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美國VIA ESI項目的那些事-蘭帥舊金山社會創新項目遊學分享

在美國VIA ESI項目的那些事-蘭帥舊金山社會創新項目遊學分享

今年7月17-31日,在心和公益基金會支持下,我與國內6位NGO夥伴一同前往美國,參加了VIA舉辦的探索社會創新項目,並參訪了相關的企業、NGO。

關於VIA ESI

關於ESI

美國矽谷探索社會創新項目(Explore Social Innovation, ESI)於今年暑期在世界創新中心——美國矽谷舉行,彙集22名來自亞洲各國(中國內地、香港、澳門、日本、日韓、馬拉西亞等)的大學生和青年專業人士。在這個為期2周的項目中,學員們加入來自亞洲的多樣化和充滿激情的團隊,在最富創新活力的地區參與到社會實踐、研討會、參訪世界頂級創新機構,深入學習創新方式,並與美國矽谷的創新領軍人物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深入交流,建立深厚友誼。在這裡,你將為自己的未來發現更多可能。

關於VIA

Volunteers In Asia(VIA)於1963年在美國斯坦福大學創建,是世界知名的非營利性組織。在過去50多年間,VIA在美國及亞洲等地舉辦了一系列內容豐富的跨文化交流活動,極大的促進了來自世界各地青年間的溝通與了解。其中,累計有超過6,000多名的亞洲青年參與到VIA美國項目中,更加直觀的了解美國文化與社會,學習世界領先的社會創新及領導力知識和技能。

寫在前面

從舊金山回國已經一個多月,20天的記憶有的已經模糊。但是到美國,參加VIA ESI項目的這段經歷總是讓我回味與難忘。而內心的很多感受,很難全部通過簡單的文字來表達,而有一些片段伴我左右,在我看來,我們有共同的特點,我試著將這些片段分享給大家。

不一樣的歡迎儀式

時間點:7月15日 下午

入住酒店不久,就聽到我們團長叫大家集合,剛走到房門口,就看到一排人整齊的站在一起,有人帶著尤克里里,有的掛著彩繩……我想,這大概就是VIA的團隊了吧,5位亞裔面龐的年輕人微笑著,對大家不住的Say hello。

」1,2,3 , go」

尤克里里彈奏的音樂響起……

「Welcome to American,. Welcome to VIA……「

具體的歌詞已經不能記起,因為是他們自己改編的歌詞,帶著略顯生疏的歡迎舞蹈,既親切又歡樂。

也許,在我們的認知里,這哪裡算一個歡迎儀式?

可就是一個簡短、輕鬆的歡迎儀式,讓我感受到了尊重、歡樂、創新。既讓我們消除了初到異鄉的陌生和恐懼,又拉進了我們的距離,還讓我們感受到他們對於第一次到來的中國NGO團的重視。

我想這是:人的態度。

感受城市對人的尊重

時間點: 7月17日 上午

項目第一天的上午,簡單的開場之後,我們被隨機分成了幾個小組,並被賦予了一些城市任務:以小組為單位,到各個城市的制定地點去完成任務。

我和三位女生分到了一個小組,首先我們拿到任務卡進行了簡單的交流,初步從地圖上了解了任務的具體位置,也選擇了首先出發的路線。

當我們到達第一個準備完成任務的市政廣場,有一輛特別的大巴吸引了我們。五彩的大巴上,有幾個字特別顯眼—shower,幾個看起來略顯疲態又衣著破爛的青年在排著隊。恍然大悟,這大概是專門為流浪漢提供的移動淋浴服務,我心裡不禁對這個城市對每個階層、每個人的關心又有了新的認識,於是拿起手機準備拍下來。就在這時,一個男子對著我喊到「NO photo」我馬上收起手機對他說sorry。

回頭想想,這不就是我們常常說到的同理心嗎?不管身處什麼環境,不管擁有怎樣的身份,人的基本權利是同等的,對他人權利和隱私抱有起碼的尊重。我在拍攝前,應該去詢問是否可以拍照。而他們也完全可以介意和拒絕我的行為,因為這是他們最平常的生活,毫無特別,而他們也可以拒絕將之拍照並傳播,因為這是他們最基本的肖像權力。

嗯,大概這才是我們一直所期盼和努力的平等。

我想這是:人之平等。

街角的那個 Can I help you?

