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遠距離的愛,最多可以持續多少年? | 觀影回顧:戀戀筆記本

遠距離的愛,最多可以持續多少年? | 觀影回顧:戀戀筆記本




KY觀影欄目作者 / 夏超



編輯 / KY主創們




小時候我看過這樣一句話:




「距離對於愛情而言,就像風之於火。它吹熄那些微弱的,但助長那些強烈的。」




在那些每天面對著對方的關係里,每個人可能都曾經至少在一個瞬間,懷疑過這是不是傳說中那種「強烈的真愛」。而當距離把我們分開,我強烈感受到思念帶來的不適、感受到自己對於有對方參與的想像。那時,彷彿人們才更甘心對自己承認——我愛這個人。

所以也有人說,

我只有在你不在我身邊的時候才最愛你

——

愛和距離,可能註定是一對這樣糾結的關係。




在過去的文章中,

我們曾經探討過異地對愛情的影響。研究顯示,異地戀並不更難以維持。

在對關係的滿意度,親密度,信任度和忠誠度數據上,

異地戀和近距離戀愛沒有差別,甚至分手率還要更低一些。




研究者的結論是,讓異地戀情侶更親密的,是

親密增進機制

」(intimacy-enhancing process)。他們會在行為上適應這種遠距離戀愛的現狀,比如

為了避免疏遠,來進行更多的親密對話和互動,注意避免衝突和禁忌話題,同時,也會慎重做出重要的婚前決定

也就是說,

異地戀情侶之所以更親密,是因為他們做出了更多的促進親密感的努力。




當然,這種距離不僅僅指地理位置上的距離,出身的差異、錯過的時間……所有讓我們感受到「遙遠」這種主觀體驗的東西,都可能給「愛」帶來兩種極端不同的影響。這種遙遠讓我們對對方保有一種「美化」了的幻想,

日常生活「去神秘化」的作用不太容易在這樣兩個人之間發生。



今天我們給大家介紹一部電影——

由尼克·卡索維茨導演的

「戀戀筆記本」

,它講述了一個關於愛和距離的故事。這部影片改編自尼古拉斯·斯帕克斯的同名暢銷小說,不僅在票房上大獲成功,也受到長時間的熱烈追捧,並成為經典的愛情電影之一。




在七夕快要到來的時候,我們需要一部這樣的電影,提醒我們每個人都曾有過的關於愛的理想。

故事的開始發生在養老院里,一位老先生給一位老太太打開筆記本,為她講起了一個發生在夏天的愛情故事:








家境的距離永遠是第一個難題




諾亞·卡爾霍恩

(Ryan Gosling 飾)是鎮上的一家木材廠的工人,工作很辛苦,工資不多,來自當地的普通家庭。

艾麗·漢密爾頓

(Rachel McAdams 飾)是來自富貴人家的千金小姐,在夏天和家人一起來到小鎮度假。




兩個人身份相差懸殊,但在遊樂場中,諾亞第一次看到艾麗時,就被她強烈地吸引了。他主動過去搭訕,邀情她和自己跳舞,但慘遭對方直接的拒絕。








但諾亞還不死心——隨後,當艾麗與另一個男子一起坐摩天輪時,諾亞突然衝進他們之中,主動介紹自己,邀請她一起出去。

艾麗仍舊不答應,他便掛在摩天輪上以死相逼。








面對艾麗的嘲弄,

諾亞沒有放棄。一天,諾亞在下班路上又遇見艾麗,他再次主動上前搭訕,

表達對她的一見鍾情,他說,為了能得到艾麗的愛,他可以做一切事。

艾麗仍然不以為然,認為他只是花言巧語。









但諾亞的情感還是漸漸感動了艾麗,在好友費和他的女朋友的幫助下,諾亞和艾麗一起看了一場電影,散場後,兩人在街上散步,聊起彼此的生活。艾麗談到,自己的人生幾乎被她的父母全部安排好了,她要學習各種課程,每天都有固定的時間表,現在正和父母商量申請讀哪所大學,一切都沿著固定的路線,邁向成功的未來。




