作量不少,但黃麗群認為「胡遷的寫作不是依靠那種規律性的勤奮,他很信賴狀態和靈感」。胡遷用一種本能的、單純的衝動推進著他的創作。「妥協,對胡遷來說是髒字」,交談中,黃麗群如此描述胡遷的純粹,這種純粹既體現在他的作品裡,也體現在他的性格和為人上。也正因為這種執拗的純粹,胡遷的作品往往走向「極盡」,直指人生的絕望,帶來極大的壓迫感。

青年作家胡遷自縊身亡,誰又有資格緬懷他呢?

《牛蛙》

作者: 胡遷

版本: 九州出版社 2017年10月

出版方華文天下相關負責人表示,小說《牛蛙》已經有重量級影視公司來洽談影視改編問題,但還沒來得及告訴胡遷,他就已離開。

或許,這種形而上的絕望才是胡遷做出自縊選擇的緣由,但種種試圖追根溯源的努力,都只能還原部分真相。「我可能有抑鬱症吧」,跟朋友聊天的間隙,胡遷會偶爾如此調侃自己。

胡遷的離開令人震驚,但走出一些距離來看,自殺事件一直層出不窮。僅僅是在過去的一年多,我們的公共記憶里,就先後有政治學學者江緒林、「天才史學少年」林嘉文、台灣作家林奕含的自殺離世。每個人的私人記憶里,或許也總有跟「自殺」有關的記憶。

青年作家胡遷自縊身亡,誰又有資格緬懷他呢?

塔可夫斯基與貝拉·塔爾,是胡遷最欣賞的兩位導演。今年夏天,胡遷曾有機會參與貝拉·塔爾的訓練營,同期訓練營的青年導演透露,貝拉·塔爾對胡遷賞識有加,原本可能擔綱胡遷執導的第二部電影的監製。胡遷離世後,他的微博粉絲從原來的一千多漲到一萬多,很多網友去轉發、撰文紀念。對胡遷的「重新」發現和緬懷,珍貴的同時,卻也夾雜著沸沸揚揚的無力。但是,誰又能是那個最有「資格」緬懷他的人呢?

大學時代,我常常去旁聽哲學學院的課程,因此緣故認識了哲學班的同學。其中有一位平時溫和如水、安安靜靜的男孩,某一天毫無徵兆地選擇了從樓頂飛身躍下。

他的離開,激起了一片指責:「想不開」「念哲學念傻了」「懦弱」「對不起父母」「不負責任」...... 同樣地,也有無數相熟不相熟的朋友轉發微博、點蠟燭、寫文章緬懷。但這些追思,又微妙地令人反感,那感覺,就像是「我的朋友,變成了一條微博。」

這些緬懷當中自然有真誠的悲傷,但那些蠟燭和紀念,讓「自殺」變成了一種抽象的敘事,甚至,成為一種被抽空了的「傳奇」。多年以後,採訪一位知名學者時,談及生死問題,他一再強調自己小學時就想過多次要自殺,言談之間儼然將自殺作為早慧的明證,成就傳奇的道具。

我們都如何去談論「自殺」這件事?

很多年過去,每每遭逢類似事件,我們仍然處在這兩種傾向之間:要麼是粗魯無禮地指責「想不開」,要麼是浪漫化地輕薄想像。

人生這場過山車

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同等重要

無論是公共記憶中自殺的「陌生人」,還是私人記憶中自殺的朋友,他們各自面臨著自己的困境。很多自殺者的選擇平靜而決絕,讓旁觀或悼念的人找不到一絲置喙的縫隙。

「未來對我太沒吸引力了。僅就世俗生活而言,我能想像到我能努力得到的一切,也早早認清了我永遠不能超越的界限……」被譽為「天才史學少年」的林嘉文如此描述他自殺的緣由。江緒林在遺書里,則用極為清晰平靜的筆觸,有條不紊地安排了身後事。他們的離開都曾經被歸咎為「抑鬱症」,但如同江緒林的摯友和前輩、華東師範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劉擎所說,「我總覺得,用抑鬱症這個詞去說緒林,太輕巧了,太方便地打發了一切。」

「理想主義是可貴的,但健全的現實感以及審慎、妥協甚至迂迴的精神也同樣是可貴的品質,也同樣有古典思想的淵源。追尋理想的道路漫長,請珍惜自己的生命。我們走得慢,才能走得更遠。」 劉擎在江緒林追悼會上,以此來提示「現實感」的可貴。

理想主義的氣質是難得的、值得保護的,但另一方面,泥沙俱下的生活卻要求我們同時具備一種現實主義的氣質。這種現實感中,要有能擁抱最柔軟的美好的溫情,也要有能抵抗最堅硬的醜陋的無情。因為人間總是如此,同時揣著溫情和無情,高尚和無恥,柔軟和堅硬。

青年作家胡遷自縊身亡,誰又有資格緬懷他呢?

