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師佛的第五大願說的是什麼呢?
藥師經札記四十三
皆仁法師
【第五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無量無邊有情,於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具三聚戒;設有毀犯,聞我名已還得清凈,不墮惡趣!】
這是第五願,得戒清凈願,也稱為戒行清凈願。
關於第五大願的陳述,義凈法師的譯本比玄奘法師的譯本更為明晰一些。
義凈法師譯本中說:「第五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於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善防三業,無有毀犯墮惡趣者。設有毀犯,聞我名已,專念受持,至心發露,還得清凈,乃至菩提。」
這是說如果眾有情在修行藥師法門的時候,修行梵行,能夠得到藥師佛的加被,對於三業能夠善加守護,所以不會墮入惡趣之中
我們從經文中可以得知:前四大願都是依藥師如來的自證功德來利樂眾生,而從第五大願開始,就是講眾生有種種缺陷與痛苦,需要濟度。可以說,前面的四願是「與樂」,從第五願開始說的是「拔苦」。
藥師如來對於苦難眾生的慈悲濟度,幫助眾生消災免難的廣大願力,正是從第五願開始漸漸彰顯出來。
藥師佛在因地為琉璃光菩薩時曾發願說:將來成佛時,「於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
這是說,如果有無量無邊的有情,在藥師佛法中凈修梵行,當他們受戒時,不論受的是比丘戒,或是沙彌戒,或是居士五戒,或是菩薩戒,但凡參加過藥師法會、聽聞受持過《藥師經》、至心稱念過藥師佛名號的眾生,藥師佛的廣大願力都能加持他們獲得圓滿的不缺戒,「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具三聚戒」,也就是說持戒圓滿而無缺損。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中說:「無破戒,於重不犯故;不缺戒,於輕不毀故。」
這是說,不破戒是指不犯重戒,而不缺戒,則是指對輕戒不毀犯。
修學藥師法門的眾生,仰仗藥師佛悲願的加被,威神的加持,所受的戒律都能夠圓滿受持,並且能夠具足大乘菩薩的三聚戒。
微信公眾號:念念觀自在


※出生不久就得佛授記的小小童子,他到底是誰呢?
※菩薩端坐菩提道場感得十方供養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神醫耆婆和大醫王佛陀之間的奇妙因緣(一)
※聲聞有幾種含義?獨覺又分為幾種呢?你都知道嗎?
※阿羅漢是如何折服龍王的?
TAG:念念觀自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