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西遊記》里的說的「靈丹妙藥」,其實就是中藥里的它們……

《西遊記》里的說的「靈丹妙藥」,其實就是中藥里的它們……

中藥 | 西遊記

《西遊記》膾炙人口,婦孺皆知。裡面的神仙妖怪想必每個人都能如數家珍地說上一些,但您知道神通廣大,精通仙術的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三人都懂中醫么?您知道生來就有仙靈之氣的孫悟空還是精通中醫的高手么?

在《西遊記》中,很多章節都與中醫藥有關係。人蔘果、巴豆、大黃都是連接情節的重要道具,那些毒藥、解藥都成了磨練唐僧師徒的重要利器。甚至還有一些情節用中藥名貫穿了起來,如在第二十八回描寫孫悟空與進犯花果山的獵戶拼殺場面時,就有「石打烏頭粉碎,沙飛海馬俱傷。人蔘官桂嶺前忙,血染硃砂地上。附子難歸故里,檳榔怎得還鄉?屍骸輕粉卧山場,紅娘子家中盼望」的生動描繪。在第三十六回中,唐僧用一首嵌入中藥名的七言律詩抒發情懷,用益智、王不留行、三稜子、馬兜鈴、荊芥、茯苓、防己、竹瀝、茴香等九味中藥回顧了三十六回前他所經歷的各種磨難,環環緊扣,字字珠璣,令人拍案叫絕。

《西遊記》中還有哪些與中醫藥相關的精彩內容呢,下面為您一一道來。

每到寒暑假期,各地衛視都會播出經典電視劇《西遊記》。

仙食之品——黃精與茯苓

說神通廣大、無所不能的孫悟空是醫家高手,不僅是因為他會懸絲診脈,還與他在成長過程中,偷吃仙丹神果,常吃仙草仙藥有關。

如《西遊記》第一回曾講述「(孫悟空率領)眾猴采仙桃,摘異果,刨山藥,劚黃精,芝蘭香蕙,瑤草奇花……」,「熟煨山藥,爛煮黃精,搗碎茯苓並薏苡,石鍋微火漫飲羹。人間縱有珍羞味,怎比山猴樂更寧?」

黃精素來帶有神奇的色彩。在古代養生學家乃至醫學家眼中,它是一味神奇的延年益壽之品,有「久服成仙」之說。在歷代記載中,黃精更多的是一種仙家服食之品,而有關藥用配伍的論述較少。東晉道士兼醫藥家葛洪在《抱撲子》中謂「昔人以本品得坤土之氣,獲天地之精,故名黃精,服之十年乃可大得其益。」

黃精

徐鉉有一篇《食黃精婢》,講了一個故事:有個婢女不堪忍受虐待,逃入山裡,在饑寒交迫中靠吃黃精而活了下來,後來居然能夠修到隨意念移形的超人境界,成為自由自在的陸仙了。作者還總結原因是由於「此婢也,安有仙骨,不過得靈藥餌之爾」。

《本草綱目》認為黃精「氣味甘平無毒,可以用於補中益氣,除風濕,安五臟,久服輕身延年不飢,補五勞七傷,助筋骨,耐寒暑,益脾胃,潤心肺,單服九蒸九曝,食之駐顏斷谷,補諸虛,止寒熱,填精髓,下三屍蟲。」從「久服輕身延年不飢」和「食之駐顏斷谷」便可知黃精的作用了。

茯苓

茯苓也常被視為神物,並且有金翁、更生、絳晨、伏胎等雅稱。《神農本草經》說茯苓「久服安魂養神,不飢延年」。養生學家謂茯苓「千年以上者,變化為兔,或化為鳥,服之輕身,成就仙道」。人們普遍認為,茯苓形狀特異,多年生長,得松之精氣足,久服百病自去,長生不老。魏晉時期,食茯苓以求長生蔚然成風,據說南朝齊梁時期陶弘景辭官返鄉時,梁武帝即令「每月賜茯苓五斤,白蜜二斤,以供服爾」,可見古人已把茯苓視為延壽珍品。

靈通神勇的孫悟空肯定不會少吃這些仙品,當然孫猴子乃仙石之卵,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非乃一般,想必倘若凡夫俗子,即使日日以黃精、茯苓、仙桃神果為食,也不會一次次脫胎換骨,能夠擁有「火眼金睛」和「七十二般變化」的本領吧。這可能就是造化的不同,但不管怎麼說,黃精、茯苓、薏苡等滋補藥物對孫大聖通天本領的作用還是不可忽視的。