僅僅是在過去的一兩年內,我們的公共記憶里,就先後有政治學學者江緒林、「天才史學少年」林嘉文、台灣作家林奕含的自殺離世。他們各自面臨著不同的「困境」,但我們在公共討論中,對「自殺」的談論卻從沒有脫離輕慢的指責與想像。

當然,這不是說誰就有資格指責或評判那些選擇了自殺的人。

每個選擇以自殺謝世的人,都面臨著自己的深淵。但每一次沸沸揚揚的緬懷背後,總有更多的自殺者,走得無聲無息。生命如同草芥一般無人在意,破土而出之後,又被「以萬物為芻狗」的命運一把扯斷。

在我更小一些的時候,鄰居有一位常常面帶笑容的老人,她後來身患重病常年卧床,子女拒絕提供醫藥費,也不去探望。在某個深夜,她喝農藥自盡。她是為了不再忍受病痛的折磨嗎?還是對人世已經沒有眷戀?抑或是,她想讓無情的子女感到一絲絲愧疚?又或者,她什麼都沒想。無論她喝下農藥的瞬間是何種狀態,最悲哀的或許是,她的死沒有引起一絲一毫的響動。過了幾天,她的子女就若無其事甚至神采飛揚地過起了自己的生活。她就這樣無聲無息地活了,又無聲無息地死了。

像那首流傳甚廣的詩。

此刻,有誰在世上的某處哭,

無緣無故地在世上哭,在哭我。

此刻,有誰在夜裡的某處笑,

無緣無故地在夜裡笑,在笑我。

此刻,有誰在世上的某處走,

無緣無故地在世上走,走向我。

此刻,有誰在世上的某處死,

無緣無故地在世上死,望著我。

或許人生就是這樣一件無緣無故的事情。

青年作家胡遷自縊身亡,誰又有資格緬懷他呢?

大笑的胡遷。

沒有人能知道,每一個選擇提前離場的人,那些我們曾經的同行者,在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一念」裡頭包含的整個宇宙。有些話,人可以跟朋友講;還有些話,人只能跟自己講;而更有一些話,人無法同任何人講,也無法同自己講。於是,那團包裹著身前身後的迷霧,總是越來越漲大,真實幾不可見。

如果說世間有什麼事情是公平的,那大概是在人生這場過山車裡,每一次升上巔峰的狂喜與每一次墜落谷底的絕望,每一個人都毫無選擇地承擔著共同的「苦」。那每一次吹拂過眼角鼻稍的瞬息,是我們共同擁有的記憶。

附記:

如果你發現身邊朋友或親人有自殺傾向,甚至已經開始策劃自殺步驟與方法,第一選擇是全程陪伴,並立即帶他(她)去醫院就診。注意,並非心理諮詢中心。心理諮詢往往更適用於慢性的抑鬱癥狀,對於出現急性反應的人,醫院治療更加及時有效。

一般來說,從出現急性自殺傾向到舒緩乃至消除此傾向,臨床上大約需要一周左右的時間。這個時間可能根據個體自身特質與支持系統的不同,產生縮短或延長等相應差異。

本文為獨家原創內容。作者:張婷;編輯:走走。感謝常年關注生死教育的心理學家、北京師範大學學者陸曉婭;北京大學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諮詢師、心理學家李松蔚;對本文涉及自殺心理、自殺干預及救助的介紹與解惑。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青年作家胡遷自縊身亡,誰又有資格緬懷他呢?

青年作家胡遷自縊身亡,誰又有資格緬懷他呢?

青年作家胡遷自縊身亡,誰又有資格緬懷他呢?

直接點擊 關鍵詞查看以往的精彩~

或者點擊「閱讀原文」去我們的微店看看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