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國為什麼戰鬥機沒有殲17,殲18,殲19型號,直接來殲20

我國為什麼戰鬥機沒有殲17,殲18,殲19型號,直接來殲20

中國國產軍用飛機的編號,裡面看似沒什麼規律,其實也有一些很有趣的現象。

就拿殲擊機來說,題主說的殲17、18和19,目前看來是顯然沒有的,我軍新一代戰鬥機中,殲20以下數字編號最大的是殲16,航空工業瀋陽所研製、沈飛生產的三代半多用途戰鬥機,而殲11有一種利用殲16先進機載雷達、航電的改進型叫殲11D,也沒有另闢蹊徑搞一個新的編號。

倒是俄羅斯人比較喜歡把一種飛機的大改型、外貿型另外搞一個編號,典型的案例是米17通用運輸直升機和蘇-22戰鬥轟炸機,其實俄軍自用的都叫米8和蘇17,前兩者名字是為了外貿需要。

從殲17到殲19的型號空白,也說明現代化殲擊機研發周期、成本越來越大,航空工業強大的老歐洲,搞完颱風、陣風後,都無法研製第四代隱形殲擊機了,型號越來越少,更別說起名字了,F-22之後,美軍沒叫F-24(需跳過YF-23),JSF競標階段,X-35就選了35這個數字,就是現在的F-35。

國產殲擊機型號數字上缺失的,也有一些夭折型號、方案階段被斃掉的"黑歷史"。從殲8開始說的話,殲9是成都所研製的鴨式布局方案,宋文驄老爺子84年拿著有機玻璃模型,當時還叫殲9大改型,後來就是殲10。

殲11最初是沈飛研製的單發戰鬥機,後來又被沈飛用回來,變成國產化蘇-27的名字,殲12是70年代洪都(原南昌飛機廠)研製的輕型超音速戰鬥機,有多架原型機,被斃掉了,殲13是沈飛研製的單發三代機方案,被殲10幹掉那位Loser。

而且有意思的是,現在我軍新型軍用飛機編號上比較喜歡"+10",典型案例是運20大型運輸機,運10客機壯志未酬,鯤鵬橫空出世圓了大飛機夢,直20是我軍最新的直升機型號,比直10編號多10個數,代表著10年一進步。

而且很巧,直10公開資料顯示是2003年首飛的,直20恰好是2013年首飛的,所以這些編號看似無規律,實則也是精心挑選的。

戰鬥機的研製最大特點就是編號的使用,比如美軍使用了YF-22和YF-23兩種編號,因此F-23戰鬥機就不再使用了。同時,F-24、F-25這樣的編號也被跳過,除了內部使用外,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不喜歡和其他戰鬥機重名。蘇-27戰鬥機已經佔據了27這個數字,因此世界上有能力研製戰鬥機的戰鬥機,基本都不愛使用這個編號,避免和太紅的戰鬥機衝突。之後在F-35戰鬥機的選項中,X-32,X-35是驗證機的編號,X-33、X-34都已經有編號,因此就只能跳過。中國的戰鬥機研製也是如此,殲-10、殲-11戰鬥機之後的殲-12之前已經有,是輕型這都進,但是後來沒有量產,因此殲12這個編號肯定要跳過。

殲13、殲14用於一些驗證型號內部使用,殲17與JF-17一樣,為巴基斯坦與中國聯合研製的戰鬥機,因此17也無法使用。殲18的編號還沒有使用,19也是沒有使用,其中可能原因是預留給下一代戰鬥機,或者是內部叫法,目前並沒有使用。但是殲20之後的戰鬥機,可能會使用20之後的編號,因為跳過了之後,一般不太可能重新使用。殲31也是類似,中間為何跳過這麼多個編號,只有兩種原因,第一個是不與已經存在的著名戰鬥機重複編號,第二個內部已經使用或者曾經已經使用,因此就直接到了殲31的編號。編號就像一款戰鬥機的名字,編號的數字也是有講究的。同一設計局的產品,不可能出兩個連續的編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殲20 的精彩文章:

從機庫就能看出殲20隱身技術領先美國F22 厲害了我的PLA!
中國殲20戰機沒有生產那麼快,可能是為第六代戰機留位置
打造中國芯 強化中國造 才能實現中國的強國夢
蘇-57戰機苦盡甘來,殲31何時轉正還是未知數!
殲20和F22相遇後空戰怎麼打?俄專家一番話令美慌了!

TAG:殲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