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紅糖水根本不治痛經!這些才是真正的止痛良方

紅糖水根本不治痛經!這些才是真正的止痛良方

「姨媽」造訪的特殊時期,就是有的女性在床上疼得死去活來的受難期。有人如此表述痛經:「就像肚子里裝了個滾筒洗衣機!」那什麼能讓這個「滾筒洗衣機」消停會兒呢?

紅 糖 水 ?

紅 糖 水 可 以 暖 身

但 根 本 不 治 痛 經

痛經分兩種:

原發性——由前列腺素類化學物質升高引發,沒有什麼病變只是單純的痛,多發於年輕女性。

繼發性——由婦科疾病引發,如盆腔內臟器發生病變造成繼發性疼痛。

對於原發性痛經,比較推薦服用止痛藥和短效避孕藥(遵醫囑)。(注意!不是事後緊急避孕藥,而是每天1片,連服21天的那種)

對於繼發性痛經,需要治療相關的婦科疾病才可以。但不管是哪種,目前都沒有證據證明紅糖水能治痛經。

GIF/834K

簡單來說,就是:痛經喝紅糖水和喝熱開水沒差別。雖然治不了痛經,但喝了舒服就喝唄,起碼會舒服不少。

說到經期調理,當然少不了這些~

當 歸 煮 雞 蛋

補血活血,調經止痛

食 材:

當歸10g、紅棗4顆、雞蛋1個

做 法:

1. 紅棗、當歸稍洗一下,清水浸泡半小時;

2. 雞蛋放入鍋中,加冷水沒過雞蛋,水燒開小火再煮10分鐘;

3. 撈出雞蛋,過冷水,剝去蛋殼備用;

4. 當歸放入鍋中,加3碗水,放入雞蛋、紅棗,大火煮開即可盛出,吃蛋喝湯。

提示:

此燉品最好是在生理期前3-5天時食用,趁熱吃,每天一個,生理期開始就不要吃了。

蛋煮熟剝殼後,刺一些小孔,當歸液更容易滲透到雞蛋中。

喜甜的話,可以加些紅糖調味。

要說「女人難做」,這話實在不假,因為光是婦科問題,大大小小的就不少。

除了痛經,總結了幾條婦科常識,不光是女性朋友們應該關注,廣大的男性同胞更要學習重視。

1、宮 頸 糜 爛 不 是 病

一聽到「糜爛」二字,很多人腦子裡已經給它打上了「嚴重疾病」的標籤。本質上,宮頸裡面的細胞長到外面來了,雖然看起來像「爛了」,但純粹是隨著生理周期發生的正常現象。

宮頸糜爛≠宮頸炎,更不等於宮頸癌,也不用對宮頸糜爛做專門的治療。

2、尿 路 感 染 要 及 早 治 療

女性的生理構造特點,很容易引發尿路感染,導致尿頻尿急尿痛。所以保持私處清潔乾燥,保持性行為清潔,對預防尿道感染是十分重要的。

平常要多喝水,有助於稀釋尿液,沖洗尿道,降低致病微生物濃度,促進尿液的排出。最重要的是不要害羞,一旦發覺有疑似尿路感染的情況,一定及早治療。

3、私 處 清 潔 需 注 意

因為陰道生理功能的特殊性,它自己具有自凈功能,經常清洗陰道反而會影響陰道的自凈功能,破壞平衡造成炎症。

對於陰道,不需要刻意清洗,該清洗的是外陰部位。只要每晚用清水擦洗外陰,並保持乾燥,性生活前後也清洗下外陰就足夠了。建議在沒有疾病的情況下,任何私處洗液都不要亂用。

4、例 假 用 品 及 時 換

無論是衛生巾、衛生棉條,還是月經杯,只要產品質量合格,買符合自己使用習慣的就可以。

但是無論用什麼都要注意及時更換。不少姑娘們喜歡用護墊,護墊透氣性差,更要及時更換,比起護墊,勤換內褲會更好些。

5、養成記錄例假習慣!

正常經期是平均28天,但在21~35天這個範圍內都可以;正常經期持續時間是 4~6 天,但在 2~8 天這個範圍內也正常。

養成觀察記錄例假的好習慣,經期規不規律的標準是看自身,不要刻意追求精確的天數。而造成經期不規律的原因有很多,所以不建議一發現不規律就隨意服藥或者吃保健品,有問題去醫院才是王道。

6、每 年 定 期 做 婦 科 檢 查

婦科病可大可小,隨意吃藥可不行。遵循醫囑,定期的婦科檢查還是很有必要的,那這婦科檢查要怎麼做呢?

1. 一般一個年滿20歲並且有性生活的女性,一年都要做一次婦科檢查;

2. 檢查的合適時間是當月月經結束後 3~7 天內,姨媽期間不可以做婦科檢查;

3. 檢查前三天不要有性行為,防止對檢查結果出現干擾;

4. 檢查前一般正常清理外陰即可不用私處大清洗,尤其是檢查白帶常規時,洗得乾乾淨淨也就查不出問題了;

5. 檢查內容一般包括:婦科常規、白帶常規、B 超、HPV、TCT(篩查宮頸癌)、性腺六項等;

6. 如果發現自己月經不規律、白帶異常、出現疼痛、排便排尿困難就需要及時做婦科檢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養生食譜 的精彩文章:

發芽土豆不能吃,那其他發芽食物呢?一篇讓你看明白!
10月桂花季,幾個小妙招,巧用桂花來養生!
教你8碗美味麵條的做法,一天一碗,一周不重樣!
水腫吃什麼?巧吃10種食物消水腫
隨便吃柚子可能有風險?關於吃柚子你需要知道的幾件事!

TAG:養生食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