諾亞覺得她並不自由,便詢問:你真正的愛好是什麼?艾麗竟一時答不上來。但也許就在這一刻,她被觸動了。








隨後,諾亞邀請艾麗一起躺在馬路中間,看著路燈的顏色不斷跳動,艾麗說起了自己對畫畫的喜愛。這時,突然來了一輛車,他們跑到路邊,一起大笑,諾亞還邀請艾麗一起到馬路上跳起舞來。




兩個身份懸殊的年輕人,就這樣相愛了。








他們開始形影不離,海邊、樹林中都留下了他們的回憶。

雖然他們也經常吵架,但這並沒有讓彼此的愛有所減少。









但艾麗的父母開始察覺到這段跨越了身份的戀愛,便邀請諾亞來參加聚會。結果,到場的都是和艾麗同樣處於上層社會的人,當他們詢問諾亞的工作和收入時,現場的氣氛變得異常尷尬。








不久後,艾麗也收到了錄取通知書,之後要去紐約上大學。艾麗的母親便想藉此機會來阻擋他們。








但兩個年輕人並不認為,距離會讓他們分別

。當天晚上,諾亞將艾麗帶到一間老房子中,暢想以後將它買下進行翻修,

艾麗也一同暢想起新房子的模樣和兩人的幸福生活:

一幢白色的房子,掛著藍色的百葉窗,

可以看到整條河流

……她在裡面畫畫,一起看著日出日落。




諾亞向她保證,一定會實現她的夢想。








然而,當他們在房子中準備做愛時,諾亞的好友費闖進來,說艾麗的父母正在讓警察到處尋找她。於是,他們一起回到家中。




艾麗的母親稱呼諾亞為「垃圾」,讓她不要再與諾亞見面,還重傷諾亞,兩人為此大吵起來。








當艾麗出去找諾亞時,他正打算離開。面對如此大的感情衝擊,兩個人情緒波動很大,也說了一番傷害彼此的話,諾亞開車離開了。








但第二天,艾麗的父母便決定結束度假,離開小鎮。艾麗到木材廠找諾亞告別,但卻沒有找到他,只好讓費轉告,然後不得不離開。當諾亞知道後,開車來到艾麗的家中,卻發現早已人去樓空。








花火、夏夜、青春的愛情,究竟哪一個更短?


對於被迫分開的二人來說,這段感情會就此終結嗎?




愛能否跨越時空的距離?




分開後,諾亞每天都給艾麗寫一封信,說對她很抱歉,他依然深愛著她。但這些信都石沉大海,沒有收到任何回復。原因在於,艾麗的母親偷偷將信件藏了起來,切斷他們的聯繫。








經過一年毫無結果的漫長等待,諾亞給艾麗寫了一封告別信,開始了新生活。他和費一起到亞特蘭大打工,隨後,二戰爆發,他們一起參軍到北非前線。








而另一邊,艾麗由於沒有收到諾亞的任何消息,也感到心灰意冷。大三時,她志願做了護士,去照顧傷兵。其中有一位傷兵

隆·哈蒙

注意到艾麗沒有戴婚戒,便提出想和她約會。隨後,他開始熱烈地追求艾麗。








隆來自南方的富裕家族,帥氣、聰明又成熟。艾麗被他的魅力吸引,很快他們就相愛了,男方的家庭和身份背景也令艾麗的父母非常滿意。不久後,隆在一家高檔餐廳當著眾人的面,向艾麗熱烈地求婚了。




艾麗答應了,但在那一刻,她的腦海中卻突然浮現出了諾亞的面容。








而諾亞戰後退伍回家,他的父親將自己的房子賣了,

又貸款買下了當初諾亞夢想的老房子。

他站在老房子面前,想起的便是艾麗。然而,當他到城裡申請批准建造計劃的時候,他看見了艾麗和隆在一起的恩愛場景。








諾亞大受打擊,但他仍然決定,努力將當初二人夢想中的房子修好,彷彿如果能夠預期完成,艾麗就能回到他的身邊。他開始瘋狂地、沒日沒夜地造房子。

當那座漂亮的白房子終於完成——和艾麗夢想中的一樣,當地的記者還特地為他拍了照片。

後來,很多人想買下它,但諾亞最終沒有答應。








巧合的是,即將結婚的艾麗被日報選為社交之星。當她看著報紙,正好看到了報紙上諾亞和白房子的照片,一下子暈了過去。








艾麗經過深思,決定在婚前去見一見諾亞。於是,她告訴隆自己有事要處理,開車前往那座白房子。當二人再次相見時,諾亞一時說不出話來,激動的艾麗想要離開,竟然開車撞在柵欄上。








