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攝入過量的危害
鈣攝入過量的危害
1、鈣攝入過量的危害
增加骨質疏鬆風險
西方發達國家研究發現,鈣不僅不能有效地降低骨質疏鬆骨折的發生率,相反,骨質疏鬆患者在攝入高鈣後髖部骨折的危險性上升了50%。
增加結石病風險
鈣並非那麼容易被人體吸收,如果過多攝入卻不能吸收,又同時攝入草酸類物質(多種蔬菜中含有,如菠菜),就可能結合後形成草酸鈣結石,較大的結石不能隨尿液排出,可能引起腎絞痛,嚴重者將引起腎損傷。
增加心臟損傷風險
過量補鈣可能導致血液中鈣含量增加,高鈣血症會加速動脈中沉積物的形成,導致異位鈣化,最終由於動脈粥樣硬化而加速心臟病的形成。
影響礦物質吸收
人體中的營養素含量需要處於一個穩定、平衡的狀態,這有利於相互促進吸收,否則反之。試驗證明,高鈣的補充可以明顯抑制鐵、鋅、鎂、磷的吸收。
2、補鈣的原則
早補優於晚補
婦女體內的鈣質從40歲左右就開始了入不敷出的情況,因此補鈣應從這時就開始。如果等意識到自己開始缺鈣時再開始補鈣,其實已經晚了。
注意飲食補鈣
我們每天都需要進食,注意食物種類的選擇,盡量選擇鈣含量高的食物,有意識地從食物中得到鈣的補充。長期堅持,也會得到不錯的補鈣效果。
藥物補鈣;更年期補鈣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有選擇性的用鈣片等進行補鈣也是必要的。補鈣的同時還需補充大豆異黃酮類雌激素,不僅使您的骨骼得到了鈣的補充,還能美容養顏,使您看起來更加年輕漂亮。
3、吃鈣片是補鈣的最佳途徑嗎
在我們每日攝入的天然食物中,有很多可以達到增加鈣質的目的,像奶製品、豆製品等。比起鈣片,這些食品存在著價格便宜、食用方便等特點,應為補鈣首選。除了日常的食物調整以外,如果還不能達到身體需要,採用營養素補充劑或強化食品也是解決微量營養素攝入不足的手段之一。
燕麥:各種穀類糧食當中,以燕麥的鈣含量最高,達精白大米的7.5倍之多。儘管燕麥中的鈣吸收率不如牛奶中的鈣,仍然對預防鈣缺乏有益。如果將燕麥和黑芝麻一起熬成美味的粥品,補鈣效果更佳。
奶:半斤牛奶,含鈣300毫克,還含有多種氨基酸,乳酸,礦物質及維生素,促進鈣的消化和吸收.而且牛奶中的鈣質人體更易吸取,因此,牛奶應該作為日常補鈣的主要食品.其他奶類製品如酸奶,乳酪,奶片,都是良好的鈣來源.健康提示:夏季牛奶飲用也要需有選擇。
豆腐:豆腐是植物食品中最好的補鈣食品。大豆本身含有不少鈣,凝固豆腐的時候還要加入含鈣的凝固劑,所以不喝牛奶的人大都會有意識地多吃豆腐。然而,內酯豆腐卻不是鈣的好來源,因為其中沒有添加含鈣凝固劑,而是使用葡萄糖酸內酯作為凝固劑的。同時,內酯豆腐水分太多,蛋白質和鈣含量都很低。除了內酯豆腐,「日本豆腐」也不可用於補鈣。
堅果:榛仁在各種堅果中含鈣量最高,每100克炒榛子的鈣含量高達815毫克,能夠滿足成年人一天的鈣需求量。但堅果類能量普遍偏高,每天一小把即可。
補鈣食療方黃豆燉豬蹄
黃豆鈣含量豐富,豬蹄中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可以作為鈣沉積的骨架,從而更有利於黃豆中鈣的吸收。需要提醒的是,豬蹄中飽和脂肪含量較高,不宜常吃。
紫菜腐竹湯
鈣與鎂就像一對雙胞胎,總是成雙成對地出現,當鈣與鎂的比例為2∶1時,最利於鈣的吸收利用。腐竹是富含鈣的豆製品之一,而紫菜被稱為「鎂元素的寶庫」,兩者一起煲湯,可謂補鈣健骨的完美搭配。
芝麻醬拌菠菜
芝麻醬是鈣的「寶庫」,每100克含鈣870毫克,高於豆類和蔬菜。而菠菜中富含的維生素K是骨鈣的形成要素,如果在補充鈣的同時增加維生素K,可以大大提高補鈣的效果,促進鈣沉積在骨骼當中。芝麻醬拌菠菜,香而不膩,是完美的補鈣冷盤。


※喝凍啤酒的危害
※血脂升高的危害
※不傷胃的減肥方法
※長期吃胃藥的危害
※花生皮的作用
TAG:養生之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