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史探秘:他是皇帝的哥哥,親王爵位,晚年為皇位大義滅親

清史探秘:他是皇帝的哥哥,親王爵位,晚年為皇位大義滅親

大家知道,「大義滅親」這個成語典故,源自於春秋時期衛國大夫石碏,為了保護國家穩定而親自處死有叛逆之心的兒子的故事。

意思就是說,一個道德高尚的人,為了國家穩定這個大義,可以捨棄、甚至毀滅掉自己最親近的人,哪怕此人是自己的兒子,也在所不惜。

這樣的故事,在歷朝歷代都有發生,清代也不例外。

今天,劉老師就給大家講述一個清代大義滅親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大家一定都知道,他就是清代建國初期大名鼎鼎的大貝勒代善——此人曾位居「四大貝勒」之首,戰功赫赫,為清王朝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戰功。

作為努爾哈赤的二兒子,代善參與過努爾哈赤時期的絕大部分戰爭——包括努爾哈赤統一女真部落、以及對明朝的戰爭。

而且,經過戰爭的洗禮,代善也逐漸成為了努爾哈赤身邊最得力的助手,和最會打仗的兒子。

天命元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並任命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為「四大貝勒」。

而代善,因為戰功卓著和年齡最大,而被尊稱為大貝勒。

天命四年,在改變明朝和後金態勢的著名戰鬥——薩爾滸之戰中,代善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並最終打敗了佔據絕對優勢的20萬明軍。

自此之後,明朝基本上就失去了對後金髮動進攻的主動權。

皇太極即位之後,代善雖然身為兄長,但卻對他恭恭敬敬,絲毫沒有一個大哥的氣派。

皇太極崇德元年,該後金為清,清王朝正式建立,皇太極登基稱帝。

與此同時,代善也因卓越的戰功和無限的忠誠,而被皇太極封為和碩兄禮親王。

在皇太極當政期間,皇太極有兩件事情讓代善極為感動。

一是,在崇德二年征討朝鮮時,代善曾經私自扣留下不少戰利品,結果被軍隊監管部門告發。

但是,對此皇太極不僅沒有嚴肅處理,反而說那是自己兄長應該得到的。

二是,在崇德四年的一次野外狩獵時,代善的坐騎意外失蹄,馬匹和馬背上的代善同時摔倒,造成代善的腿骨折。

一旁的皇太極看到後,急忙跑上前來,親自為他包紮傷口,而且傷心地哭啼、責備自己不應該讓兄長跟著自己狩獵。

當即,皇太極就命令停止狩獵,而且在回去的路上,讓代善坐在自己的車駕內。

如果說之前代善的種種行為,還是裝出來的話。

那麼,自從這兩件事情之後,他是真心被弟弟皇太極的舉動說感動了。

從那以後,他決心為了弟弟和國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崇德八年,皇太極去世,皇九子福臨即位,是為清世祖,年號順治。

然而,當時的局勢不僅沒有穩定下來,而且還相當的險惡,各方勢力都在暗中窺視著皇位。

其中,以多爾袞一黨最為虎視眈眈。

為了徹底消除各黨派之間對皇位的幻想,身為元老重臣的代善,先是提議讓鄭親王濟爾哈朗、睿親王多爾袞輔政,然後又揭發了自己的親兒子碩託和親孫子阿達禮的叛逆舉動——私下商議擁戴多爾袞為帝。

在處死自己的親兒子和親孫子之後,朝野一時間安靜了下來。

多爾袞一黨也不再上躥下跳,局面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可以說,如果不是代善大義滅親,殺掉自己叛逆的兒子和孫子,順治帝這個皇位能否坐穩,還不一定。

清王朝,很有可能也是一個短命的小王朝。

但是,由於代善的這個舉動,最終改變了這一局面,最終不僅使清王朝得以入關,更是建立起長達二百多年的大清王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劉老師 的精彩文章:

清史探秘:康熙帝親自下令鞭刑的這幾個太監,究竟犯了什麼錯?
清史探秘:他是清王朝統一戰事中,唯一戰死沙場的親王
清史探秘:為了方便臨幸妃子,雍正帝竟耍了這個心眼
清史探秘:這則謠言不一般,直接促使慈禧太后發動了宮廷政變
清史探秘:他是努爾哈赤的弟弟,打仗不行,搗亂卻很在行

TAG:歷史劉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