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胃癌發現需趁早
點擊右上角立即關注,更多健康內容不再錯過,不定期驚喜送給你
胃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近幾年因為生活飲食不規律,精神壓力增大,胃癌隨之越來越年輕化。數據顯示,我市胃癌的死亡率僅次於肺癌、肝癌,居於第三位。由於80%的早期胃癌沒有癥狀,故胃癌有「隱形殺手」之稱。
近年來的科學研究表明,「早期發現,及時進行治療」是影響胃癌患者生存狀況的關鍵因素。在臨床上一般將胃癌分為早期和進展期,如出現明顯轉移也稱為晚期胃癌。早期胃癌是指病灶局限於胃壁的粘膜或粘膜下層,不論其有無淋巴結轉移,此類胃癌預後良好,5年生存率達90%以上,許多患者甚至能完全治癒;而進展期胃癌是指癌腫突破了黏膜下層,或者存在局部或全身轉移,治療後5年生存率一般為20%~30%,許多患者失去了手術的機會。由此可見,「早期發現胃癌」對改善治療效果、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胃癌的早期「信號」有哪些?
早期胃癌的臨床癥狀一般不太典型,如消化不良、胃部不適、餐後飽脹、輕度噁心、食欲不振、燒心感,許多患者甚至沒有任何錶現。
如何實現胃癌的「早期診斷」?
主要是開展自然和高危人群的「篩查」、加強胃鏡檢查的規範操作與科學管理、運用科學先進的手段提高胃鏡檢查技術等。根據中國早期胃癌篩查及內鏡診治共識意見,對於年齡40歲的人群,無論男女,若同時符合以下的任何一項:
(1)胃癌高發地區人群;
(2)H.Pylori感染者;
(3)患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殘胃、肥厚性胃炎、惡性貧血等胃癌前疾病;
(4)胃癌患者一級親屬;
(5)存在胃癌其他高危因素(高鹽、腌制飲食、吸煙、重度飲酒等)均應視為胃癌的高危人群,進行內鏡篩查。
如何更好發揮消化內鏡的作用?
眾所周知,內鏡是胃癌診斷的基石,而內鏡+活檢病理則是胃癌診斷的「金標準」。此外,為了提高早期胃癌的診斷率,滿足一些特殊患者的需要,消化內科在麻醉科積極支持下也已開展了「無痛胃腸鏡」的檢查與治療工作,使篩查和隨訪的範圍進一步擴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們7年前還引進了超細進鼻腔胃鏡,減輕被檢查者的不適,收到許多患者親來。
另外,為了進一步提高內鏡檢查技術,彌補一般胃鏡檢查早期癌症的不足之處,消化內鏡中心亦開展了幾項先進的診斷技術——染色與放大內鏡、超聲胃鏡。這些新技術的應用極大提高了胃部早癌的診斷水平,使傳統的胃鏡檢查「如虎添翼」。


※感染幽門螺桿菌 定會導致胃癌嗎
※警惕 老放臭屁或是得了胃癌
※血型也能決定胃癌風險 這信號需警惕
※通過手掌可以看出胃癌 教你如何自測
※缺乏4種營養最招癌 一秒鐘自測
TAG:胃癌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