他們談論起彼此的近況,談論起這所房子,吃過晚飯後,艾麗回到了家。

第二天,他們又一起到房子旁邊的湖中泛舟,樹木參天,白色的候鳥環繞著,艾麗覺得一切都像做夢一樣,

這幾年的距離、失聯彷彿都沒有發生,他們還是往日的模樣。








突然間,大雨傾盆,兩人被全身淋濕。當從湖中返回時,艾麗再也難以壓抑內心,她痛斥諾亞沒有給她寫信,這時,他們才知道那被攔下的356封信的真相。當諾亞告訴她實情時,愛的烈焰再次燃起。








艾麗的母親得知二人的複合,便來到這裡,企圖說服她回去,兩人又為信的事情吵起來。母親帶著她來到一處工地,講述了自己當年也曾和一位工人瘋狂地相愛、私奔的往事,試圖讓艾麗理解自己,並慎重地做出選擇。








艾麗和諾亞又因此吵起來。諾亞的思維總是簡單而直接,他覺得,人只要明確自己想要的東西,然後據此做出選擇就好了,不要去被別人的想法所影響。但艾麗覺得,相愛並不是這麼簡單。








在兩人爭吵後,艾麗神思飄忽地開車離開,在路上差些發生車禍。她停下車,又讀起諾亞寫的信:「真正的愛,能夠喚醒我們的靈魂,在我們心中留下火種,讓我們獲得內心的平靜。而這些就是你所給我的,也是我希望能夠一輩子給你的」。這些信中的話在艾麗的頭腦中揮之不去。








當她走進旅館,看見隆等待著她。

兩份情感都是真摯的

她面臨著一個艱難的選擇,她感到,自己和隆和諾亞相處的狀態是截然不同的,就像是分裂成了兩個不同的人。

和隆在一起的時候,他們相敬如賓;而和諾亞在一起的時候,用他們自己的話說,感情是激烈的,但「99%的時間都在吵」。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遺忘




故事講到這裡,這位老先生以一句經典的話結束了這個故事:從此,他們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

老太太聽得津津有味,追問艾麗究竟和誰在一起了?




就在這一刻,她突然醒悟過來:原來他們兩人自己,就是故事裡的男女主人公。








沒錯,這位手拿筆記本講故事的老先生就是諾亞,而聽故事的老太太就是艾麗。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艾麗患了老年痴呆症,全然記不得從前的事情。而諾亞陪她讀書、講述故事,就是為了喚回她的記憶。




這件事聽上去異想天開,

年輕的醫生在為諾亞檢查身體時,也從醫學角度向他解釋過幾乎沒多大希望,因為當記憶的退化到達一個臨界點,就無法回到曾經的狀態。但諾亞不為所動,仍舊堅信著信仰能夠使得奇蹟發生,「當科學搞不定的時候,就靠上帝吧」。









當諾亞和艾麗的兒孫們來到養老院看望時,艾麗也根本認不得他們,只是像和陌生人初次見面那樣打招呼。




艾麗回房間後,兒女們勸說諾亞回去和他們住在一起,因為媽媽已經根本不認識諾亞了,而他們會定期來照顧媽媽。但諾亞拒絕了,他覺得自己應該和他愛的人在一起,艾麗所在的地方就是他的家。








諾亞不知道為艾麗講了多少遍他們自己的故事,期待她能夠認識自己,他努力用愛情來彌合遺忘的距離。有時他會成功。








艾麗真的認出了諾亞。諾亞放起他們年輕時跳舞的歌曲,兩個人緩步跳起舞來,還說起了孩子們。




可惜的是,愛也許沒有諾亞期望中那樣強大的力量,它或許能夠強行彌合失憶的距離,卻也只能是一瞬間。幾分鐘後,艾麗又記不得諾亞是誰了,當諾亞走向她時,她驚慌地大喊「我不認識你」,引來了護士們,打了鎮定劑後,艾麗才平靜下來。








