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為何男性比女性短命

為何男性比女性短命

差距鮮明的「比拼」

男性和女性之間存在很多差別,這種差別不僅體現於生理特徵和思維方式,還體現於壽命。雖然在人們的印象中,男性身體強壯,女性弱不禁風,但科學家發現,當男女雙方真要較量「誰能活得更長久」時,女性將表現出碾壓性的優勢。

有兩件事可以證明這一點。首先,全球壽命最高的人群中,女性的數量總是遠多於男性。比如,2015年,中國科學家的統計數據就顯示,全國(不含港澳台地區)的百歲老人接近6萬,其中75%為女性,統計最長壽者的中國10大壽星排行榜上,女壽星更是佔到了9位。同年,美國科學家也指出,全美國的百歲老人約有8萬,其中85%為女性,而全球年齡在110歲以上的超級百歲老人中,95%是女性。

其次,即使只比較平均壽命,男性也明顯落後於女性。比如,2017年,香港女性平均壽命達到了87.3歲,要高出香港男性(81.2歲)約6歲,日本女性平均壽命(87.05歲)則高出日本男性(80歲)約7歲。在其他國家或地區,男女之間的差距甚至更大,比如蒙古國,女性平均壽命為75.1歲,男性平均壽命為65.58歲,男女平均壽命相差近10歲。

後天因素的影響

為何男性明顯不如女性長壽?有種觀點認為,一些後天因素對男性的早逝起著重要影響。

首先,社會對男性和女性的要求有很大的差別,這會影響壽命。比如,職業就是一個因素。從男女從事的職業特點上看,女性多從事文秘、醫學、文藝、教育、家務等低風險職業,而男性什麼都干,許多危險的崗位(下井挖煤、開長途貨車、高壓電工)提升了男性對職業的身心付出以及受職業傷的可能性。

又比如,社會對男性的期待是陽剛堅強,那麼男性在社會中遇到壓力時,礙於大男人的面子,很少會去想辦法渲泄和交流,更不願意去尋求專業的心理輔導。相反,女性沒有什麼顧忌,她們一般比男性開朗、感性,喜歡傾訴又好哭。這有利於心理恢復,而且即使僅從生理學的角度看,流眼淚也是一個生理排毒的過程。結果,長期硬撐的男性會憋出病來,在面臨挫折時反而比女性更容易崩潰。科學家就發現,失業潮來臨,女性會選擇哭過之後振作精神,男性卻更容易選擇自殺,比如美國,男性每年因心理問題而自殺身亡的人數是女性的三四倍。所以,科學家認為,「社會期待」這東西其實有些害人,如果男性想要長壽,他們最好能降低自己的恥感,願意流露自己脆弱的一面。

其次,從生活習慣上看,女性也往往比男性更自律。大多數女性總保持著一種願望,就是希望自己年輕、漂亮。這種願望會給身體造成良性影響,比如不抽煙、不酗酒,注意飲食健康,生活有規律。但男性截然不同,他們的生活方式常常既不科學也不健康。比如,男性喜歡抽煙喝酒,而煙和酒已經是現代社會人類生命和健康最兇惡的殺手。有資料顯示,俄羅斯男性的平均壽命比女性低13年,伏特加就是罪魁禍首,因為近2/3的俄羅斯男性死亡時竟然都處於醉酒狀態。又比如,男性的飲食習慣常常是狼吞虎咽或暴飲暴食,由此男人胃病的發病率比女人平均高出數倍。而且,男人吃的脂肪和蛋白質比女人多,但研究表明,吃過多的脂肪和蛋白質是發生直腸癌的一個重要原因。

女性的生理優勢

社會和生活方式對男女壽命確實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但科學家發現,在整個動物界,雄性動物比雌性短壽的現象仍然有很多。比如,雄性大白鼠平均壽命為483天,而雌性大白鼠為801天;雄性黑蜘蛛平均壽命為100天,雌性為271天;雄性玉米蟲壽命為60天,雌性為111天;同一群落的猩猩或類人猿中,雄性壽命也一致短於雌性,但是它們並沒有像人類男性那樣抽煙喝酒,暴飲暴食。所以,科學家認為,與男性相比,女性應該具備不少有利於長壽的先天優勢。