時間點:7月17日 上午

那一天,我們的城市任務挑戰很多,我至今覺得很複雜。因為沒有特別完善的事前計劃,當我們的調整時間過半的時候,我們組的任務只完成了1/3,我提議分頭進行任務完成。對這座城市的不熟悉,讓我們一路都拿著地圖來不斷研究,走過路了、走過頭了,各種狀況不斷發生。伴隨著街頭流浪漢的各種吼叫,我的內心也有些害怕,我將與我一組的緬甸女孩拉進馬路內側,讓她覺得踏實些。我們走到街角,拿著地圖在討論下一個將要進行的任務怎麼去。

忽然,一個背包的中年女士湊過來微笑著對我們說:Can I help you?因為有地圖指引並且是完成任務,我們還算能找到下一個任務點,因此感謝了她的好意。當她走開20米後,我們突然想起另一個與陌生人交流的任務可以找她,於是又跑上去請她幫忙回答了幾個問題,就此道別。

在城市生活久了,經歷了很多陌生的城市與冷漠的面孔,在地鐵、在街道、在商場、在車站……一次次的尋求幫助被拒絕、被嘲笑甚至惡言相向之後,已經對陌生人的尋求幫助產生了免疫。而那天在緊張完成任務,有點陌生和懼怕中的「Can I help you?」讓我對這個城市和這裡的人,有了好感。而這個好感,是我之前幾乎沒有的體驗,抑或是在別的城市糟糕的體驗。

我想這是:人之友善。

如果需要幫助請舉手

時間點:7月20日 下午

某天項目上午課程的結束,協調員YI請大家下午提前20分鐘到達會議室門口,並帶上枕頭套。提前的時間、這小小的道具,讓我們很是疑惑。

下午到達會議室門口,我們的隨身包被協調員集中收好,照例的一些熱身遊戲讓大家又快速興奮起來。之後,我們照著協調員的規定,將枕頭套整齊疊好並充當了眼罩的功能。大家成為蒙面俠後,被協調員手牽手帶進了會議室。我以為會是有特別的陳設不希望我們提前看到,結果被帶進會議室後,就需要自己找「出路」了,也就是大家熟知的迷宮。剛開始,大家還手拉著手互相呼喊著一路摸索著前進,越到後面,大家可能也著急了,一間100平的會議室,怎麼都走不出去。不斷重複的摸到曾經遇見的同伴,不斷重複、不斷錯誤。

If you need help. please hands up.

我聽到了協調員charleen對大家說,我好想意識到這是個圈本想舉手,可是想到還有那麼多同伴大家都在,也許出口就在不遠處呢,還是繼續前進吧。

10分鐘後,我又隱約感覺到有幾個活躍的同伴沒有聲音了,於是有些著急,加快了速度開始不斷的探索,可是仍然沒有結果。

在這之間,我無數次的聽到charleen對大家重複「If you need help.please hands up.」大概30分鐘後,我舉起手尋求幫助,我的眼罩被摘開,被要求不要說話發聲。突然,我明白了遊戲的出口-」舉手「。看著還在不斷堅持的夥伴,我加入了搗亂的行列,呼喚他們的名字,」XX,你在哪裡?」然後跑開不讓他們摸到,然後漸行漸遠。

這個遊戲大概持續了1個半小時,以越來越多人的「If you need help .please hands up.」而讓遊戲其中的人找到答案。

有人很喜歡這個遊戲,因為它打破了我們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常規,鼓勵我們去發現那些已經主動提出訴求的服務對象。

也有人很不喜歡這個遊戲,因為他們認為一個人默默去探索、努力去發現和改變,這也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式與方法。

