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跨界需謹慎!五大科技巨頭進軍文娛領域,被好萊塢嘲「傻錢」!

跨界需謹慎!五大科技巨頭進軍文娛領域,被好萊塢嘲「傻錢」!

編者按:科技巨頭公司規模實在太大。本文作者 Farhad Manjoo 將當下最強大的五家科技企業——亞馬遜,蘋果,Facebook,微軟和 Alphabet(谷歌的母公司)稱之為可怕的的五大科技巨頭。這五大科技巨頭在過去幾年裡都取得了驚人的發展,成為了全球最有價值的上市公司,並且也獲得了超出科技本身的巨大社會影響力。在本文中,作者主要評估了他們向娛樂領域滲透的努力和舉措,對於他們進一步深入電影、電視和音樂領域業務的計劃以及這些舉動由此可能引起的對於文化統治的恐懼進行了分析。

跨界需謹慎!五大科技巨頭進軍文娛領域,被好萊塢嘲「傻錢」!

科技巨頭企業影響力實在太大了。除了唐納德·特朗普之外,科技巨頭企業便是美國 2017 年的主流話題,各種新聞標題下,關於這些科技巨頭的報道可謂無所不包。

我更願意將他們稱為可怕的五大巨頭:亞馬遜、蘋果、Facebook、微軟以及 Google 的母公司 Alphabet。這五大科技巨頭在過去幾年的時間裡都取得了驚人的發展成就,也成為了全球五大最有價值的上市公司。因為他們擁有能夠在可預見的未來主宰我們大部分生活的技術,並且他們也有著超越科技領域的強大的社會和政治影響力。現在,似乎整個世界都在努力想要弄清楚如何應對這五大科技巨頭,而事實證明他們在經濟、公民和政治生活、藝術和娛樂領域以及整個科技領域所帶來的變化並不是那麼容易理解,更不必說想要去加以限制了。

過去幾年,我一直在研究這些科技巨頭的崛起之路。今年夏天,由於有關他們的緊張局勢達到了一個高潮,其中包括美國總統大選中 Facebook 俄羅斯相關賬號事件、Google 性別歧視事件以及亞馬遜收購 Whole Foods。我不禁開始思考這些科技巨頭所具有的影響力的性質和後果,我也開始同所有與這些科技巨頭有關的人員交談,其中既有科技界人士,也有其他影響範圍內的許多人士:政治、娛樂、媒體、醫療保健、汽車行業以及其他任何可能會被這五大科技巨頭攻佔的角角落落的相關人員。

本文是我對這五大科技巨頭評估的第一個方面,在這裡,我主要是評估他們向娛樂領域滲透的努力和舉措,對於他們進一步深入電影、電視和音樂領域業務的計劃以及這些舉動由此可能引起的對於文化統治的恐懼進行分析。

為什麼要從文化產業開始?五大科技巨頭可以說是已經在整個社會控制方面引發了人們的擔憂。許多人擔心,這五大巨頭會將他們對於一些重要數字平台的掌控權轉化成為依賴於這些平台的臨近行業的零售所有權,從而進一步獲得更廣泛的經濟和社會影響力。娛樂行業是對這一擔憂進行評估的一個好地方,因為這五大科技巨頭已經為藝術、文化和媒體內容分發平台的創建投入了好幾年的時間。Facebook 致力於新聞,Google 的 YouTube 有視頻和音樂內容,微軟的 Xbox 是遊戲設備,亞馬遜運營書籍、電影和電視(並通過其託管服務 AWS 託管了許多其它的平台,包括 Netflix),而蘋果也是這樣,並且它還有那麼多的 app。

但是,在娛樂領域,我們也能看到這五大科技巨頭相關努力和舉措的局限性。雖然他們的技術幾乎改變了我們在購買和體驗流行文化方面的一切,但五大科技巨頭本身卻並不是這些變化的最大受益者。他們正在傾注資金投資娛樂領域,但是他們也面臨著包括 Netflix 和 Spotify 等一些更加靈活的初創企業的夾擊。亞馬遜一直試圖推出一個熱門節目,而蘋果的原創電視內容計劃似乎一直近在眼前而又遠在天邊。這五大科技巨頭都努力想要在由他們平台激發的這一動蕩的新市場中搶佔制勝地位。

有幾次在與好萊塢的有關人員交談過程中,我聽到他們將科技領域人員稱之為「傻錢」——類似於外行(過去這些人一般是來自石油業,後來是金融業)橫衝直撞進入這一行業,想要發號施令。一位經常與科技企業合作的好萊塢執行總裁告訴我說:「對於這些科技巨頭,並不能說我們對他們是存有一種恐懼心理,並不是那樣。」

