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磨事與琢磨人,哪個更費腦子,馬雲告訴你區別在哪裡?
行走職場,懶惰是失敗的第一因素。有人會說,有些人十指不沾陽春水,照樣盡享榮華富貴,那是你家老爸不懶。你不能拼爹,就不能懶惰。那麼,懶惰有三個層次,看看你懶在哪一層級?
第一重山:精力上的懶惰。這是低級的懶惰形式,就是不願意幹活,不願意出力,不願意吃苦。小學水平的懶,就是不願意從事體力勞動,不願意加班,不願意熬夜;中學水平的懶,就是可以加班加點,但不能持久,就像可以沖200米,但不願意跑3000米。大學水平的懶,就是可以出力,也可以持久,但看見別人不幹活,自己也不幹了,好像幹活是為別人乾的。
第二重山:學習上的懶惰。這是中級的懶惰形式。這種懶惰在中學時代就開始分化了,有些同學一看書就頭大,寧願去工地搬磚,也不願意學習,學習對他們來說太累了。踏入職場後,剛開始都願意學習業務,也比較刻苦,但等到掌握方法,就開始靠經驗、吃老本過日子,工作日復一日,就像複印機看上去很忙很累,其實只是原地踏步。學習上最高級別的懶惰,就是認為學習有個屁用,決定提職加薪的是潛規則,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所以,在與時俱進上偷懶耍滑,還埋怨職場無情、上司無義。
第三重山:思想上的懶惰。這是高級的懶惰形式。思想上的深刻,是決定成功的核心因素。有些職場人,捨得投入精力,敢於付出辛苦,也不斷學習,考取各種證書,但為什麼還是不成功?這是因為他們在思想上比較懶惰。這一點不被人理解,想一想又不累,腦子怎麼會偷懶呢?
行走職場上,我們可以加班,也願意學習,可以付出辛苦,可以受苦受累,工作和學習上絕不偷懶,但怎麼與上司打交道、怎麼對付小人、怎麼擺平同事,一想就頭疼,乾脆不想了,最後還安慰自己,我還是盡心盡責干好本職吧,這就是思想上的懶惰。盡心盡責干好本職的人,只能當將才,而不能成為帥才,帥才就是思想勤奮的將才。
為什麼馬雲一成功,就成了思想家和演說家,不是因為他耍嘴皮子,而是他以前思考了很多,在思想上很勤奮很刻苦,現在願意講出來讓天下分享。也有人說過「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這句話不能說不對,但也不夠全面。一屋不掃,但能掃天下的偉人很多。因為他們善於琢磨人,而不是僅僅琢磨事。琢磨事的人,可以幹事;但琢磨人的人,可以得天下。琢磨事用的腦力,與琢磨人用的腦力,根本不在一個等級上,這就是思想深刻與思想懶惰的本質差距。


※最窮不過討飯,不死總會出頭,失敗孤獨時只能單槍匹馬!
※沒人教你真本事,教會徒弟餓死師傅,行走職場必須留一手!
※老實人總被小人欺負,《情滿四合院》這一橋段,教你如何擺平職場小人!
※上司盡心盡責,下屬卻不領情,只因犯了過度綜合症!
※什麼樣的團隊值得你留下來?
TAG:職場火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