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中國歷史的十大定律

中國歷史的十大定律

第一定律,象牙筷定律

殷紂王即位不久,命人為他琢一把象牙筷子。賢臣萁子說,「象牙筷子肯定不能配瓦器,要配犀角之碗,白玉之杯。玉杯肯定不能盛野菜粗糧,只能與山珍海味相配。吃了山珍海味就不肯再穿粗葛短衣,住茅草陋屋,而要衣錦繡,乘華車,住高樓。滿足不了,就要搜求奇珍異寶。

一定不能有「第一次」。

第二定律,兔死狗烹定律

越王勾踐,為報仇雪恨,卧薪嘗膽,精神非凡。但他的個人品質卻非常糟糕。在極端困苦的情況下,幫他籌劃大計的兩個功臣,成就大業之後,一個被殺,一個逃跑。殺文種的時候,勾踐說,「你教我滅吳七種方法,我用了其中三種就滅了吳國,你那裡還有四種,把它帶到先王那裡去吧。 」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滅,謀臣亡。自古患難易共,富貴難同

第三定律,包圍定律

「指鹿為馬」的趙高,「口蜜腹劍」的李林甫,禍國「六賊」童貫、高俅、蔡京等,陷害忠良的秦檜,兩面三刀的嚴嵩,無法一一列舉。若能把他們聚集攏來,可以排列成大軍,浩浩蕩蕩。只不過,這隻大軍不能用來上陣殺敵,他們所起的作用,就是「包圍」。

魯迅先生說,凡是「猛人」,「身邊便總有幾個包圍的人們,圍得水泄不透。」結果,「是使該猛人逐漸變成昏庸,有近乎傀儡的趨勢。」「中國之所以永是走老路,原因即在包圍,……

第四定律,敵戒定律

唐代柳宗元有一篇題為「敵戒」的短文,其思維邏輯與常人常理完全相悖,富含哲理,是一篇奇文,轉錄如下:皆知敵之仇,而不知為益之尤;皆知敵之害,而不知為利之大。秦有六國,兢兢以強;六國既除,訑訑乃亡。晉敗楚鄢,範文為患;厲之不圖,舉國造怨。孟孫惡臧,孟死臧恤,「藥石去矣,吾亡無日」。智能知之,猶卒以危,矧今之人,曾不是思。敵存而懼,敵去而舞,廢備自盈,祗益為愈。敵存滅禍,敵去召過。有能知此,道大名播。懲病克壽,矜壯死暴;縱慾不戒,匪愚伊耄。我作戒詩,思者無咎。

沒有了競爭的壓力,也就失去了不斷創新進步的動力第五定律,朋黨定律

唐穆宗時期,以李德裕為首的士族出身官員結成一派,以李宗閔、牛僧孺為首的科舉出身官員結成一派,兩派在朝廷上互相攻訐、傾軋達四十年,史稱牛李「朋黨之爭」。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由於社會和歷史的原因,中國人常常結為宗派,十分自然,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社會現象。

第六定律,黃宗羲定律

所謂「黃宗羲定律」是由秦暉先生依據黃宗羲的觀點而總結出來的某種歷史規律。內容是關於「帝國千年以來」通過「並稅式改革」解決「農民負擔問題」。歷次改革的目的都是好的,改革者的初衷是要通過「並稅」的方式減輕農民負擔。一次又一次的改革,農民的負擔非但沒有減輕,反倒愈益加重。黃宗羲稱為「積累莫返之害」。中國的農民對此有他們自己的解釋。在農村普遍流傳著一種說法,「上面的經是真經,都是下面這些歪嘴和尚把經念歪了。」歪嘴和尚何以要把經念歪?考其原因有二。一是和尚水平太差,不會念經;二是和尚故意要把經念歪。我以為是和尚故意要把經念歪情形居多。

第七定律,五世而斬定律

富貴人家,總是難以持久,是中國歷史的規律。孟子曰,「君子之澤,五世而斬。」一個有本事的君子,得了個好位子,掙了一大份家業,想把他千秋萬代的傳下去。但「五世而斬」,君子的夢想終會被殘酷的現實所擊碎。老百姓的說法,更加令人掃興。他們說,「富不過三代」。五世也好,三代也好,貧與富,是在不斷地轉換。也許這是一種自然的調節,自然的公正。為什麽富者不能恆富?富貴人家之所以會出敗家子,我以為原因有四:

