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真的不是你想的那樣,這句話被曲解幾千年了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話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老一輩的人催促子女結婚的時候更是經常這麼說。但是,所謂「無後」,真的是指沒有後代嗎?其實根本就不是那個意思!
這句話,是出自《孟子》名篇中的一段話,完整的原話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而事情的背景是這樣的,原來因為舜的父母不賢,導致舜一直沒能娶妻,所以舜最後只好不告知父母,就自行娶妻了。在古時候,婚姻大事,是必須要告知父母的,但因為他父母本身的原因致使舜沒有告訴他的父母就自己娶妻了,對於這件事舜的做法究竟對不對,歷來存在著爭議。而上面這句話,就是孟子他老人家在評價舜結婚這件事情時說的。
翻譯成現代漢語的意思就是:不孝的行為有很多種(「三」,在古代並不是就像現在說的具體的數字三,而是泛指很多,比如「三申五令」、「三番五次」等),沒有做到盡後代的責任(無後)最為不孝。舜沒有告訴父母就娶妻,是沒有做到盡後代的責任。君子認為還是告訴父母比較好(當時舜的父母對舜還存在著偏見,就算告訴了,也沒有什麼用,所以君子可以理解舜這麼做)。
而這句話之所以被歪曲了幾千年,始作俑者完全是東漢時期的趙岐,他在《十三經注》中闡述了他自己對孟子那段話的理解:「於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家窮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三者之中,無後為大。」
而這個誤人子弟的解釋從此就成了中國古代乃至今天最通行的權威解釋。如果讀過書,不死板,會思考的人,就會知道其中的矛盾,如果按照這麼說,一個人不管他是地痞流氓,還是騙子無賴,只要給他爹媽生個娃,這就是最大的孝順了?整天就知道喝酒打麻將,還把父母趕出家門,只要他結婚生了個兒子,他也可以稱得上是個大孝子了?簡直不可理喻!這顯然與孔夫子仁愛注重孝道的精神思想是相違背的,也是說不通的!
孟非在《非誠勿擾》上也曾經指出過這一謬誤,不愧是小編看中的男神,真是實力圈粉呢。
所以大家不要人云亦云,要學會自己去分析,去思考,就像莊子那句話也是一樣:「吾生有崖而知也無崖」人們一直把這句話鼓勵人們去努力學習,然而實際上這句話根本沒有完,原話其實是這樣的:「吾生有崖而知也無崖,以有崖求無崖,殆哉矣」莊子原話的意思完全是相反的,按照現在的話來講就是: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限的,讓我有限的生命去追逐無限的知識,你丫當我傻啊!
所以,親愛的朋友,你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見和思想,那樣你才是一個合格的現代人。


※西施本是一浣紗村姑,為何能夠位居四大美女之首?
※古人說人有3急,你肯定想不到第3急竟然是這個
※歷史上如果沒有他,《道德經》很有可能會失傳!
TAG:東籬話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