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何古代木匠不用釘子?而且屹立千年而不倒,連現代科學家都折服

為何古代木匠不用釘子?而且屹立千年而不倒,連現代科學家都折服

榫卯為榫頭卯眼的簡稱,是一種傳統木工中接合兩個或多個構件的方式。其中構件中的凸出部分稱為榫,凹入部分則稱為卯。榫卯被稱作紅木傢具的「靈魂」,木構件上凸出的榫頭與凹進去的卯眼,簡單地咬合,便將木構件結合在一起,由於連接構件的形態不同,由此衍生出千變萬化的組合方式,使紅木傢具達到功能與結構的完美統一。

為何古代木匠不用釘子?而且屹立千年而不倒,連現代科學家都折服

榫卯技術在我國建築歷史上作為關鍵環節,它的歷史也是頗為悠久的。早在河姆渡時期,就有榫卯制度的雛形,在現代考古發現,河姆渡遺址中出土的龐大的桿欄式建築遠比同時期黃河流域居民的半地穴式建築要複雜,數量巨大的木材需要計算後分類加工,建築時需要有人在現場指揮。

為何古代木匠不用釘子?而且屹立千年而不倒,連現代科學家都折服

這種建築技術說明河姆渡人已具有較高的智商。這種既可以防潮又能防止野獸的侵擾的「桿欄式」建築是我國南方傳統木構建築的祖源。尤其是榫卯技術的運用,把中國榫卯技術歷史推前2000多年,被考古學家稱為7000年前的奇蹟。

為何古代木匠不用釘子?而且屹立千年而不倒,連現代科學家都折服

而在慈城傅家山遺址中出土了一些帶榫卯的建築構件外,還發現了銷釘木板,跟難得的是發現了3塊榫槽,一端兩側有兩個方榫,另一端齊平,兩側鑿出圓弧形凹槽。類似構件在河姆渡文化遺址中尚屬首次出土。這種建築技術在當時是相當先進的。

為何古代木匠不用釘子?而且屹立千年而不倒,連現代科學家都折服

自從這種技術出現以來就一直運用至今,由於榫卯結構的強有力的咬合力和韌性,是的建築可以抵抗很大的應力,而使有些建築今年,百年不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小痴 的精彩文章:

4天3夜打爆了600多輛蘇式坦克,什麼坦克能夠這麼威猛?
英法戰爭:究竟什麼武器讓法軍慘敗損失1萬多人,英軍僅損失2百人
106年前的今天:這個新軍士兵的一槍,直接打垮了清王朝的統治
50年前的今天,被稱為「人間的耶穌」的切格瓦拉被殺害
嘉慶說:「釀成漢唐,宋明未有之事」,這件事影響了整個近代史

TAG:歷史小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