當晚,諾亞又翻看著他們的老照片,打開那本筆記本。原來,這本筆記本是艾麗寫下的,她將兩人的故事寫給諾亞,上面還寫下:

將這些讀給我聽,我會回到你身邊。








早晨,諾亞因心臟病發作,被推進急救室。突然,艾麗看著他,似乎想到了什麼。一天晚上,諾亞從房間中走出,想要到艾麗的房間,值班的護士默許了。他再次見到了艾麗,而這一次,奇蹟再次出現了:她認出了他。










諾亞和艾麗走到了生命的盡頭,他們再次確信彼此對愛的信念。白髮蒼蒼的兩個老人依偎在一張窄小的床上,手緊握著手,安詳地進入了夢鄉和天堂。








諾亞和艾麗克服了家庭環境的巨大差異,克服了漫長而廣闊的時空分離,最後又在衰老和遺忘之中踽踽相伴。這曾經是我們每個人都想像過的,愛該有的樣子。

一生中只是愛一個人,這一生都是不夠的。」(五島美代子)




如果我們說這都是愛的力量,聽起來會顯得過分煽情,因為在現實生活中,這些困難中的任意一個都足以讓很多相愛的情侶分開。我們中的許多人,都已經不再相信愛情可以戰勝現實的距離,這也許是因為生活中的選擇越來越多,比起那些切實的利益和可見的結果,我們難以再為了看起來虛無縹緲、無法預料結果的愛情而放棄什麼。在顯而易見的距離面前,我們很容易像艾麗的媽媽那樣,選擇了看上去更「正確」、更「安全」的道路。




故事中的男女主人公卻沒有,在每一次選擇時,他們都選擇了更「不安全」的那一種。

對於諾亞來說,與其說愛著艾麗是一種自然,不如說是他做出了選擇。他選擇了愛,這種愛對於他來說,接近信仰。




艾麗的心中和我們大部分人一樣存在鬥爭,她不知道愛有多重要,是否應該為之冒險,是否應該為了愛辜負一個對自己好的人。是諾亞那種接近信仰的愛,喚起了艾麗心中那個更相信愛的部分。




其實關於愛的選擇只是人生的諸多選擇之一,它和所有關於你自己人生的選擇一樣,沒有標準答案,沒有高下之分。每一種選擇都有可能帶來充實、快樂的人生。

但有一點的肯定的,如果你不相信愛可以彌合距離,你就一定不會擁有那種突破常規的愛。只有那些一心一意相信愛、決心為此付出一定代價的人,才有可能通過愛,來跨越那些對於多數人來說過於遙遠的距離。





諾亞說,「愛情沒有那麼多借口,如果最終沒能在一起,只能說明愛的不夠。」 我不知道這句話是不是對的。因為我確實也在身邊看到過、感受到過「現實」這個巨大的怪物。它的力量有時也是強大得超出想像的。所以我想問問你,





你怎麼看待這種跨越時空的愛?你相信它的存在么?你認為愛可以彌合所有的距離么?




留言給我們吧。




「I fell in love with her when we were together, then fell deeper in love with her in the years we were apart.」


當我們在一起時我曾愛上她,然後在我們分開的那些年裡我更深地愛上她。




「Ever has it been that love knows not its own depth until the hour of separation.」


愛自分離始知深。




(Kahlil Gibran,Nicholas Sparks,KY翻譯)





我好需要你,但我說不出口 | 我不敢讓自己在你面前感到脆弱
KY公益課:童年創傷的自我剖析與修復
趕走Ta身邊的人,就能重獲安全感嗎?| 車神醫館
「我為什麼無法擁有一段穩定的親密關係?」| 什麼是缺乏「主動控制力」(effortful control)?
聽說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住過校的,一種是沒住過的。| 舊文回顧:寄宿學校綜合症

TAG:KnowYoursel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