Anyway,我是非常喜歡這個遊戲的,因為它使我意識到,有時候解決問題的方法其實是多元的,也許我們忽略了很多身邊的關鍵因素。

我想,這是人之突破。

大聲talk

時間點:7月22日 晚上

我們的課程中,有好幾個是關於分享、說話以及相關禮儀的。

我們看一些耐人思考的TED,我們聽協調員他們的現場TED故事。

所以,我們在某個晚上也接到了任務,這之後的第三天晚上,我們每個人將進行3分鐘的Vtalk演講。

在幾堂課的訓練中,我們一起觀看了「朝鮮脫北者」的18分鐘精彩TED演講,看到了生命故事對人的觸動;我們一起聆聽了三位年輕的協助者的故事,他們雖然年輕但是有著不凡的人生學習及實踐經歷,在學霸的路上也是優秀的「社會活動家」,但也充滿了各種波折、艱難。這是我們的經驗,一個好的演講,以特別的生命故事為點,充滿了一些挑戰和轉折,但是因為有著向上的信念和堅持,有著一定的肢體語言,控制時間和情緒,從而引人思考、產生生命的影響力。

自從接到這個任務,對於中國團的我們來說,就是不小的挑戰。因為我們普遍英語不太順溜。如果說其他的隊員只是需要考慮演講內容及控制時間、演講技巧,那擺在我們中國團成員的首要挑戰便是語言。

接下來的48小時,我們項目中的每一位成員格外努力,利用各種課餘時間去找協調員分享、探討,讓協調員先感受故事的吸引力。待選題確定後,有在深夜準備演講稿並一遍又一遍的去練習,語法、單詞……而與我們一同的來自亞洲其他國家的夥伴們,同樣也是卯足了勁來盡量詮釋不一樣的自己。

我記得,那一晚,所有人都盛裝出席。大家或緊張、或激動、或興奮:因為我們聽到了來自緬甸姑娘和她的佛教學校的故事;聽到了伊朗姑娘自己對國家青年的努力;也聽到了巴拿馬華裔姑娘想通過藝術設計改變生活並為之努力的行動。我更動容的是來自中國NGO團成員的故事,其實我們的表達極為不準確,甚至有的句子根本無法讓外國夥伴理解與明白,但就是這樣手舞足蹈和簡單的單詞,讓我們都在講述自己的人生故事和機構故事,而這些故事讓稍顯年長的我們,覺得更應該去影響和傳遞給這些年輕人們。

那一夜,我們潸然淚下,因為我們感動於那麼多夥伴努力又拼搏的人生;

那一夜,我們備受鼓舞,因為我們看到同行的夥伴看到未來的召喚,在努力去創造不一樣的未來和社會;

那一夜,我們頻頻點頭,因為我們通過不同國家文化、習慣、生活的碰撞之後,有了新的世界視野;

那一夜,我們開懷大笑,因為有那麼多歡樂的事件和我們的Chinese English;

那一夜,我們更加的坦誠、親密、信任;

我想,這是人性的傳遞。

感受homeless

時間點:7月23日 下午

舊金山有大量的homeless,因為各種原因他們聚集於此,常見於hometown街區的街道兩旁。他們有的是因為破產,有的因為身體的殘疾缺少勞動力,有的則是年輕的「癮君子」…….所以當旁人路過或是外來人,不免對他們產生幾分懼怕。我們每天都穿梭在市區的各條道路,每當看到兩人以上的homeless,都有幾分懼怕,怕他們是癮君子來傷害自己,而路過時各種味道交叉的感覺會讓人幾近嘔吐。

我記憶特別深刻,有堂課我們被要求兩人一組去採訪homeless,並必須以之前我們集體討論的問題去採訪。因為男生較少,我選擇和一個感冒了的女生一組,好有個照應。首先我們大致討論了行動策略,盡量去採訪看起來年齡稍長又單獨的流浪漢,這樣他們更加和藹、易處,不去採訪那些成群結隊的年輕人,因為他們可能是吸食大麻的「癮君子」。

而後,我們下樓後就看到了一個流浪漢,但他一副喝醉的樣子自言自語,我和夥伴互相對了眼神搖搖頭就離開了。我們走了好幾個街區,看到了好幾撥流浪漢,但是心中帶著幾分膽怯的我們始終沒有勇氣開始談話。