一曰「驕」。二曰「奢」。三曰「淫」。四曰「逸」。像美國人,注重培養孩子的自立能力和自尊精神。他們那邊百萬富翁的孩子也會利用假期去打工掙錢。

第八定律,權大欺主定律

歷史上「權大欺主」的事屢見不鮮。楚成王兒子商臣,逼迫成王自殺;吳國公子光派專諸刺殺王僚;西漢末有王莽篡漢;晉有「八王之亂」;三國時期有曹操、司馬昭擅權;隋有楊廣弒父殺兄;唐有李世民「玄武門之變」;宋有趙匡胤「黃袍加身」;明有朱棣「靖難」之變等等。

現時的人把權力叫做「公共權力」,認為「主權在民」

第九定律,皮毛定律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這句話,寫的是中國知識分子千年之病,千年之痛。自從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中國的知識分子就變成了「毛」。

秦之前,文人們曾經有過一段美好時光。他們負笈而行,周遊列國,天馬行空,十分浪漫。那時的人,他們「笈」中裝著的那份精彩只屬於他們自己,獨一無二。他們背負著它,走遍世界。他們是要用自己的思想去說服全世界。他們的思想像凌空而過的天馬,高遠而神奇。諸子百家,三教九流,每一流派都是一股清泉,噴涌而出。清泉彙集之處,是大海,激蕩澎湃。

秦以後的文人,他們的「笈」中只有先人的經書和教義,他們整日誦詠的是別人思想的片斷。文人們沒有了思想,失去了自我,甘洌的清泉完全乾涸了。天馬沒有了,只剩下一些依附於皮上的隨風抖動的「毛」。秦始皇統一中國,他所作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統一了中國人的思想。不過,這件事的難度相當大。「車同軌,書同文,」做起來並不難。而要把這些十分固執的文人的思想統一起來,不是秦始皇的雄才大略,也難奏其效。

舉國一致,只有一個思想,歐洲人沒有做到,我們中國人做到了,這是很值得驕傲的。

但世界上的事物都有其兩面性,有利必有弊,對於我們的成績也須一分為二。知識分子都變成了「毛」,依附於「皮」之上,當然很好。只是要從這些失去思想的「毛」中產生出像洛德、盧梭這樣的思想家以及像牛頓、愛因斯坦這樣的科學家,決無可能。晚清以後的落後與挨打,似乎也就成了一種歷史的必然。

第十定律,槍杆子裡面出政權定律

【附】抗日戰爭中的十大豪言壯語

一、「起來,不願意做奴隸的人們……」

真正的好文筆,從來不屑於營造什麼巧妙的構思、什麼出人意料的開頭,它總是直抒胸臆,開門見山,躍馬揚鞭,一下子就把你沖的熱血沸騰,做奴隸還是鬥爭?就算是死亡,也不要讓侵略者指著你的屍骨說:這是個膽小鬼。這曲1935年誕生的歌曲,只要是中國人就知道,儘管現在唱的次數太多、唱的場合太雜、唱的很多時候毫無感情。但想想幾十年前,多少好兒郎,就是唱著這首歌別妻離子、義無返顧的踏上征途,還是不禁動容。

二、「小日本,我操你十八輩祖宗」

在中國,其他地方抗日8年,而東北則實際上與日本人鬥爭了14年(按年份算15年),在這抗日14年間,東北戰場上出現了難以計數的漢奸,也出了數不清的英雄。這句話就出自一位無名的抗聯戰士,在被日軍執行死刑時,他沒有一絲怯懦,而是拼盡全部力氣喊出了這句豪言壯語。

三、「……如果戰端一開,就是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

1937年7月17日,盧溝橋事變後,蔣介石在廬山談話中做出上述表示,其後,在八年抗戰中,該言論被反覆引用,成為戰爭期間的經典語言,其悲壯之態溢於言表。

四、「士兵打完了,你就自己填進去,你填過了,我就來填進去。」

1938年春,台兒庄大戰最激烈時,日軍已佔據台兒庄之大部,孫連仲的第二集團軍3個師基本打光,孫來電哽咽著請求「撤到運河南岸去吧,給我們留點種子吧!感謝長官大恩大德」,李宗仁答覆曰「湯兵團正在南進,很快就會進庄,你們不能後退半步,組織敢死隊,發動反攻!」 。

