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5飛行員曹先建:藍色海天上的生死抉擇
15日央視新聞頻道的面對面節目採訪了一位海空英雄曹先建。在飛機故障,失事重傷的情況下。曹先建經過一年多的醫治和康復訓練。重新取得了著艦資格。駕駛艦載機再次飛向藍天。
在採訪過程中曹先建敘述了這一差點讓他無法再上藍天的事故的過程。
事故發生在2016年4月6日,曹先建駕機陸基模擬訓練過程中。飛機剛剛起飛,高度300米,飛控系統工作異常,機頭急劇上揚、速度減小,加油門,推桿支持不住。
維持不住速度的戰機飛速下墜失去高度。此時的戰機開始機頭朝上,向地面快速墜落。按特情處置規定,遭遇這種故障,飛行員可以立即跳傘。然而危急關頭,曹先建沒有選擇跳傘,而是竭盡全力加大油門,將操縱桿推到底,試圖把下墜的飛機重新拉起升空。
然而這一次,因為戰機剛剛起飛,300米的飛行高度留給他緊急處置的時間實在太短。為了挽救戰機,曹先建錯過了最佳的逃生時機,直至飛機墜毀前的最後2秒鐘,他才拉動座椅上的彈射手柄,然而,因為高度不夠,降落傘沒有完全打開,曹先建重重摔到了海面上。
在採訪中,曹先建說如果按照生存需要的話。應該再早2秒鐘,或者高度300米左右的時候,就應該跳傘了。
飛控工作異常,機頭上揚,速度減小飛機維持不住高度,向地面高速墜落飛行員拯救飛機,失去最佳跳傘時間。高度不足的情況下跳傘。
這整個事故發生的流程與21天後,張超烈士的失事過程極其類似。據新華社報道,4月27日,張超烈士駕機接地滑跑時,飛機突報「電傳故障」,機頭急速大幅上仰。視頻和飛行數據顯示,故障發生後張超為保住戰機,奮力把操縱桿推到最低,阻止機頭上揚,卻因此錯過了最佳跳傘時機。故障發生4.4秒後,仰角已超過80度,戰機幾乎垂直於地面,張超被迫跳傘,墜地後受重傷,經搶救無效犧牲。
犧牲飛行員張超和殲-15戰機
同樣的飛控工作異常。4月6日的事故發生在起飛階段,曹先建至少還有300米的飛行高度進行緩衝處置。而跳傘後下面是海面。而張超的飛機失控時已經快要降落。跳傘時距地高度已經不足20米。緩衝高度和海面地面的區別幾乎決定了兩位海天英雄的生死。
即使是這樣,曹先建被救起之後檢查發現多處爆裂性骨折。以醫生的經驗,曹先建的飛行生命已經就此結束。然而經過419天之後,曹先建仍然是依靠專家的治療和自己的意志力,重上藍天。
兩次事故相隔21天,飛機出現的問題也在同一範疇。這確實體現了一些問題。中國目前參加殲-15訓練準備上航母的這支艦載航空兵部隊可謂是精英中的精英。當初這些飛行員入選該部隊的標準是要求飛過至少5個機種,飛行時間超過1000小時,三代戰機飛行時間超過500小時,基本都是海軍航空兵各飛行部隊的骨幹飛行員。任何一位都是極其寶貴的。任何一個人的損失都是極其令人痛心的。
不過對於中國海軍而言,海軍艦載機從設計到飛行的全過程仍然是一個在追趕學習的進程。即使是全世界艦載機運用的領頭雁美國海軍,近年來的飛行事故也不在少數。從1949年到1988年,美海軍39年累計摔機上萬架超8000飛行員死亡。大量事故發生在艦載機起降尤其是著艦過程。就算是電子技術成熟的現代,近兩年美國F-18大黃蜂艦載機也是事故頻頻。在發展過程中的這些過程只是讓事情做得更完美的鋪墊,讓飛機更加安全更具戰鬥力的準備。既不會阻擋中國航母艦載機發展的步驟,也無法阻擋中國飛行員保衛藍天的意志。


※每日軍情:殲15飛行員劫難後再復飛 伊政府軍與庫爾德武裝發生衝突
※央視披露殲15艦載機故障 剛起飛300米飛機就往下掉
※反導難以突破,俄羅斯轉而尋求的導彈突防能力是啥?
※美國的「標準3 Block 2A」能對付來自朝鮮的洲際導彈?
※日媒:沖繩起火美軍直升機含有放射性物質
TAG:觀察者網軍工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