大概半小時過去了,我們拐到了比較僻靜的一條街,發現了一個蜷縮在街角正在吃著漢堡的老年人,看起來這比較符合我們的預期。我們嘗試與他溝通,他人很好,我們的問題他都耐心作答,只是吃著看起來過期漢堡的這位老人,因為牙齒幾乎全無,我們聽不太清楚他的話語。僅僅知道,他就是本地人,因為破產而不得不成為流浪漢……交談了幾句,我們結束了對話,因為好像沒有辦法要到我們的答案。又拐了一條街,我們看到一團煙火和一群人在一起,沒錯,他們也是homeless,最被懼怕的吸食大麻而後產生幻覺的年輕homeless。他們看起來神經麻木般的大吼大叫,然後載歌載舞。

在後來的分享中,很多組夥伴都是經過了長時間的掙扎才敢和他們去交談,而一旦和第一個交談之後,後面的交談就容易許多。其實,很多流浪漢有很多來舊金山的原因,有的因為憧憬舊金山而來這裡,有的因為加州的福利政策好而來,有的因為破產.....他們,有的無奈,有的滿足,有的無所謂。其實他們中的很多人,本身不具備攻擊性,只是因為無家可歸,在生活清潔上變得不那麼容易。而安排我們去進行這樣的訪談,需要卸下自己,克服我們的各種心理障礙,去接近、去傾聽、去感受、去理解。

我想這是,人的同理心。

團隊協作之design thinking時間點:7月25日&7月26日

最後的幾天,我們幾乎都沉寂在design thinking的課程中,我們找案例進行問題樹的剖析,用更多的why去考量我們每個環節的關鍵點,從而深入挖掘問題並找到解決方案。我們去了斯坦福大學,參訪了他們的 D-school,感受到了學校對於每個設計者的尊重和重視,有專門的區域供大家來頭腦風暴,友善、合理的後勤環境讓我們只需投入到項目之中,之後遠在非洲的Ariel Raz還與我們視頻連線,來分享他在美國及非洲的案例。而至一切的集中思想大餐之後,我們必須分組完成設計,這是基於我們對所研究的社會問題的分析與思考。

其實,在這個分析問題並探索解決方案的時候,我內心是帶有一些倦怠的。因為在國內很多的培訓和學習中,這種問題樹的分享方法,大家頭腦風暴後無疾而終的討論太多,對於我們能討論出什麼結果並呈現的解決方案我並沒有抱有特別大的希望。

可就是這樣的討論,我們在不斷的分享自己機構的經驗、看法,伴隨著不同國家的現狀,我們大概討論出來了問題的核心點。繼而試圖設計出解決這一問題點的產品,多種的解決方案,我們不斷推翻、合併、優化並試圖創新,加上科技網路的設想。我們以一款針對農村教師的APP作為解決方案,試圖解決農村老師自主能動性差的問題,並用自製APP的形式,讓大家呈現了一款APP的主要功能模塊、核心內容以及界面設計。

從問題的提出到產品的呈現,我驚訝於自己態度的變化,更驚訝於最後結果的呈現。但是通過幾天的學習和思考,並通過團隊的力量,我們居然合作出了一款「神奇的APP」。

我想,這是人的協作。

寫在後面

歸零。

此刻起,我們就和美國VIA告別。

放下紙筆,放下嚮往,放下羨慕。

此刻起,過去的半個月,將被丟失。

或曾驚喜,曾歡笑;

或曾開懷,曾放光;

都將和萬里之外的創新之旅,一起封藏。

照例地道別,憧憬吧,

拳拳離別,再次出發。

在充滿希望的擁抱中,感恩這一場放空自己的旅程。

20天,

我們已經從零開始,倒空自己,然後再次灌滿。

最好的時光,最兇猛的歡喜。

也許,所有的不完美才是完美;

人生中最大的遺憾不是錯,

而是錯過,

謝謝公益和VIA,

賦予我不曾感受的學習歷練。

謝謝心和和夥伴,

給了我一整個夏天的力量。

歸零了,

然後重新出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螢火公益 的精彩文章:

TAG:螢火公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