孫連仲悲壯地說:「絕對服從命令,直到整個兵團打完止!」 隨後,孫對師長池峰城下達反攻命令,並做出上述表示。

五、「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

1943年夏季,中國遠征軍、駐印軍厲兵秣馬反攻滇緬,急需大量懂英語的知識青年入伍。國民政府提出了「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的號召,大後方的千萬青年皆被感動,短短數月就有近10萬大中學生投筆從戎、舍家為國。

由知識青年為主體的中國遠征軍1943年冬反攻入緬,展開第二次緬戰。在人跡罕絕的異域叢莽中,中國健兒以同仇敵愾之心,精忠抒國之志,將竭其智,兵盡其勇,克服重重困難,一路攻城拔寨,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歷經戰徑七百餘次,殺傷日軍十萬餘,至一九四五年打通中印公路凱旋返國。可惜如此鐵軍,下場悲戚,在隨後的內戰中,幾乎全部覆滅在東北的黑土地上,唉,怎一聲嘆息了得。

六、「這些狗雜種!你去審一下,凡是到過中國的,一律活埋。今後都這樣辦。」

1943年10月,第二次緬甸戰役,當日軍俘虜被帶到中國遠征軍新38師師長孫立人面前時,他厭惡地皺皺眉頭,不加思索地向參謀下達上述命令。

七、「我是中國人哪,不能作這樣的事情。如果我們中國人都投降了,咱們中國就完了。要對的起自己的良心。」

1940年2月,經過多日隻身苦戰後,饑寒交迫、衣衫襤褸的楊靖宇將軍在濛江縣保安村以西五里的山裡遇到了四個砍柴的村民,有村民勸楊投降,楊做出上述回答。後因漢奸出賣,楊靖宇被日軍發現,經激烈戰鬥後戰死沙場。

楊靖宇生前死後都是讓日本人異常敬畏的人物。他死後好久,日軍才敢向他靠近,這時敵人再次猶豫起來,不敢相信死者就是大名鼎鼎的楊靖宇。據事後偽《協和》雜誌記者報道,等日軍確認真的殺了楊靖宇後,「一點沒有感到快樂」,反而「嗚嗚的哭了起來」。

為了給楊靖宇報仇,其嫡系一路軍各部在楊靖宇犧牲後向日軍發起近乎瘋狂的報復,一時間,長白山區各個據點的偽邊防站,警察署,頻遭襲擊,經過連綿血戰,一路軍最後只剩下幾十人,其餘全部壯烈殉國。

八、「彈盡,援絕,人無,城已破。職率師部,扼守一屋,作最後抵抗,誓死為止,並祝勝利。」

1943年常德會戰最慘烈的時候,常德城區已成一片焦土,日機不分日夜狂投燒夷彈,城內大火蔽天,第57師師長余程萬仍率殘部死據城西南一角,拉鋸搏鬥。余此時已知援軍不可能如期抵達,決意全師戰死常德。這是他給司令長官孫連仲的電文,孫當即淚如雨下。

九、「那時侯,我已經死了。」

抗戰時期,有一軍人對記者表示,對於中國最後的勝利是有確信的,記者問:「那抗戰勝利後,你打算做什麼?」該軍人回答道:「那時侯,我已經死了。在這場戰爭中,軍人大概都是要死的。」

十、「中華民國三十四年九月九日,我國家受日本之降於南京。上距二十六年七月七日蘆溝橋之變,為時八年;再上距二十年九月十八日瀋陽之變,為時十四年;再上距清甲午之役,為時五十一年。舉凡五十年間,日本所鯨吞蠶食我國家者,至是悉備圖籍獻還。全勝之局,秦漢以來,所未有也。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原設北平;私立南開大學,原設天津。自瀋陽之變,我國家之威權逐漸南移,惟以文化力量,與日本爭持於平津,此三校實為中堅……」

以上是馮友蘭撰寫的「西南聯大紀念碑碑文」的開頭,其時,抗日戰爭已然勝利。其文在欣喜之中,尤帶滄桑。軍人用劍、文人用筆,在漫長的苦難中,他們都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八卦 的精彩文章:

解讀《水滸傳》混世魔王樊瑞的故事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人生兩邊
《武士會》中隱藏的內家拳秘密 二
西遊記是崇佛抑道嗎?嘖嘖,這個胡謅的頭頭是道呀
你養的什麼寵物,男不養貓女不養狗,原來是這麼來的呀

TAG:太極八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