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龍作為龍王三太子,卻只是個腳力,吳承恩想說什麼?
觀音菩薩上長安,途中先後遇到了被貶的捲簾大將、被貶的天蓬元帥、待斬的玉龍三太子、被壓在五指山下的齊天大聖孫悟空。
唐僧去西天取經遇到他們時,順序與觀音菩薩相反。
孫悟空成為了大徒弟,玉龍三太子成為腳力,豬悟能成為二徒弟,沙悟凈成為三徒弟。
大徒弟與二、三徒弟之間隔了一個玉龍三太子。
問題來了,玉龍三太子是第二個入師門的,應該是二徒弟才對,為什麼連個名分都沒有,只是個腳力呢。
有朋友說了,唐僧的徒弟是按照先前的職務高低來排的,玉龍三太子只是龍王的兒子,沒有職務,能當腳力就不錯了。
這樣的說法,完全沒有考慮師門尊卑。
孫悟空師兄弟被貶後,早已不是之前的他們了,都是妖了,處在同一起跑線。
誰早入師門誰就是師兄,不論年紀、地位等。
又有朋友說,玉龍三太子根本沒有行拜師儀式。
是這樣嗎?是的。
原著道:「這行者才按落雲頭,揪著那龍馬的頂鬃,來見三藏道:師父,馬有了也。三藏一見大喜道:徒弟,這馬怎麼比前反肥盛了些?在何處尋著的?行者道:師父,你還做夢哩!卻才是金頭揭諦請了菩薩來,把那澗里龍化作我們的白馬。其毛片相同,只是少了鞍轡,著老孫揪將來也。」
沒有任何拜師儀式。
此處證明玉龍三太子沒被收,觀音菩薩當初遇到他的時候也能證明他不會成為徒弟之一。
原著道:「貧僧領佛旨上東土尋取經人,路遇孽龍懸吊,特來啟奏,饒地性命,賜與貧僧,教他與取經人做個腳力……菩薩把他送在深澗之中,只等取經人來,變做白馬,上西方立功。」
最初就把玉龍三太子定義為一個「畜生」,以後也不可能成為唐僧的徒弟了。
玉龍三太子沒名分,就是這個原因。
可是,堂堂龍王三太子被當做「畜生」使喚,為免太不公平了吧。
吳承恩就這麼不待見龍?不是。
吳承恩這樣寫,並不是不喜歡龍,而是告訴我們一個理兒。
什麼理兒?管你以前有多強,只要遭貶了、落魄了,連個畜生都不如。
這話,書生說的很難聽了,可事實就是如此。
玉龍三太子之前是西海龍王的兒子,犯錯待斬後被救,從龍變成了畜生。
佛教考慮過龍王的地位嗎?沒有。
龍三太子不是個案,孫悟空師兄弟也都是這樣。
孫悟空是原齊天大聖、豬悟能是原天蓬元帥、沙悟凈是原捲簾大將。
以前,他們看不上凡人。在他們眼裡,凡人如螻蟻一般存在。
可犯錯被貶之後,卻要喊凡人為師父。就算這個凡人師父是如來佛祖的二弟子金蟬子又如何,金蟬子的地位比不了他們三位。
孫悟空師兄弟雖然沒被當做「畜生」,但也好不到哪裡去,整天受一個凡人管,還要喊師父,這是對他們最大的藐視和侮辱了。
這一切,都證明了書生所說的那句:「管你以前有多強,只要遭貶了、落魄了,連個畜生都不如。」
人,也是如此。
有一部分人曾經很有錢,身邊到處是朋友,深山的遠親也不少。可他沒錢了呢?朋友沒幾個了,深山的遠親也不是親了。
也許你認為這樣說太難聽,但事實就是如此,與難聽或者好聽關係不大。
吳承恩要說的,也就是這個理兒,只是說的很委婉。


※通天河老黿立了大功,他入佛教,可能會做什麼工作呢?
※沒有導航的唐僧師徒沒有迷路,他們怎麼做到的?
※仙、佛誰更誠實一些?這兩位拒絕孫悟空時的話,給出了答案
TAG:萌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