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楷祖」鍾繇的《用筆法》,有白話釋讀呢

「楷祖」鍾繇的《用筆法》,有白話釋讀呢

楷書的祖宗是誰呢?據說、當然也是公認是後漢三國時的鐘繇,人稱「楷祖」。雖然楷書在鍾繇手裡,拿現在的眼光看還不是很成熟(隋唐時期才基本定型),但鍾繇對楷書的貢獻那是無人可比的,歐顏柳趙雖然厲害,但他們也是在鍾繇的基礎上發揚光大的。

下面介紹一下鍾繇的《用筆法》,看他是怎麼說的。

原文:魏鍾繇少時,隨劉勝入抱犢山學書三年,還與、邯鄲淳、韋誕、孫子荊、關枇杷等議用筆法。繇忽見蔡伯喈筆法於韋誕坐上,自捶胸三日,其胸盡青,因嘔血。太祖以五靈丹救之,乃活。繇苦求不與。及誕死,繇陰令人開其墓,遂得之,故知多力豐筋者聖,無力無筋者病,一一從其消息而用之,由是更妙。

譯文:魏鍾繇年少時,隨劉德升到抱犢山學學習了三年書法,回來後和魏太祖、邯鄲淳、韋誕、孫子荊、關枇杷等人(一起)探討用筆的方法。(這時)鍾繇忽然發現蔡關於筆法的[書]在韋誕坐位上,(由於不能得到蔡的[書]),從此便捶胸痛惜了三天,胸脯都捶青了,因此而吐血(不止)。魏太祖拿五靈丹救治了他,才活過來。鍾繇向韋誕苦苦相求(蔡的筆法),韋誕不給他。等到韋誕死後,鍾繇暗地派人盜掘他的墳墓,(這樣)才得到了蔡伯喈的筆法,因此明白了筆力雄健、氣勢強勁的(書法)才是超凡卓越的,而缺少筆力氣勢的(書法)是有毛病的,從此它的書法更好了。

原文:繇曰:「豈知用筆而為佳也。故用筆者天也,流美者地也。非凡庸所知。」臨死,乃從囊中出以授其子會,諭曰:「吾精思三十年,讀他法未終盡,後學其用筆。若與人居,畫地廣數步,卧畫被穿過表,如廁終日忘歸。每見萬類,皆畫象之。」

譯文:鍾繇說:「(你們)哪裡知道是正確的用筆使字顯得好的啊。所以說用筆有如天,流美就如地。不是平凡庸俗之輩所能明白的。」臨死之時,才從(貼身)衣袋裡取出(蔡的來授予他的兒子鍾會,並告誡他說:「我認真學習研究了三十年的書法,看別的方法都不能完全弄懂(書法的真諦),後來才學習蔡的這個用筆方法。如果與人在一起,(我就)在地上書寫,周邊數步都寫滿了;睡覺時就在被上寫,把被也寫穿;上廁所(有時)整天忘記出來。常常把世間萬物的形象都想像成字的筆畫、結構等,並(用不同的筆法)把他們表現出來。

原文:繇解三色書,然最妙者八分也。點如山摧陷,摘如雨驟;纖如絲毫,輕如雲霧;去如鳴鳳之游雲漢,來若游女之入花林,燦燦分明,遙謠遠映者矣。

譯文:鍾繇擅長三種書體,而其中寫得最好的是八分。(他的書法)點畫如大山被摧陷,鉤畫勢如驟雨;(筆畫間的)牽帶纖細如絲髮毫毛,輕巧就如天空淡淡飄動的雲霧。(鍾繇的書法)運筆有如鳴鳳在天空中遨遊,回鋒時又像是在花林中漫遊的少女,燦爛鮮明,遠遠地,交相輝映。

鍾繇(公元151-230年),字元常,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東)人。官至魏國太傅。善書,,曾師法曹喜、蔡邕、劉德升。王羲之說「鍾、張絕倫」就是說的鐘繇、張芝。其流傳於世的作品有《宣示表》、《賀捷表》、《薦季直表》、《丙舍帖》等。《宣和書譜》稱《賀捷表》「為正書之祖」。

《用筆法》講述了鍾繇自己對「筆法」的理解:(1)提出「多力豐筋者聖,無力無筋者病」的書法美學原則。(2)提出了「用筆者天也,流美者地也」的用筆與書法表現形式的辯證的關係,這種美學思想,與其師蔡邕的「九勢」有相似之處--下筆有力,就有「肌膚之麗」。(3)講述了鍾繇自己刻苦探求筆法的精神::「吾精思三十年,讀他法未終盡,後學其用筆。若與人居,畫地廣數步,卧畫被穿過表,如廁終日忘歸。每見萬類,皆畫象之。」(4)講述了由於明白了「用筆」之法,其書更妙。

整篇圍繞「用筆」而論述,言簡意賅,鍾繇之好學、刻苦,勇於、善於探索之精神可見一斑。

鍾繇:宣示表、薦季直表、賀捷表、還示表、墓田丙舍帖

宣示表

薦季直表

賀捷表

還示表(選自快雪堂帖)

墓田丙舍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密碼 的精彩文章:

唐代薛曜《石淙詩序》
挺勁峭拔、清爽潤朗的「瘦金"《千字文》,與薛稷有淵源嗎?
宋徽宗是薛稷的鐵杆粉絲?
褚遂良《伊闕佛龕碑》
《集王字聖教序》單字的空間是這樣處理的

TAG:書法密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