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好奇怪,我知道這麼多了,怎麼還提不出問題?

好奇怪,我知道這麼多了,怎麼還提不出問題?

「好奇怪,我知道這麼多了,怎麼還提不出問題?」

你有這樣的困擾么?

看看我的故事

「回答問題」,我是學霸

通曉各種問題的答案,是個很酷的事情。

像「人的眼睛為什麼不長在腦袋後面?」「為什麼怕癢的人,自己撓自己卻不癢?」之類稀奇古怪的問題,我能馬上告訴你答案。

從幼兒園到大學,各種考試所向披靡。

就因為,我會「答題」。

但是,「提出問題」,我是學渣

不過,有個問題我一直不會回答,就是:

「關於XX這個事情,你有什麼問題想知道嗎?」

這是個好奇怪的問題啊!

「我已經知道這麼多了,還有什麼問題可問嗎?」

」自己提問題有用么?這技能考么?「

直到我讀了博士,不會「提問」讓我吃了苦頭。

我的領域和吃緊密相關-味覺,有些食物能讓你垂涎三尺,就因為你有味覺。

博士論文,簡單來說,就是自問自答--自己提出問題,自己回答問題。

我是「答題」高手,可讓我「提問」可就難了去了。

我也嘗試過提出一些問題,比如」味覺的基本味道有哪些?「,」舌頭不同部位的味覺一樣嗎?「「舌頭的味覺靠什麼產生?」

但是,

這些問題已經有答案了,不能做新研究。

看來,論「提出問題」,我是標準的學渣。

不會「提出問題」,是因為這個

我意識到,要想讓自己擺脫困境,必須找到自己困難的原因。

於是,找到「像科學家一樣思考」的馬博士。

介紹了我的情況之後,他告訴我:

「要提出問題,確實要看哪些問題已經有了解答。

清楚地了解前人的工作,是新研究的基礎。

但是,

對某個現象的」無知「,才是科學新進展的前奏。

所以,你的關注點要從「已知」轉到」無知「上。」

我很疑惑,

」我學這麼多,就為了不被人覺得無知啊。你說的「無知」不是白痴的意思吧?「

馬博士露出蜜汁微笑,

」當然不是白痴,而是有知識的」無知「。

這個「無知」是我們對一個問題還沒有探索過,或者現在的探索還不能給我們一個明確的回答。「

原來,我總也提不出研究問題,不是因為知道太多,而是因為不夠」無知「啊。

可是,「無知」要轉化成問題啊

看來,我要關注那些還沒得到解答的問題。

可是,怎麼才叫做沒有解答的問題呢?哪些才是我們「無知」的事情呢?

從這開始想

於是,我問馬博士:

「我完全沒頭緒啊,怎麼找到「無知」?」

馬博士:

「你可以從有意思的現象入手。比如,你最近看到過什麼有關味覺的有意思的事情嗎?」

我突然想到,「一個上了微博熱搜的事情,是說香蕉+棗一起吃的味道,會讓人噁心到想死。」

馬博士驚訝地看著我,

「好有意思啊!你覺得這個是真的嗎?」

我說:「不知道啊,而且。。。」

馬博士打斷了我,「對,要的就是這個「不知道」,這就是一個「無知」。」

我:「哦哦,那我的問題就是,兩種好吃的東西,一起吃會變噁心嗎?」

馬博士:"這就是一類研究問題,問一個條件下會出現什麼現象?」

原來提問題也沒這麼難。

從現象入手,描述可能發生的現象,就是個好問題了。

我頓時感到自己學霸屬性回歸。

別停下,繼續想

馬博士:「哦,剛剛你說「而且」什麼?"

我:「而且。。。就算香蕉和棗一起吃會讓一些人噁心,也不一定所有人都這麼覺得啊!就像有人喜歡榴槤,有人覺得榴槤有股惡臭。有人愛吃香菜,有人覺得有肥皂味兒。」

馬博士:「關於榴槤和香菜的不同愛好,你看過之前的研究嗎?他們提了什麼研究問題?」

我:「他們的問題是,為什麼榴槤的味道因人而異?香菜中什麼成分讓人覺得有肥皂味?」

馬博士:」這也是一個提出研究問題的辦法,就是看類似的研究中,別人提出過什麼樣的問題,你可以真的你研究的現象,提出一個類似的。那你的問題有了么?「

我:」哦,那我的問題也有了,我可以問:香蕉和棗一起吃,產生了什麼東西?為什麼有人覺得這個東西噁心?為什麼不同人覺得這種成分的味道不同?「

馬博士:「這是個好問題,這類問題是解釋一個觀察到的現象,就像為什麼有人覺得噁心,為什麼不同人對同一成分的味覺有差別。」

原來,解釋現象出現的原因,也是個好問題。

頓時感覺,我離提出諾獎級的問題不遠了。

下回提問題時,試試這個

兩個切入點

從有意思的現象入手

了解以往研究中提出過什麼樣的問題

兩類問題

描述一個現象。

比如,「當XX時,會發生什麼?」「XX是什麼樣的?」

解釋一個現象。

比如,「為什麼X和Y不一樣?」「XX是這樣的,為什麼?」

這是我想說的話

科學的目標是回答一系列關於自然世界如何運作的問題。

這些問題的回答,就是科學知識。

但是,

發展科學知識的前提是,我們要提出有意義的問題。

所以,「提出問題」是特別重要的事情。

我們習慣了「某某是什麼?」這樣的測驗題。

並且以能夠回答這樣的問題為傲。

但是,

科學是這樣一個循環:提問題,回答問題,提新問題。。。

靠這樣的來回折騰,獲得對這個世界的更完整深入的認識。

所以,需要自己「提出問題」時,無從下手。

如果,我們的測驗題改成這樣呢?

「這裡有個問題,

這是問題的答案,

那麼接下來的問題是什麼?」

提問題,哪有這麼簡單。

還有很多招呢,留著以後說

我們

絕不滿足於知道,要知道如何知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像科學家一樣思考 的精彩文章:

印度是變異物種天堂,除了藍狗和獨眼山羊外,現在又多了個長著人臉的動物
你說什麼,我們的世界是虛擬的?
為了幫你學習「科學思考」,我做了一個清單

TAG:像科學家一樣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