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三種方法讓牙槽骨吸收者也能輕鬆種牙

三種方法讓牙槽骨吸收者也能輕鬆種牙

三種方法讓牙槽骨吸收者也能輕鬆種牙

拜博口腔供圖

新京報訊 (記者王卡拉)很多人認為「老掉牙」是人老了以後的自然現象,即便是缺牙後也並未引起足夠重視,沒有及時進行治療,導致牙齒長期缺失,出現牙槽骨吸收嚴重、牙齦萎縮等現象。這種情況還能做種植牙手術嗎?

10月28日,新京報健康周刊主辦的「歲歲好重陽 添牙共此時」大型公益講座將招募50名讀者,一起觀看由北京拜博口腔醫院副院長鄧大貴主刀、劉琦主講、邢永盛答疑的種植牙手術直播。活動當天好禮重重,到場觀眾有機會免費獲得進口種植體。

對種植牙手術而言,要讓種植體穩固地紮根於牙床上,少不了要在牙槽骨上進行固定。如果老人長期缺牙或一直佩戴活動假牙,牙槽骨會處於骨質高度流失的狀態,而牙槽骨相當於種植牙的「土壤」,沒有一定的骨厚度,種植牙也就無法固位。

對於牙槽骨吸收比較嚴重的患者該如何解決「根基」問題呢?鄧大貴介紹,目前最傳統的方法就是植骨,在需要種植但牙槽骨骨量不夠的地方,植入人工骨粉以增加骨量。這種方法失敗率較低,幾乎沒有風險,但因為創傷相對較大,所以年齡較大的患者,尤其是全身狀況不太好的患者會比較排斥這種方法。

除了植骨,隨著種植牙技術的進步,出現了一些比較細而短的種植體,可以用在骨頭很低或者很薄的地方。這並不是常規使用方法,只是在極端情況下會考慮使用。

第三種方法則是傾斜種植技術。除了本身牙槽骨的位置外,還可以利用特別部位的骨質,比如顴骨、翼板等。最經典的方法就是無牙頜即刻負重種植技術,對於缺失牙數量較多尤其適合,如半口牙缺失,只需要種植4-6顆種植體就能完全修復,很好地解決中老年人後牙區域骨頭不足的情況。該技術除了兩顆種植體進行垂直種植外,另兩顆種植體可以利用牙槽骨量多的位置進行傾斜種植。

■ 專家答疑

前牙美學區種植難度高

對種植牙醫生而言,前牙美學區的種植難度更大,因為這個位置對美觀要求很高,醫生不僅僅是要將種植牙種好,還要考慮牙齦與種植牙的契合度的問題,防止出現「黑三角」。

所謂的「黑三角」,是指因為牙槽豐滿度不夠,與種植體之間出現的牙縫。這個時候,種植牙醫生就需要考慮美學問題,即便牙槽骨骨量足夠植牙,也需要進行植骨,讓牙床看起來更豐滿。而牙齦塌陷問題,也可以通過軟組織移植的方式來解決。

由於前牙區對於種植位置要求比較高,不能歪,不能突出,所以無論是新手還是經驗豐富的種植牙醫生,在前牙美觀區往往都會借用3D數字化導航技術,以保證手術效果。

成功種植後應按時複查

芬蘭赫爾辛基大學與國家衛生福利研究院的研究結果顯示,牙齒脫落與未來心血管事件、糖尿病和壽命有關。缺牙數目超過5個,冠狀動脈心臟疾病事件和心肌梗塞的風險增加高達140%。

因此,一口健康整齊的牙齒,不僅能提高進食咀嚼效率,更能減少多種疾病的患病風險。劉琦指出,種植牙與天然牙一樣,每日刷牙和定期專業口腔潔治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不注意後期維護,同樣會出現炎症。加上患者容易忽視口腔健康維護,長久下來就容易出現種植體周圍炎,導致牙齦出血、萎縮、牙槽骨吸收等。邢永盛建議,與天然牙的體檢頻率一樣,種植牙術後也應該每半年到一年都要進行複查。新京報記者 王卡拉

■公益講座招募

講座地點:北京德菲國際培訓中心(東城區祈年大街18號4號樓)

招募人數:50人

招募電話:18310715227

010-67106884

更多詳細新聞請瀏覽新京報網 www.bjnews.com.c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