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降溫,血壓就失控,高血壓要做好6項工作,防止病情加重
許多高血壓患者都有這樣的體會,夏天血壓比較容易控制;一到冬天,血壓就容易「失控」。近一個月來,在各大醫院心內科門診,因血壓控制不佳來就診的患者越來越多。那麼,高血壓患者為什麼容易在冬季病情加重呢,應該如何應對?
血壓隨氣候冷熱變化
根據調查,寒冷地區的高血壓患病率明顯高於溫熱地區。血壓是隨天氣的冷熱變化而波動的,高血壓患者的波動尤其大。
五一勞動節以後,天氣逐漸轉暖,血壓有逐漸下降的趨勢;在七八月份的高溫季節,血壓下降更加明顯,如果原來血壓水平只是輕度升高,此時血壓可能降至正常範圍;過了十一國慶節,天氣逐漸轉冷,血壓逐漸升高;11月以後,隨著寒流侵襲,氣溫明顯下降,血壓升高就更加明顯;12月、1月和2月是一年中氣溫最低的月份,血壓水平也最高。
為什麼天氣越冷血壓越高呢?
冬季氣溫低,人體受到寒冷刺激後,交感神經興奮,分泌兒茶酚胺類物質,導致全身毛細血管收縮,外周阻力增高。另外,冬季出汗明顯減少,鈉排出減少,體內鈉相對增多,這些原因均會導致血壓升高。
因此,高血壓患者在冬季應重視對血壓的監測,每天監測一下自己的血壓。不能隨意停減藥物,出現頭暈、頭痛、胸悶等不適時,要及時就醫,以免延誤病情。同時,在生活中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忽冷忽熱。血壓不穩定的患者不宜在天氣寒冷時外出晨練。具體的細則如下:
1、勤測血壓及時就診
高血壓患者應養成每天測量血壓的習慣,若發現血壓控爿對不佳,應及時到醫院就診,請醫生根據血壓情況,調整治療方案。一般來說,高血壓患者應將血壓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對於合併糖尿病、慢性。腎病的高血壓患者,應將血壓控制在130/81)毫米汞柱以下。
2、合理飲食,注重食療
血壓高的朋友,合理的飲食很關鍵,飲食要清淡,多喝水,多吃蔬菜和水果,這些都能稀釋血液,緩解高血壓的癥狀。高血壓的朋友冬季應該多吃一點像蕎麥、黑木耳、山楂、洋蔥、桑葉、槐米、決明子、枸杞、靜東堂羅布麻茶等能軟化血管的食物,這些食物富含蘆丁、生物鹼、多糖、氨基丁酸等有效成分,能降血脂、血壓,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3、 少鹽少油戒煙限酒
高血壓患者一定要遠離「三高」食物,就是高鹽、高糖、高脂肪的食物,以免加重動脈粥樣硬化。每日食鹽量不超過6克;每天進食新鮮蔬菜400-500克.多吃具有降壓、降脂作用的食物,如芹菜、胡蘿蔔、番茄、山楂、香菇、洋蔥等;減少脂肪攝入。尤其是動物脂肪;戒煙、限制飲酒、禁飲烈性酒。
4、適度運動避免勞累
高血壓患者在冬季仍要堅持鍛煉,可根據自己的年齡和身體狀況選擇慢跑、步行等運動,每周運動5次,每次20~30分鐘。晨練應在太陽升起後進行,並注意防寒保暖。冬天的運動量應比夏天小,且一定要在服藥後再鍛煉。此外,冬季節假日較多。應避免過度勞累,注意休息,以免引起血壓波動。
5、做好保暖防寒
但在保暖的同時,衣裳也不宜穿得過於嚴實,否則容易引起血液循環不暢,引發血壓升高,並誘發血栓等疾病。所以,患者冬季的衣著既要保暖防寒,也要「四松」。一要松錶帶,不要讓錶帶緊貼皮膚;二要松鞋襪,鞋襪要寬鬆,如果過緊會阻礙足部血液循環,使血壓升高;三要松褲帶,硨帶太緊容易使腹腔壓力增大,妨礙崾部以下的血液循環;四要松衣領,頸部有影響血壓變化的壓力感受器官,衣領太小或領帶、圍巾系得太緊,容易壓迫這處器官,產生心血管反射,使血壓降低,心跳減慢,大腦就容易出現供血不足,患者容易暈厥。
6、精選藥物堅持服藥
治療高血壓提倡小劑量、聯合用藥。抗高血壓藥物應嚴格遵醫囑定時、定量服用,切忌突然停葯或減量,以免引起血壓反跳。需要提醒的是,利尿葯會引起體內水分流失、血液濃縮,增加發生血栓的風險,不宜在冬天服用。


※三高最怕3種降壓飲品,堅持每天吃點喝點,高血壓也「甘拜下風」
※男人別傻傻吃韭菜!這6種食物比韭菜強百倍,養腎益氣男人味十足
※女人不懂保養易顯老,常吃這5種食物,讓你恢復年輕好氣色
※秋天是「養肺黃金期」,多吃這3種養肺食物,一年不得肺病
※胃不好,不知道怎麼辦?老中醫教你獨家養胃秘訣
TAG:健康是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