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僅是娛樂,虛擬現實技術也能用來治療心理疾病
Leslie Channell 是一名註冊飛行員,已在軍中服役了 24 年。他平常駕駛阿帕奇直升機,但到了地面後,他不敢登上二層樓,也不敢駕車駛過橋樑。這是因為他有恐高症 。據衛報網站報道,在牛津的一個初創公司里,Leslie Channell 嘗試了一種全新的療法:虛擬現實療法。
認知行為治療師 Polly Haselton 與臨床心理學教授 Daniel Freeman 參與了此項實驗。戴上虛擬現實頭盔後,Leslie Channell 沉浸在一個虛擬的 3D 世界裡。他的任務是:登上一棟 10 層建築的四樓,拯救一隻困在室內樹上的小貓。雖然他知道一切都是虛擬的,但是,在整個實驗過程中,他仍表現的非常緊張。 不過,在接受採訪時,他表示虛擬現實療法已經有了一些效果。
「昨天,我和女兒一起去玩過山車。以前,我從未做過這樣的事情。雖然我們坐的是小型過山車,不是大型的,但這仍然是一種進步,」他說,「在來這裡之前,我很擔心,但是,當我完成這件事情,我覺得自己很興奮。在內心深處,我知道自己無法在現實中做到這些事情。Polly 問我,如果是孩子遇到了危險呢?那或許會改變我的心理狀態。」
Daniel Freeman 研究虛擬現實療法已有 16 年時間了。他喜歡這種療法的原因在於其簡單性。「只有在極少數情況下,虛擬現實是沒有什麼效果的,」他說,「因為,每一項心理疾病都牽扯到現實中的某個問題,而虛擬現實可以為你重現那個困擾你的情景……在虛擬現實中,你可以讓人們嘗試多年未曾做過的事情——上電梯、去購物超市,然後,他們意識到,他們能在現實中做這些事情。」
Freeman 說,恐高症的治療只是第一步。他已經開發出了治療偏執症的虛擬現實程序。在英國醫學研究理事會資助的一項研究中,他在 30 名病人身上嘗試了虛擬現實療法。「結果是非常理想的。僅僅 30 分鐘的虛擬現實體驗後,偏執癥狀開始大幅減少。很快,超過一半的病人不再有嚴重的偏執癥狀了。重要的是,實驗效果已經轉到了現實世界中。這是一個小型而短期的研究,並非確定性的,不過,從效果上看,虛擬現實療法展現出了極大的潛力。」
Freeman 還表示,即使他不在場,虛擬現實療法同樣能夠產生效果,「我們將會提供虛擬醫師,那樣的話,你不需要治療師了。而且,我們還在研究更好的技術。我的意思不是說,它會替代掉治療師。有些人想要與治療師交談,有些時候,病人的心理狀況複雜,治療師必須要出面。問題在於,治療師的數量並不多。」
「我看到,有人等了 20 多年,仍沒有機會見到治療師。我們的想法是,讓儘可能多的人接觸到最優秀治療師的療法。這才是真正讓人感到興奮的事情。」
題圖來自 Wareable


※幸福的味道,就藏在這一口蛋黃酥里
※殺進家用 MPV 市場,別克發布 GL6,還有一台精緻旅行車
※到了火星後怎麼吃飯上網?馬斯克說:我們主要負責送你上去
※全國首例AI犯罪案:能識別98%的驗證碼,泄露10億多組個人信息
TAG:愛范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