這五大科技巨頭在娛樂領域的嘗試和努力,如果一直持續下去,那就表示對於科技所帶來的這些變化,他們也同我們一樣一知半解。可能他們也不太明白,他們自己也不清楚如何將他們現在所擁有的技術領域影響力轉化為更廣泛的文化影響力。

之前的局勢看上去似乎更簡單一些。蘋果通過 iPod 和 iTunes 獲得了音樂行業的支配地位,音樂行業現在正在努力應對數字時代的各種變化。亞馬遜與 Barnes & Noble 經過幾次交鋒之後,確立了自己在獨立書店領域的龍頭地位。多年來,亞馬遜與出版行業就銷售合同一事產生過多次摩擦,出版商紛紛對此表示過分。而 Google 通過 YouTube 不僅獲得了視頻領域的控制權,而且還成為了無線電台的現代替換品(用戶在 YouTube 上觀看了許多音樂視頻)。與此同時,Facebook 已經成為世界範圍內最受歡迎的消息渠道之一。

毫無疑問,科技已經顛覆了現代文化產業的經濟學市場。在最近的一次爭論中,南加州大學 Annenberg 創新實驗室的名譽主任 Jonathan Taplin(之前也做過搖滾樂隊經理以及電影製片人)指出,音樂家可以通過賺取版稅所得過上體面的生活。

但是,現在的數字技術已經完全削弱了版稅所得。YouTube 已經實現了所有歌曲線上播放,儘管許多藝術家能夠得到 YouTube 平台的一部分廣告收入(YouTube 表示去年在此項上共支付了 10 億美元),但這筆錢與藝術家的作品銷售所得無關。Taplin 認為現在音樂領域正在發生的這些變化也是對於整個文化產業的一個預兆。他表示:「數字巨人的興起與我國創意文化產業的衰落具有直接關係。」

但同時,我們也要看到這個事件的另一面。正如我之前所說,音樂家現在不得不尋找新的收入來源,在線訂閱業務增加,消費者流露出新的支付意願,這也促進了新文化業務的爆炸式增長。

除此之外,事實也並未按照一些早期的唱衰言論那樣發展:獨立書店和印刷版書籍正在捲土重來,出版商的利潤也再創新高。科技巨頭對於創造娛樂市場的渴望已經為一些藝術家帶去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幸運。為了爭搶新成員,蘋果、Tidal 和其他流媒體服務商推出了非常誘人的獎勵金額,其中蘋果去年向說唱歌手 Chance the Rapper 支付了 50 萬美元,為了讓他的第三張混音專輯《Coloring Book》在 Apple Music 獨家上架兩個星期。

科技行業的「金錢列車」現在正向好萊塢進行大宗資金的輸送。Marty Kaplan 是美國南加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USC Annenberg School for Communication and Journalism)的一名娛樂、媒體和社會學教授,他表示:「現在有很多的新市場供文化領域的人才和作家選擇,這個領域的創作者也喜歡這種形勢。現在,不是只有七位買家對你的想法感興趣,而可能是有二十位潛在買家,這讓大家都感覺很開心。」

也許你還是心有困惑,畢竟科技巨頭可以說是世界上最複雜的媒體公司了,那為什麼他們在撬開傳統媒體公司的錢包之後。又要去搶佔好萊塢市場呢?這是因為科技並不是萬能的。五大科技巨頭通過掌控科技產業而形成自己的影響力,他們在科技領域是通過信息、數據和精確度而贏得了領先地位。

但是,即便他們現在控制著一些有價值的平台,但是一旦他們要進入那些需要他們進一步擴展技能的領域,他們就會發現自己無法做到進入並接管。有幾名好萊塢人士告訴我,這五大巨頭中大部分並沒有真正「理解」電影和電視業務。他們將北加利福尼亞州的科技思維帶到南加利福尼亞的娛樂聚會上,他們並沒有搞清楚想像力、人才和主觀靈感的價值所在。

(本文由36氪編譯組授權發布,未經許可不得轉載。編輯:郝鵬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氪星情報局 的精彩文章:

聯想重回千元市場:ZUK已死,MOTO千元機能接班挑戰紅米魅藍?
中國高端手機之戰:三星反超華為,蘋果依舊霸主,vivo悶聲發大財
迪士尼推「電影無限」服務,免費聚合多平台,影視迷想要的全都有!
小米6C現身:全面屏+雙攝+正面指紋+澎湃S2,1699元硬碰榮耀7X?

TAG:氪星情報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