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武昌起義前,這些革命黨人在朝廷新軍中的官職,解密部分歷史隱情

武昌起義前,這些革命黨人在朝廷新軍中的官職,解密部分歷史隱情

圖為蔡鍔。武昌起義前任雲南新軍第十九鎮第三十七協協統(相當於旅長),也是雲南新軍中最大的官之一(僅次於統制鐘麟同,此人被起義部隊所殺),所以蔡鍔雖僅29歲,卻能領導雲南重九起義,並擔任光復後的雲南都督。

圖為蔡濟民。反觀武昌起義,當晚率部首先發難的是一班長(熊秉坤),發揮關鍵作用的蔡濟民僅是一排長,都難以讓起義軍信服,後被推為臨時總指揮的是一連長(隊官吳兆麟)。是以,吳蔡等人雖有首義大功,為大局計,卻只得強迫湖北新軍協統黎元洪做都督。

圖為吳祿貞。他與清宗室多人「交好」,清廷為制衡北洋系,升任吳祿貞為北洋第六鎮統制,是革命黨在晚清軍隊中最大的官,吳祿貞時年30歲。奈何吳祿貞在北洋系毫無根基,武昌起義爆發時,短短數月,他尚未來得及掌握手下部隊,最終遺憾收場:觥觥吳公,蓋世之傑,雄圖不展,捐軀殉國……

藍天蔚,與吳祿貞、張紹曾並稱「北洋士官三傑」。張紹曾的政治觀點更接近立憲派,藍、吳二人則屬革命黨。武昌起義前,藍天蔚任第2混成協協統,駐紮奉天北大營。武昌起義後有人感嘆:「革命黨人中間並非沒有首領人材,藍天蔚在第三十二標的時候,大家即有意推藍為都督,但他遠在奉天,一時不能南來。」藍天蔚是湖北武漢人。吳祿貞是湖北雲夢人。

閻錫山,起義前任山西新軍第四十三協第八十六標標統(團長),是以起義時他的功勞不是最大,卻能當仁不讓地出任都督,時年28歲。後來孫中山曾稱:使非山西起義,斷絕南北交通,天下事未可知也。

錢鼎,陝西辛亥革命中最主要的領導人。但他當時的官職僅僅是陝西新軍一標三營督隊官(約相當於副營長),為大局計,故推薦時為管帶(營長)的張鳳翙為大統領,己為副統領。張鳳翙雖與革命黨人交好,但並非同盟會員。

李烈鈞,1908年即任江西混成協第五十四標第一營管帶,時年25歲。後又轉任多職,在江西新軍中素有威望。是以,江西光復時,李烈鈞雖不在江西,但他回到江西即受黨人擁戴,很快掌握了局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孔家老大 的精彩文章:

辛亥革命期間慷慨赴義的這五位年輕人,無一不是一時英才
辛亥革命期間的江西名人,最長壽的活了98歲,如今很少人知道他們
三国大佬诸葛亮、刘备、曹操组团传授如何做老爹
辛亥革命时期享誉一时的陕西名人,如今大半已罕为人知
左宗棠對兒子說:我廉金不以肥家,爾輩宜早自為謀

TAG:孔家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