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朱元璋與孟子過不去,下令將其撤出孔廟,還刪減了儒家經典

朱元璋與孟子過不去,下令將其撤出孔廟,還刪減了儒家經典

「四書五經」是中國古代參加科舉的考生必學書目,因為科考的題目來源其中,而中國古代皇帝治理天下大都尊奉儒家思想,「四書五經」就成了儒家的經典。五經是指《易經》、《尚書》、《詩經》、《禮記》和《春秋》,四書是《大學》、《中庸》、《論語》和《孟子》,宋代著名理學家朱熹將他們合稱「四書五經」。

明朝以儒家思想治天下,「四書五經」自然被作為最重要的學習對象,明朝科舉考試也是考「四書五經」,從朱元璋時期就如此,孔子和孟子歷來被視為儒家聖人(孔子被稱為「聖人」,孟子被稱為「亞聖」),《孔子》、《孟子》兩本書是孔子、孟子及其學生的言論集,孔子和孟子也一直一起被供奉在「孔廟」,享受世人的拜祭。

朱元璋搞過文字獄,這在很多史料中都能找到蛛絲馬跡,比如當時浙江府學教授林元亮給朱元璋寫賀表,裡面寫了一句「作則垂憲」、北平府學赳怕寧寫的賀表上有「垂子孫而作則」、杭州市徐一夔上的賀表裡「天生世人,為世作則」等等,朱元璋看到就極為不爽,他認為「作則」的諧音是「做賊」,是罵自己當年做過起義軍,於是下令將他們殺掉。

再如高啟這樣因寫詩惹禍上身,高啟曾與張士誠有來往,明朝初期入朝為官,朱元璋對高啟恃才傲物的的性格很是不滿意,於是借題發揮,因為一首《宮女詩》,朱元璋說他這諷刺明朝宮禁不嚴,言外之意就是說朱元璋後宮管理混亂,先是辭了他的官,後來又翻出高啟其他的詩,數罪併罰將他殺死。

孟子作為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的地位在朱元璋時期也被動搖了,令人沒有想到的是,朱元璋搞文字獄,竟然把邪火竟然燒到了孟子身上,孟子本人已經遠去朱元璋一千多年,而且又是被當做聖人供奉,朱元璋自然懲治不了,但決定降低他的社會地位,朱元璋為何要與孟子過不去呢,起因還是那本儒家經典《孟子》。

有一天,朱元璋拿來《孟子》看,當讀到「君之視臣如草芥,則臣視君如寇讎」時,心裡感覺到很不舒服,心想這不正是在說他嗎,於是立刻下令讓人詳細翻查《孟子》,看其中還有多少這樣的內容,一查不得了,200多條的《孟子》中,有80多條是類似的說法,諸如「君仁莫不仁」、「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等等,朱元璋下定決心要做出改變。

朱元璋做出的第一個決定就是將孟子撤出孔廟,他特地向全國頒布了一則詔書,要求取消一切對他的祭祀和供奉,朱元璋如此對待「亞聖」,可想而知學子們心裡有多難受,雖然有人進言,覺得這麼做不合適,當朱元璋要做的事,沒人能夠阻攔得了,把孟子撤出孔廟成為無法改變的現實,他甚至想封禁《孟子》一書。

孟子對讀書人的影響太大,甚至有人願意為孟子而死,出現了錢唐上疏這樣的事,面對這一狀況,朱元璋還是做了一些讓步,沒有把《孟子》從「四書五經」中拿掉,只是下令將書中涉及到的令他不愉快的80多條全部刪掉,讓天下讀書人讀新版的《孟子》,這本書就是當時科舉考試學習的《孟子節文》。

《孟子節文》是朱元璋執政時期的一個笑話,《孟子》這種經典,怎麼可以說改就改呢,這種文化專制註定不可能長久,如今我們已經找不到《孟子節文》,因為它只短短存在了十幾年,朱元璋死後,《孟子》被刪減的80多條立刻被恢復,完整版的《孟子》一直流傳至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天天看 的精彩文章:

朱元璋被誤解為殘暴,只因他親手編了一本書,主要針對官吏和富戶
朱元璋乞討三年,獲得三大收穫,為日後打天下做好了準備
為明朝續命兩百年之人,最終被皇帝判處斬首,劊子手不忍心下手
此人數次打敗朱元璋,投降後也未有大戰功,卻被封為明朝開國公侯
朱元璋出身寒微,能在軍隊中迅速成名,取決於三個基本條件

TAG:歷史天天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