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天士運用辛開苦降法治療溫熱病(一):辛開苦降,調理陰陽
點擊文章末尾藍色「了解更多」,體驗【中醫智庫】,獲取更多中醫知識、養生食療方、名家醫案。
辛開苦降法是仲景宗《內經》升降相因說及四氣 五味理論, 運用苦寒和辛溫兩種不同性味的藥物組方 , 辛開苦降, 調理陰陽, 重在調理臟腑氣機, 尤其是在斡旋脾胃氣機的同時又能治療寒熱錯雜病證的 一種治法, 屬中醫八法中消法、 和法範疇 , 又稱為苦辛法。
辛開苦降法形成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 其中 溫病大家葉天士將此法用於溫熱病的治療而擴大了 本法的應用範圍, 並且將其理論與 「輕可去實」理論相 結合而發展為輕苦微辛法, 使之更好地適應了溫熱病 的特點, 豐富發展了溫熱病的治法, 對後世醫家組方 用藥產生重要影響。
對辛開苦降法的認識及在溫熱病治療中的運用
葉天士繼承仲景等前賢經驗, 在《臨證指南醫案》 中強調「辛以開之, 苦以降之」 「以苦降其逆, 辛通其 痹」, 並認為 苦能驅熱除濕, 辛能開氣宣濁, 精當地 闡發了辛開苦降法的配伍機理, 拓寬了其臨床使用范 圍。葉氏將此法進一步細化為輕苦微辛法、 苦辛泄 肝法、 苦辛開結( 散痞) 法、苦辛平胃法、苦辛瀉濁法、 苦辛瀉熱法、 苦辛平沖法等法。
在苦辛通用的基礎上 有平沖、平胃、瀉熱、瀉濁、 泄肝、 開結等功能的細化, 且增加了去陳腐散鬱積之功, 將其用於溫病和雜病。葉天士師古而不泥古, 於辛開苦降法理論的指 導下, 化裁出多個治療脾胃及濕熱諸疾的瀉心湯類 方, 並靈活運用烏梅丸等方治療溫熱病。
下一期:葉天士運用辛開苦降法治療溫熱病(二): 瀉心湯類方的運用
點擊文章末尾藍色「了解更多」,體驗【中醫智庫】,獲取更多中醫知識、養生食療方、名家醫案。


※祝諶予診療糖尿病學術思想與臨證經驗(二)強調辨病辨證分型論治
※國醫大師熊繼柏辨治胃痛經驗(五):中老年女性胃痛醫案三則
※祝諶予診療糖尿病學術思想與臨證經驗,倡導較高層次的中西醫結合
※中醫養生方劑(四):5種氣血雙補類養生方,補益強壯、增強體質
TAG:神黃中醫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