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匡衡鑿壁偷光,成為宰相後因貪腐被貶為平民?

匡衡鑿壁偷光,成為宰相後因貪腐被貶為平民?

匡衡的故事我們從小時候就熟知,他是東海郡承縣的人,字稚圭,匡衡家世代為農民,非常的窮,連吃飯都吃不飽,但是吃不飽飯的匡衡很喜歡讀書,即使沒有讀書的機會也要給自己創造機會讀書。村裡有一個富家中有很多的藏書,為了能夠讀書他在富戶的家中打工扛活,並且不要錢,只需要他們借書給他看就可以了。匡衡白天幹活根本沒有時間讀書,只有晚上回家讀書,可是家裡沒有錢,買不起蠟燭,匡衡靈機一動就在牆壁上鑿了一個窟窿,借著鄰居家的燈光進行看書,這個故事流傳很廣。

匡衡在自己的努力下,並且有幸向古官名學習詩經,自己有著一套自己的深刻理解。可是匡衡太學九次考試中,最後只中了丙科,得丙科只能候補文學掌故,匡衡就被補為太原郡的文學卒史。因為匡衡對待詩經的理解非常之深,這使得當時經學家們非常喜歡,還被當時還是太子的漢元帝喜歡。

在初元元年的時候,漢元帝繼位,這時候匡衡得到了重用,任命匡衡為郎中,遷為博士,還給事中一職。漢元帝非常喜歡匡衡,就在京城發成日燭、地震等災害,匡衡用詩經的方式表明上行下效的道理,讓漢元帝減少宮室用度,省卻那些奢侈華麗奢侈之飾等建議。漢元帝把匡衡提起重用,從郎中到光祿大夫,太子少傅,御史大夫,最後一直做到了丞相的位置,其實匡衡實踐比較少,詩經學的再厲害,但是治理國家上匡衡顯得能力不足。

匡衡一共有兩個兒子,小兒子比大兒子更厲害一些,小兒子匡咸通曉經義,他是匡衡的驕傲,但是大兒子就不行了,不但沒有給匡衡帶來榮譽,還狠狠坑了匡衡一把,大兒子匡昌是越騎校尉,雖然是個不大的管,但是他在一次喝酒之後殺了人,被抓了起來,匡昌的下屬要和匡咸商量怎麼救人,可是此事連累了很多人,就連他的父親都被免官,皇帝念在匡衡的貢獻,沒有懲罰匡衡,不過確實是被兒子坑了一把,不過他還是沒有逃過被免官一事,最後自己把自己坑了。

匡衡只因為一件小事就把自己的官職做到了頭,元帝在封他為安樂候的時候,封地是只有三十一萬畝,郡圖出錯匡衡還進行了利用,並且非法佔用了四萬多畝,即使丈量出錯,匡衡也沒有修正,反而將錯就錯,沒有告知任何人。這時候朝中對匡衡不滿的人佔了出來,以匡衡擴大國界為由告到了皇帝那裡,匡衡在大是大非前沒有明辨是非,皇帝派人驚醒徹查,果真如此,皇帝一氣之下把匡衡貶了,成為了庶民,最後回到家鄉,抑鬱得病而死。

匡衡從一無所有農民之身一直做到宰相的位置,最後有被自己一點私心的慫恿下把自己最後的道路斷送了,繼續成為了庶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煮酒君談史 的精彩文章:

被人強迫做皇帝,他們為什麼這般不情願?
花木蘭從軍多年,為何軍營里都沒有人發現她是女的?
此女子如此剛烈,在《水滸傳》中出場卻不多
最終被累死的諸葛亮!
一屆清官為何妻妾成群?

TAG:煮酒君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