我們知道,男性和女性有一項明顯的差異:決定性別的染色體不同。無論男女,都有23對染色體,也都由其中一對性染色體來決定性別。男性性染色體是XY,而女性的是XX,有些遺傳病(比如血友病、肌肉萎縮症、慢性肉芽腫、色盲等)是通過性染色體傳給下一代的,叫做性聯遺傳病。性聯遺傳病發生在男性身上的頻率明顯高於女性,原因在於,如果性聯遺傳病使一個X染色體上的基因出現缺陷,那麼女性另外一個X染色體的完好的等位基因可能作為「候補」來補救這種缺陷,使女性免受「缺陷基因」的影響,而男性只有一個X染色體,缺乏這種保護機制。

對於長壽更重要的是,人類的免疫調節基因主要存在於X染色體上,女性具有兩條X染色體,便具備雙倍這類基因,一處基因受到損傷後,對應基因可以補償。因而,女性的免疫系統有著雙保險,免疫功能更完善,免疫系統衰老也更慢。科學家的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他們曾經追蹤研究了300多名20歲至90歲健康男女的血液情況,特別是隨著年齡增長,這些人血液中與免疫有關的免疫細胞的變化情況。結果發現,在衰老過程中,男性T細胞和B細胞的減少速度明顯快於女性,而這兩種細胞均與抵抗細菌感染有關。

另外,讓女性感到身體不適的月經其實也有好處。在生活水平提高的今天,人們攝入紅肉的量逐漸提升,鐵過量的問題也逐漸浮現。因為人體並沒有排出多餘的鐵元素的生理機制,通過膳食攝入的鐵一旦超出人體所需,就會滯留在身體里。過量的鐵在人體內會催化一系列化學反應,產生大量自由基,這些自由基可導致細胞老化和死亡,從而引起組織炎症、器官損傷和纖維化等問題。女性月經帶來周期性的失血,不僅會持續激活造血功能,還能使身體排出一部分鐵,這是男性無法做到的。

激素帶來的區別

男性與女性生理特徵的差別,很大程度上受激素的調控。男性體內雄性激素(即睾酮)多一些,女性體內雌性激素多一些,這兩種激素帶給人體的影響是不同的。

比如,科學家發現,激素可以解釋為何男性比女性更易得心臟病。一方面,睾酮可以增加血栓的形成,而雌性激素卻可以減少血栓的形成;另一方面,睾酮有助於增加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含量,這種膽固醇在血管里流動時,很容易沉積到血管壁上造成動脈粥樣硬化,而雌性激素則有助於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常常消除血管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含量。又比如,睾酮讓男人肌肉發達、大展雄風,卻並不利於延年益壽。科學家們發現,睾酮會令男性的免疫系統比女性更早衰退,這導致男性中年之後患腫瘤和傳染病的幾率都要高於女性。雌性激素卻不僅不會損害免疫系統,還是一種非常好的抗氧化劑,能有效清除女性體內的毒素和化學物質,並有助於體內細胞創傷的修復。

一些實驗可以直接證實睾酮和雌性激素對壽命所產生的不同影響。科學家已經觀察到,雄性動物經過閹割後,壽命會明顯延長。雖然同類實驗不能在人類身上進行,不過美國科學家曾用閹割的辦法來對待一些精神病患者,結果閹割後的精神病患者的壽命確有明顯延長。同時,韓國古代宦官留下的壽命檔案也顯示,閹人更長壽。

最後,睾酮對男性還有一個負面影響,那就是讓他們爭強好勝、勇於嘗試高風險行為,這導致男性更高的犯罪率和交通事故死亡率。為何女性生產「善良」的激素而男性卻要承受睾酮帶來的負面影響?這也許與進化有關。與個體的生存率相比,生物進化更重視提高繁殖成功率,如果生物的某種性狀能夠提高繁殖成功率但同時對健康帶來風險,那麼生物往往也會選擇犧牲後者。人類就是如此,男性需要盡量把自己的基因傳送給更多的後代,這要求他們多冒點風險,女性不僅要生育孩子,而且要能把後代養育到身體成熟。所以,進化要求女性比男性更加健康、更加長壽。

本文源自大科技 2017年第9期雜誌文章 歡迎您關注大科技公眾號:hdkj199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科技雜誌社 的精彩文章:

生長激素的小秘密
消痕除疤的神奇寶「貝」
越傷心,越勇敢
3.5元/本:2017大科技《科學之謎》1-10期
抹掉海上浮油

TAG:大科技雜誌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