救命的仙草——神奇人蔘果

眾所周知,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三人在五庄觀背著師傅偷人蔘果時,作者吳承恩借花園土地公公之口,向人們講述了人蔘果的神奇。人蔘果其實叫「草還丹」,「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頭一萬年方得吃。似這萬年,只結得三十個果子。果子的模樣,就如三朝未滿的小孩相似,四肢俱全,五官咸備。人若有緣,得那果子聞了一聞,就活三百六十歲;吃一個,就活四萬七千年」,但「人蔘果,遇金而落,遇木而枯,遇水而化,遇火而焦,遇土而入。卻是只與五行相畏。」

在《西遊記》中,人蔘果如此的難得,延年益壽的功效也非同凡可。 事實上,人蔘也有如人蔘果之人形,但它不是長在樹上的果實,而是長在地下的根莖,不僅生長期長,而且難於採挖。據說人蔘能夠自己移動,有經驗的葯農經常在它的葉子上做一記號,充分的準備後,馬上採挖,不敢停留,否則它會瞬間整株搬移,完好無缺地藏在另一個角落裡,讓人在深山野林里難以尋覓。

豬八戒吃人蔘果劇照

根據葯農經驗,人蔘尤其是野山參歷年愈久,性愈溫和,其精力亦足。「因其吸天空清靜之氣足,受地脈英靈之質厚,故效力巨也」。野山參生長四五十年才增加一兩(十六兩進位),民間有「七兩為參,八兩為寶」的說法。只可惜現在這種萬年、千年的野山參實在是難得,甚至都無緣聞一聞。現在人蔘大量人工栽培,感覺上就不那麼珍貴了,恐怕其效力也退化了許多。

人蔘確實有大補和急救的功能。能補五臟,開心益智,民間有人蔘為「萬病之靈藥」「千草之靈,百藥之長」的說法。獨參湯能迅速緩解危急狀態,紅參與大劑量附子配用,對命懸一線的心衰患者能回陽於垂絕,挽狂瀾於頃刻。人蔘被稱為「救命的仙草」,當之無愧。

多目怪的毒藥被破解

在《西遊記》第七十三回中,多目怪為了毒死唐僧師徒,特製了一種毒藥。吃了此毒藥,三日之內,骨髓俱爛。

吳承恩對此葯是如此描繪:

是用銅鍋煮,煎熬火候勻。

千斤熬一杓,一杓煉三分。

三分還要炒,再煉再重熏。

製成此毒藥,貴似寶和珍。

如若嘗他味,入口見閻君。

五靈脂

看來此葯是百鳥之糞濃縮精華而成,其實中醫里,動物的糞便入葯也很常見,如具有通利血脈、活血止痛、散瘀止血作用的五靈脂就是鼯(wǚ)鼠的糞便。

雖然百鳥之糞經銅鍋千熬萬煉,想必毒力肯定不小,但此毒藥在煉製過程中還必須避見女性,所以多目怪非常不喜歡他住在盤絲洞的七個蜘蛛精師妹來訪。這雖然沒有醫學道理,只是為了增加一些神秘色彩,但如此巨毒,還是被毗藍婆菩薩三個解毒丹給破了。唐僧等吃了解毒藥丸,須臾,藥味入腹,便一齊嘔噦,遂吐出毒味,得了性命。真所謂「一物降一物」,也即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現實中,毒藥是很厲害、很可怕的,哪有那麼容易獲得解藥呢。武俠小說中都把利用各種材料制出的毒藥當作主人公遇險成祥的必備之品而大說特說,主人公越是中毒,越能練成蓋世神功。

俗話說,「是葯三分毒」,中醫的高明和智慧不是體現在小說虛幻情節中的制毒與解毒上,而是體現在以調理為主,重視恢復自身機體功能,追求治病求本上。

在民間,在老百姓眼裡,中醫雖慢點,但是去根,強健身體,這也是中醫越來越被西方接受的原因。中醫即使是使用以毒攻毒的方法,也只針對某一類嚴重的疾病、特殊的疾病,這不是中醫的主流。

聲明:

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匣課堂積極保護原創者版權,文中觀點、文字圖片多取材於網路,無法核實出處,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支付稿酬或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匣課堂 的精彩文章:

那些四散飄零的中醫傳承,如今都怎樣了?
第62天 伏兔穴
第61天 髀關穴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重樓
第59天 歸來穴

TAG:匣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