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腰」美不留遺憾

「腰」美不留遺憾

上個月有個男同志專門從武漢來找我看病,武漢到咸陽,路途遙遠。這個病人今年49歲了,仔細問了問他的身體狀況,才了解到他是常年的糖尿病患者,現在已有併發症——腎病。但是還好,他一直在定時定量打胰島素,血糖控制得也還算可以,就是總是失眠和便秘,這很困擾他。

他跟我說,他已經看失眠和便秘好多年了,中醫、西醫、打針、吃藥,樣樣不落地吃了個遍,當時見好,可是一段時間後,又恢復到糟糕的狀況。就在他放棄希望的時候,有個朋友說為什麼不去試試針灸?「對啊!還有這招兒沒有試過。」於是就跑我這兒來了。

他說這是他最後一次試,不行的話,也就絕望了。我說你別著急,我先給你檢查一下,不行的話咱們再說。

其實這個病人呢,一辨認,也就是我們中醫常講的望聞問切,就可以確定他是一個腎陽虛的病人,以腎陽虛為主,病情沒那麼複雜。

我就只給他開了一個處方:重灸命門。

當時沒有立馬見效,他比較著急,就說:「郭老,您就扎一個穴位,管用嗎?」我跟他說,這個治病不跟咱們吃安眠藥似的,一片見效,吃了就立馬入睡。它治療的效果是需要時間的,你總不能這麼說,你很餓,吃了三個饅頭了,但還沒有飽,你就又吃了一個,吃完第四個才覺得飽,這時候你說前三個都白吃了,這可能嗎?不可能!所以你先不要著急。

我們全身所有的360個穴位當中,唯一暴露在外面的穴位在腰部,而且它對我們的健康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這個穴位就是命門穴。

命門這個穴位,它是根據這個穴位功能來確定名字的。古人管這個地方叫作命門,是因為它是生命的一個門戶一樣,常揉、常動,對延長人的生命有很大的作用。

所以中醫總結了這麼幾個長壽穴,一個就是命門,第二個是神闕(常說的肚臍),神闕下面還有一個氣海。這些就是長壽穴,所以你揉它們起很大的作用。

這樣給他扎了一段時間,有一天他過來找我,興奮得不得了,跟我說,他現在不便秘,睡覺也沒問題,血糖也穩定了,胰島素都減了一半。這說明什麼呢?這個灸命門穴,絕對是一個生髮陽氣、補陽氣的好方法。

孫思邈在《養生經》裡頭有一個方法,叫「腰常擺、腹常揉。」我又給加了一個,叫作命門不能丟。命門的位置實際上剛好與肚臍是前後鄰居,穿過肚臍對著的地方就是命門所在,所以很好找,前面是肚臍,後面是命門。

中醫提倡揉命門,這個揉也是有講究的。揉時要站立起來,放鬆,一隻手放在前面的肚臍上,另一隻手放在命門穴上,同時揉,就像你的腰部變成夾心肉似的,這個動作可以多做幾次,80次,100次,甚至200次,都可以揉。揉得你感覺你的腹部發熱、腰部發熱。方法很簡單,但是對長壽起很大的作用。

這是腰部的命門,要多揉。另外,腰部保健還包括哪些呢?

腰部保健包括腰部的按摩揉搓和腰部運動兩個方面,具體為:

腰部的按摩揉搓:雙手搓熱後在腰部由上向下著力按揉至骶尾部30次,以發熱為佳。經常按摩腰部有強腰壯腎之功,還可消除腰痛。

腰部運動;包括轉胯運腰、俯仰健腰和旋腰轉脊。

轉胯運腰:其動作要點是取站立姿勢,雙手叉腰,拇指在前其餘四指在後,中指按在腎俞穴上,吸氣時,胳膊由左向右搖動,呼氣時,由右向左擺動,一呼一吸為一次,可連續做30次。

俯仰健腰(仰天俯地):姿勢仍取站立位,吸氣時,兩手從體前上舉,手心向下,一直舉到頭上方,手指尖朝上,呼氣時,彎腰兩手觸地或腳。如此連續做15次。

旋腰轉脊:姿勢為站立位,兩手上舉至頭兩側與肩同寬,拇指尖與眉同高,手心相對,吸氣時,上體由左向右扭轉,頭也隨著向右後方扭動,呼氣時,由右向左扭動,一呼一吸為一次,可連續做15次。腰部主動運動時動作要徐緩,循序漸進,才可達到較滿意的效果。

腰部運動分為二個部分:

第一個是背部的被動運動,方法是背部距樹榦約30cm,然後向後碰撞樹榦30~60次,著力點由左向右依次而行,力量由小逐漸增大;

第二個是主動背部肌群鍛煉,擴胸挺身動作,挺身後維持3~6秒,然後放鬆1秒,再重複動作,共15次。

擺腰會給腰部肌肉一個外在的鍛煉,簡單來說,人這個胸椎,還得有一個肋骨在前邊,基本上形成一個動作,就是被包圍了。全身在運動時,胸椎活動有了一定的固定,但是到了腰椎這部分,就只有五個腰椎節來固定,不像胸椎還有個肋骨幫忙加固。我們的肚子實際上什麼都沒有,所以活動起來只能靠肌肉。

人的身體等於是一個大房子,有一個獨立的柱子來支撐。人體全部重量的2/3,都由脊柱承擔給了脊椎,而脊椎總能正常地正直,維持不變,為什麼呢?這就是靠腰部肌肉。腰部的肌肉總是拉伸著脊椎,所以脊椎老是固定在那個位置上。假如腰肌長得不夠結實,拉的力度不夠,那脊椎必然要歪斜,所以你必須鍛煉腰肌。

音頻:鈺涵

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廣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典通道 的精彩文章:

「鹽」多必濕__本真的養生之道3
中醫任重道遠__別把養生變養「病」74
中醫是藝術__別把養生變養「病」73
因時之序養生④__別把養生變養「病」70
因時之序養生③__別把養生變養「病」69

TAG:經典通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