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器究竟靠什麼成為萬人懼怕的戰略威懾武器?
核武器強大的威力一直被人們忌憚,那麼核武器通過什麼方式對目標進行殺傷,為什麼只有核武器能成為戰略威懾武器,我們就來簡單的了解一下核武器的殺傷效應。
衝擊波
核武器的殺傷效應首先是衝擊波,這是核武器基本殺傷破壞因素,能夠占爆炸釋放總能量的50%。多樣的傳播途徑也是衝擊波殺傷力的保證,在水中、空氣中、土壤中都可以傳播。
衝擊波的直接殺傷與間接殺傷兩種殺傷方式共同作用,確保了對攻擊範圍內對人體與設備的徹底毀滅。直接殺傷是通過超壓、動壓直接對人體內臟器官與對人體的巨大撞擊力造成的殺傷;間接殺傷則是在衝擊波作用下的沙石、磚瓦、碎片等物體的飛濺和倒塌的建築物對人體及武器裝備的二次殺傷。
光輻射
核武器殺傷效應中排行第二的是光輻射,核爆中約30-35%的能量進行光輻射殺傷,破壞力僅次於衝擊波。核武器空爆,即在空中爆炸時光輻射的殺傷範圍最大。
空爆時,核戰鬥部內部高能粒子產生的電磁輻射被周圍空氣完全吸收,空氣溫度驟升至幾十萬攝氏度,形成巨大的高溫好熱炙熱氣團,並向周圍發射光輻射。這種輻射包括X射線、紫外線、可見光和紅外線幾部分。光輻射直接燒傷人體,引起其他服裝、工事、建築等燃燒,造成大面積殺傷。
貫穿輻射
核爆中發射出α射線、β射線和γ射線與
中子流等射線,其中γ射線與中子流的穿透能力極強,在核爆最初的一分鐘內發射出的大量γ射線與中子流形成了貫穿輻射。這種輻射占爆炸總能量的5%左右,雖然能量不高,卻具有特殊的危險性與殺傷力。
貫穿輻射對人體能直接引起急性射線病,對光學儀器造成破壞。其對大部分武器裝備殺傷性不大,但經過中子流照射過的含有金屬鉀、鋁、錳等目標物質產生感應放射性,對人員造成傷害。同時,含鈉鹽的食品和藥品也會被輻射污染,對食用的人員造成無形的殺傷。
放射性沾染
核爆後不到1分鐘時間內,衝擊波、光輻射和貫穿輻射就已經結束,而放射性沾染將持續幾小時到幾天甚至幾十天的時間。
放射性沾染主要殺傷人員。在核爆過後的污染區,被輻射過的土壤、衣物等物體表面的放射性物質釋放的射線直接照射人體並造成殺傷,核爆釋放的β射線對人體危害性最大。被輻射污染的食物、水、空氣進去人體後會再次造成體內照射傷害,對人體組織內部的臟器造成傷害。暴露人員的皮膚、服裝沾染了放射性物質或接觸了嚴重沾染的武器裝備與其他武器也會引起皮膚表面燒傷。
電磁脈衝
核爆釋放的γ射線與X射線與周圍介質相作用而散射出非對稱高速康普頓電子流和這些不對稱分布電荷運動激發出的隨時間變化的電磁場稱之為電磁脈衝。電磁脈衝干擾雷達,中斷通信並擾亂指揮系統計算機工作而產生錯誤的輸出數據。
電磁脈衝分為功能損壞和工作干擾兩種對電子設備的殺傷方式。功能損壞是對電子系統或元器件造成破壞,使其無法繼續工作。工作干擾是指電磁脈衝對電子、電氣系統接收的附加信號使得其工作狀態改變,引起工作紊亂甚至控制失靈。對導彈、航天飛行器及電子計算機的數字邏輯電路造成電壓與電流超過設計的允許值,引發電路狀態改變,從而發生錯誤的指令與動作。
可以看出,核武器的殺傷分別對人員、武器裝備、電子系統與環境等造成殺傷,而不同類型的核武器分彆強化了各項殺傷能力,形成了目前功能各異的核武器裝備。


※高官嘲笑別國,自家新航母遭遇「現世報」
※印度對五代戰機的渴望暴露了一大缺點 萬幸中國沒這毛病
※中國導彈家族又添「新成員」,它真的可以用來救人?
※為什麼說美軍引以為豪的電磁軌道炮「中看不中用」呢?
※克什米爾印巴一天三次交火,衝突升級會引發大戰嗎?
TAG:兵強馬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