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傳統文化說「一寸光陰一寸金」,為什麼常把時間稱為「光陰」?

傳統文化說「一寸光陰一寸金」,為什麼常把時間稱為「光陰」?

中華文化中常說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是前人用來提醒和督促人們珍惜時光、抓緊學習的詩句。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把時間稱作"光陰"呢?

其實,日晷,是中華古代的計時一起,用"晷"來測量時間。日晷通常由銅製的指針和石制的圓盤組成。銅製的指針叫做「晷針」,垂直地穿過圓盤中心,起著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針又叫「」;石制的圓盤叫做「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於天赤道面,這樣,晷針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極,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極。

晷是觀測日影以定時刻的一種儀器。在圓形石板上刻上表明時間的度數,圓中心立一小棍,由日出到日落,小棍的陰影由長而短,由短而長,由此知道時間的變化。"光陰"於是成了時間的代稱。

又由於古代的刻度是用寸量的,人們就用"寸陰"表示時間極為短暫。又根據《淮南子.原道訓》:"夫日回而月圓,時不與人游,故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時難得而易失也。"這是古人最早以"寸陰"言時間寶貴的名言警語。後人遂有"尺璧寸陰"的形容。

根據《晉書.陶侃傳》記載:"大禹聖者,乃惜寸陰;至於人,當惜分陰。"在這裡陶侃提出了時間更短的"分陰",後人又藉此生了比"分陰"更短的"秒陰",有《惜陰詩》為證:"古人惜寸陰,貴於惜黃金。光陰難再買,黃金失可尋。大禹惜寸陰,陶侃惜分陰。吾輩方少年,更應惜秒陰。"

在浩如翰海的詩歌中,有很多是以"惜陰"為題材的。如杜荀鶴《題弟侄書堂》:"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朱熹《偶成詩》:"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 光陰不可輕";陶淵明《雜詩》:"古人惜寸陰,念此使人懼";《紅樓夢》第三十八回:"秋光荏苒休辜負,相對原宜惜寸陰";朱敦儒《水調歌頭》:"白日去 如箭,達者惜分陰"。可見歷來人們對於時間都是十分珍惜的。

想知道更多文化、風俗、軼事、傳統經典,請關注「珣玗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珣玗琪 的精彩文章:

「祖宗十八代」指哪十八代?傳統文化稱為「上祖下孫,上下九輩」
傳統文化:「群龍無首」是什麼意思?又誤解了!易經怎麼說
文房四寶是哪「四寶」?傳統文化中書房是個滿是精品的所在
為什麼說「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淺談傳統的家庭文化
中華文化:為什麼把睡覺稱為「夢周公」,有什麼文化典故?

TAG:珣玗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