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自然農耕的不二法門

自然農耕的不二法門

善建者不拔 因地制宜是自然農耕的不二法門。常識和良知是自然農耕的根本 農人是在義利 情理 天地之間行走中庸之道

自然農耕的核心點在於農作物的自然屬性:其關鍵不在技術,而在於內心始終如一的堅持。每一種自然作物都會結合大地的信息,空氣、水、養分等。在日月星辰,風雲雷電中用來編碼繼而呈現出不同的形態、顏色 、氣息、味道......。就地塊來說:原來適合種什麼,那麼還是種什麼;就作物來說蟲鳴鳥叫,就是最好的音樂,陽光雨露就是最好的大餐。農作物會以生長情形來向我們溝通。枝、葉、花 是植物體的外向顯現,需要技術沉澱,但植物體內向面需要我們用心去感悟。自然農耕有他的生活禪意和自然哲學,不明白這點,問題總會在不經意間顯現。

敬畏自然師法自然

我們水田種的秧苗很少有病蟲害。農場不設圍牆 :沒有噴霧器具、沒有殺蟲燈、不設防蟲網。是因為我們待作物就像自家的孩子,我們完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小生態環境並做好了和自然相融共生的準備。農場留的荒草隔離帶就是給蟲子和小動物們一個棲息的空間。自然不是「我們」所獨有,農業在田間地頭就是一個共生問題。每一個生命都是天地間的孩子,既然出現在田裡,就是有緣者,需要相融共生,只有明白什麼是共生,種什麼都不會是問題。很多農民問:農場這麼些年很少有病蟲害,為什麼他們家的水田需要經常打葯,今天打葯後,過幾天又要打葯了。 那麼農民在水田裡做了些什麼,大量的使用除草劑、化肥 。 你會看到青青的秧苗在水田裡,田埂上卻是蕭瑟枯萎的雜草,地塊有點靜悄悄,缺乏生機。蟲子它們也需要活,它們會快速適應這個用藥的過程。農藥越用越多,蟲子抗藥性越強。他們會自我創建一個適合進化的制度。就像我們人類從一個制度進化到另外一個制度。每個新制度的開創都有賴於舊制度的缺損。站在天地間的農民會以真誠心、清靜心去感悟。這也是我們璞心人種植水稻的過程中只需清水灌溉的原因所在。自然農耕講究自然天成,但畢竟不是野生狀態,更多時候還是需要我們去抑強扶弱。水田中,我們需要幫助秧苗戰勝雜草。在這個過程中,求真 求慢 求拙 ,璞心人已經能做到。至於求少,不想求少,但遵循前面三條 不求少也是相對少的。

食在當地食在當季

農品的最好選擇方式是就近原則,也是身土不二最好的詮釋。但鑒於城市的不成熟開發狀態,現有很多城市,農品的很大部分解決還是需要外地專門供應,由此國內有很多大型的農業基地。物流成本只是一個方面,更為致命的是為了保持所謂的新鮮度和保質期,在農品本身已經生長完畢的過程中,又給添加了很多添加劑之類的;更大層面上來自消費者本身錯誤的消費觀。品相顏色要好-添加劑橫行;想吃就吃-違背了作物的自然規律;生產中的過程,就無需碼字說明。我們都喜歡價廉物美,但我們需要價廉物美的同時讓生產者沒有了利潤空間 。我相信消費意識一定會有全民覺醒的一天,我們需要的是價值而非價格。從事自然農耕後明白一個理,物美價廉這事不靠譜 。就如菜場的雞不好,但購買者很多。原因在於:一受制於消費能力,二受制於消費理念。雞的生產成本,成活率決定是否賺錢。好,大規模無節制的用藥抗生素就來了,因為他要生存。吃進去的是種養環節都不真實自然的,生長狀態,在流通以及終端環節又給添加了很多。國人講,夫妻相是由於共同的飲食,類似的生活習慣;西方人講,吃什麼是什麼 。

民以食為天回歸本質

有些東西不太好權衡。市場是把無形的手,資本又是追逐利潤。食品安全制度後在日趨完善後標準如何制定。就牛奶來說:不同時期不同地點的添加,國內有三聚氰胺,國外有激素。很多母牛在產奶但沒有見過公牛面,性福幸福都無有。專家所講:土雞蛋洋雞蛋營養成分是一樣的。我有多次在西方人面前講過:中國傳統自然農耕從操作體系而言是遠遠超越西方有機體系的。我們講求道的層面,你們講求術的層面。我們會講不完美就是最好的完美。你們會講標準化。我講中國人外國人都一樣的,都是一個鼻子一個嘴巴倆眼睛倆耳朵的。你們會講,我們比你人高馬大多了。哈哈,但如按化學成分來說,我們都一樣的。

天地無垠,唯人心自縛!

不疾而速,心寬路寬,用心就有用力的地方。就如初生的枝條很柔弱,但經歷風雨之後便會茁壯起來。有些會發生,有些則不然。我們自然農耕人需要做的是讓種子回到適宜土地,讓其去傾聽大自然的號角。生命是相融共生所呈現的萬象更新!

(本文轉載自「璞心自然農場」QQ空間日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璞心自然農場 的精彩文章:

TAG:璞心自然農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