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讓職業教育的預期變得更有「觀感」

讓職業教育的預期變得更有「觀感」

我國有著世界上最大規模的職業教育體系。這五年,職業教育受到國家高度重視,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期。但我們也看到,群眾及其子女接受職業教育的意願依舊不很積極。職業教育的社會觀感之所以不理想,並非全是職教自身的原因,還涉及教育的頂層設計、社會公眾對教育的理解以及不同利益群體對職教的預期。因此,必須跳出職教看職教,在更廣闊的視域內審視職教的發展。

一要幫助學生從小樹立科學的職業導向,形成認同感。從職業的形成規律看,人對職業的認識、理解、選擇和踐行有一個過程。兒童的職業理解既具體又模糊,往往是從身邊的人以及學校教育中獲得相關信息。多數中國兒童從身邊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那兒獲得的關於其所從事職業的信息,是不全面的甚至是錯誤的。兒童成長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度過的,而我們的學校對兒童世界觀、人生觀的教育,總是在脫離具體情境的「佈道」中形成看似宏大實則空洞的職業理想。因此,當義務教育階段學業結束,學生開始人生的第一次選擇時,初中畢業生總是很茫然,在家長和社會輿論的裹挾下形成錯誤的認識:上普通高中才是有前途的選擇,上職校則是無奈的選擇。由此可見,學校對兒童職業的教育與引導十分重要,必須從小抓起,滲透在中小學生的課程教育中。沒有兒童對職業的科學理解,未來中國社會仍然會陷入職業攀比的怪圈,整個社會的科學職業取向也難以形成。

二要建立科學的勞動分配製度,形成公平感。職教承擔著「使無業者有業,使有業者樂業」的功能。儘管如此,面向人人具有普惠性質的職教,為什麼人們不願意接受甚至還有抵觸情緒呢?原因多方面,其中職業獲得是影響職業選擇以及教育類型選擇的重要原因。職業教育直接指向職業,職業教育尤其是中職,因教育功能定位於培養技能型勞動者,在整個社會分工體系中處於中下層,加上薪水報酬不合理,導致人們不願從事一線生產,不願選擇培養產業工人的職業教育。因此,職教的經濟性要求建立科學的勞動分配製度。2017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案》,強調要按照政治上保證、制度上落實、素質上提高、權益上維護的總體思路,充分調動產業工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充分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體面的勞動、合理的報酬,才能讓產業工人的人生出彩,也才能真正實現職業教育從「無業者有業」的初始目標到「有業者樂業」的終極目標。

三要建立具有職教類型特質的優質資源,贏得悅納感。職業教育是以實踐為主要學習形式的教育。如果職業學校學生進入職業學校後發現,學習方式上與他們原有的學習方式並無大的不同,新鮮感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之後,學習的積極性就會消解。近年來,職教工作者一直在呼籲,要堅持職教的就業導向,開啟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其目的就是要彰顯職教的「實踐性」「職業性」, 激勵、喚醒和鼓舞這些職校生在初中階段被壓抑甚至沉睡已久的求知慾,讓學生在「學中做、做中學」中感受到專業學習的科學之真、人文之善、藝術之美。優質的職教資源不僅可以增強職業教育對初中畢業生的吸引力,讓更多的學生喜歡並接納職業教育,同時也能確保職業教育所培養出的高素質技能人才最終能被用人單位悅納。

學生及家長、政府及社會公眾、用人單位等職業教育的利益相關者對職業教育的預期雖然不盡相同,但就「辦人民滿意的職教」而言,並沒有根本的利益衝突,關鍵在於將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引導並整合為共同的發展目標。積極的職業教育心理認同、合理的職業教育訴求、與之相適應的不斷增強的職業教育服務能力的協調提升,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對職業教育的預期才會有良好的社會觀感,才能讓不同利益主體的職業教育預期得以真正實現。

(作者單位:江蘇海安教育局)

《中國教育報》2017年10月17日第9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李高建:處處聽「高見」的電力技術專家
崗位勝任力從更多實踐中來
調整學科專業結構「匹配」地方需求
服裝行業創品牌 轉型發展缺人才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