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長干寺七寶阿育王塔

長干寺七寶阿育王塔

2008年11月22日,長干寺地宮鐵函內發現了全國出土的最大阿育王塔。該塔以其高大雄渾的身姿,精美豐瞻的圖案,以及七寶隨身、遍體金光的華貴風采,無不令人感到嘆為觀止。

這是奇蹟震驚考古及佛教界!2008年時,南京市政府想要重建明成祖朱棣所建的大報恩寺及大報恩塔,卻意外發現了一塊遺址碑文上明確記有「金陵長干寺塔身藏舍利石函記」「宋大中祥符四年」等字樣。因此確認此地為宋長干寺地宮所在,並真的從地下六公尺處挖出了一個巨大的鐵函。

碑文中還詳細告知世人埋藏在該寺地宮下的珍貴文物包括有:「感應舍利十顆」「佛頂真骨」「諸聖舍利」「金棺銀槨」「七寶阿育王塔」。

七寶阿育王塔高1.2米,寬0.4米。塔身內部以檀香木作胎,外部用銀皮包裹,表面鎏金,並鑲嵌水晶、瑪瑙、青金石等寶石。塔分為蓋和身兩個部分,塔蓋中間為塔剎,剎頂為球形寶珠,剎上有五重相輪。

阿育王塔,塔蓋四角有形似花葉張開的「山花蕉葉」,每座山花蕉葉與塔剎之間都有鏈條相連,鏈下懸掛著風鈴。

塔身四面為四幅佛祖本生變相,它們分別描繪了薩埵太子捨身飼虎、大光明王施首、屍毗王割肉貿鴿、須大拿王布施的場景。

薩埵太子捨身飼虎

大光明王施首

須大拿王布施

四座山花蕉葉外側共有19幅畫面,講述了佛祖從母親右肋降生,出生時七步生蓮、雙龍灌浴,削髮出家、菩提樹下覺悟成道、鹿野苑初轉法輪、示寂涅槃的故事,表現了佛祖釋迦牟尼從誕生、出家、苦修,到覺悟、傳法、涅槃的人生過程。

右脅降生

雙龍灌浴

削髮出家

牧女獻糜

調御醉象

宋代古畫中的羅漢所託舍利塔,與阿育王塔型制相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賢法師 的精彩文章:

太虛大師就是看至這段經文入定的
憨山大師:不達自心,則宗為邪解,教亦妄見,皆非究竟真實處
樂山大佛的「兄長」 被棄荒野
《為什麼龍樹菩薩所說的空性不是虛無主義?》評述摘讀

TAG:明賢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