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企業漲價背後:行業仍處低水平競爭階段
近來,中通、韻達接連宣布調整快件價格。業界認為,快遞企業漲價的直接目的或是為了對沖物料等成本上漲所帶來的壓力,但背後卻折射出行業仍處在同質化的低水平競爭階段。
根據中國快遞協會等預測,今年「雙11」期間,全行業的快遞處理總量將達到新的量級,預計會超過10億件。「『雙11』是快遞消費井噴期,選擇『雙11』前漲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因漲價帶來客戶流失的負效應。」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楊達卿表示。
從歷史背景來看,經歷過低價競爭、同質競爭的叢林生態後,快遞業已經重新洗牌,市場秩序得以重建,行業相對穩定,這些傳導到服務價格上,理所當然。
從現實背景來看,中通和韻達所提及的「原材料價格上漲、人工成本提升」客觀存在,包括漲價方提到的「服務質量」,都是快遞行業所面臨的供需函數變數,將會直接反映在價格的調整,這符合市場邏輯。
而且從行業發展的角度看,如果企業能藉機走出低價競爭的怪圈,轉向差異化和精細化,提升整體服務質量,企業、快遞員、消費者都能從中受益。
但從根本上說,這雖然是快遞企業邁出擺脫低價競爭的第一步,這一步應該與提升服務同步。漲價以後,快遞服務水平能否跟上,或進一步提高,是消費者的普遍心聲。
此前派送費上調就緣於加盟網點危機頻發、快遞員大量流失的現實困境形成的倒逼壓力。此次快遞費漲價,則是為了減輕成本壓力、改善盈利狀況。快遞業是競爭行業,價格調整亦是企業自發行為,跟其他行業的價格調整並無二致。但不得不說,有的快遞企業的服務理念和服務質量還停留在粗放水平上,並沒有根本改觀。在當前消費升級背景下,這些快遞企業應當從技術上和服務上進行升級換代,才不會被時代所淘汰。
(綜合自:經濟參考報、南京日報、光明網、每日經濟新聞、四川在線)


※第95屆勞保會:互聯新思維 商貿新視窗
※「新零售網紅」又出手 盒馬鮮生要開個800平的便利店
※2017南京馬拉松從雨中跑向陽光 康師傅一路暖心陪你
※北京醫改實施已半年 分級診療制度建設成效顯現
※安徽蕪湖用「金鑰匙」開啟「智慧之門」
TAG:中國商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