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打日本打遍東南亞無人不服
公元25年東漢王朝建立初期,朝廷無暇西顧,對西域早有企圖的匈奴奴隸主貴族,見有機可乘,加緊擴大勢力範圍。南道莎車王延及其子康,挺身而出,率鄰近各國,首舉擁漢大旗。「元帝之世,莎車王延嘗為侍子京師,慕樂中國。及王莽之亂,匈奴略有西域,唯延不肯附屬,常敕諸子:『當世奉漢家,不可負也』」。
西域在漢朝早期是指南疆一帶,後來擴展到天山以北和中亞東部。西漢中早期,西域地區為匈奴所控制。漢武大帝時期,於建元三年派張騫出使大月氏以聯合夾擊匈奴。張騫在路上一度被匈奴扣押,並在匈奴娶妻,十餘年後逃出,經大宛等國到大月氏,但未能取得夾擊匈奴的答覆。後來張騫東返,又被匈奴扣押。直到元朔三年才返回長安,回來時只剩他和隨從堂邑父三人,他的匈奴妻子也一併來到長安。元狩四年,漢武帝第二次派張騫出使西域,約烏孫共擊匈奴。雖然張騫未能說服烏孫國王夾擊匈奴,但是張騫卻與其使節先後遊歷了大宛等國,後來亦由各國使節陪同,返回長安,從此以後,漢朝與匈奴反覆在西域地區爭奪。元封六年,漢武大帝以細君公主與烏孫和親。細君死後,漢又在太初四年以解憂公主續嫁。同年,漢朝大破大宛,西域南道各國都轉投漢朝。漢武大帝在烏壘設使者校尉,又在渠犁屯田。到宣帝時,漢又驅逐匈奴駐在西域的僮僕都尉,控制西域北道,設立西域都護,總管西域事務。西漢末期,西域各國又因漢朝衰落而脫離漢朝的控制。東漢明帝初年以後,漢朝又恢復了西域的關係,並於永平十六年在烏壘設西域都護,派班超負責西域事務。永元九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經條支、安息等國,到大秦西界而還。隨著西域局勢的穩定,商旅往來日益頻繁,絲綢之路在漢朝形成。這也是世界歷史上最重要的商道之一。
東漢中後期,西羌先後三次進攻漢朝。第一次是在永初元年夏,持續了長達十二年的時間。第二次在119年,戰事主要發生在關中地區。直到建康元年才告結束。第三次發生在延熹二年,主要戰爭在隴西一帶進行。漢朝基本以全勝收場。 漢朝初期,與東甌、閩越、南越等國關係尚友好。後伴隨著國力的增強,這三國的越人國家先後被滅。武帝時期,漢朝多次派使節經略西南夷,並在這些地方設立益州等郡。到東漢時期,漢朝與這些地方聯繫更加緊密。漢朝與朝鮮和日本也有密切聯繫。東漢光武大帝時期,古日本倭奴國王遣使來漢,漢賜一枚「漢倭奴國王」金印,至今是日本的國寶。


※如果劉據成了皇帝,會比漢武帝更加優秀嗎?
※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強家族,稱雄四百多年,出了25個皇帝!
TAG:漢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