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50歲學畫畫,80歲完成巨作《富春山居圖》,後半生簡直開了掛!

50歲學畫畫,80歲完成巨作《富春山居圖》,後半生簡直開了掛!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富春山居圖》

一說到這幅巨作,

大家都知道作者是黃公望。

畢竟他們是相輔相成的,

正是因為這幅名作,黃公望才得以聞名,

而這幅畫,也正是出自黃公望之手才能傳世。

這幅傳世佳作是黃公望八十多歲完成的作品,

他在畫完這幅畫後沒過多久就去世了。

所以,這幅作品也是黃公望生前的最後一幅作品,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看看

黃老年輕時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50歲學畫畫,80歲完成巨作《富春山居圖》,後半生簡直開了掛!

黃公望畫像

父母雙亡 過繼黃氏

黃公望其實本名姓陸,名堅,

因為在年幼的時候,親生父母都去世了,

族人看他年紀尚小,無父無母的很可憐,

便將他過繼給了一個姓黃的老人,

因為這個黃氏年老無子,

在得子後,十分開心的說

「黃公,望子,久矣!」

也正是因為這樣而取名黃公望,字子久,

小編只想說,還是第一次見這麼起名字的。

50歲學畫畫,80歲完成巨作《富春山居圖》,後半生簡直開了掛!

天資聰慧,年少有志

黃公望從小就十分聰明,

年紀輕輕的就通過了各種考試,

被當地人稱為「神童」,

成年後更是博覽群書,胸懷大志,

立志要參加科舉考試進朝廷做大官。

只不過由於當時宋朝被滅,

元朝創立,廢除了科舉制,

黃公望雖然有著滿腔的熱血

但卻一直苦於無處施展。

50歲學畫畫,80歲完成巨作《富春山居圖》,後半生簡直開了掛!

連累入獄 仕途多舛

黃公望見無法通過制度做官,

就想著結交一些文人道士、官員朋友走後門,

當時的道士,還具有一定的地位

所以當時他還結交了

我們廣為人知的武當的祖師爺張三丰。

可能是因為黃公望想要當官的心太急切了

所以最終飢不擇食,

選擇了在張閭這個大貪官的手下擔任書吏

據悉《竇娥冤》中那個叫「張驢兒」的地痞,

就是這個貪官張閭的原型。

50歲學畫畫,80歲完成巨作《富春山居圖》,後半生簡直開了掛!

後來張閭貪污受賄的事情暴露,被抓入獄,

而黃公望也因此受牽連跟著進去坐牢了

而且這一坐就是坐了10年之久。

可能命運就是總愛跟人開玩笑,

就在黃公望坐牢期間,

元朝皇帝突然又恢復了科舉制度。

所以無奈的是,

出獄後的黃公望因為有入獄記錄

卻註定此生與仕途無緣了。

50歲學畫畫,80歲完成巨作《富春山居圖》,後半生簡直開了掛!

隱退算卜,潛心學畫

出獄後的黃公望已經是年過半百了

早已無心征戰於朝野,

所以就隱退江湖加入了全真教,做起了道士

還幹了一個不太體面的職業——

但是據說,黃公望算命卜卦還是挺準的,

就連在自己創作《富春山居圖》之時,

就預言此畫能影響其未來一生。

50歲學畫畫,80歲完成巨作《富春山居圖》,後半生簡直開了掛!

在隱退幾十年的時間裡,

他還結交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其中就有趙孟頫、吳鎮、王蒙等畫家

受到這些畫家朋友的影響,

黃公望在50歲後也開始學畫畫,

一開始只是精心研究山水畫,

直到六七十歲,在趙孟頫等人的指點下,

開始嘗試更多的不同的畫風。

終於在他潛心研究與探索下

繪畫技藝得到突飛猛進的進步,

並且在62歲後畫名大震

與吳鎮、倪瓚、王蒙並稱「元四家」。

而黃公望又因為影響力最大

而被稱作「元四家」之首。

50歲學畫畫,80歲完成巨作《富春山居圖》,後半生簡直開了掛!

作畫贈友,富春長卷

黃公望一生中結交了很多禪師,

其中最為要好的就是無用禪師

他們兩個人經常一起相伴遊玩

有一次,他們從松江遊玩回到居住地富春江時

無用禪師對黃公望說,

「希望黃公望能為他作一幅長卷」

所以黃公望在79歲高齡時,

開始著手為無用禪師創作《富春山居圖》

為了創作這幅畫,

黃公望畫積累了豐富的素材

畫盡了奇峰用來打草稿,

每次出門,

身上就一定會帶著皮囊,內置畫具,

看到山中有奇景,就會拿紙,將其摹寫下來。

50歲學畫畫,80歲完成巨作《富春山居圖》,後半生簡直開了掛!

在他傾心繪畫了三四年後,

此畫仍然沒有完成。

但是無用禪師卻挂念已久

他擔心夜長夢多,被別人搶先奪去

所以黃公望只好在畫上先寫上了題跋

並且為了避免後世有巧取豪奪者,

還在題跋中寫到看到此畫請先看題跋。

而就在黃公望完成此畫後,不久便逝世了。

所以這幅畫就成了他生前的最後一幅作品

從此,黃公望的名字也與

這幅傳世佳作緊密的連結在一起。

50歲學畫畫,80歲完成巨作《富春山居圖》,後半生簡直開了掛!

幾經轉手,終成兩段

在無用去世後,這幅畫被他的後代變賣

後來隨著人們的流傳,

這幅畫進入明代,變得越來越有名氣

還被著名畫家沈周、董其昌等人所珍藏,

最後轉手落到收藏家吳之矩之手,

吳之矩死後傳給兒子吳洪裕。

吳洪裕是個狂熱的收藏家,愛畫就像至寶一樣,

在病危時他想像唐太宗將《蘭亭序》陪葬一樣,

將此幅珍愛的長卷給自己陪葬。

而就在這幅畫被投入火爐之中的危急時刻,

幸虧他的侄子將其從爐火中搶救了出來,

否則我們現在可能都看不到這幅佳作了。

遺憾的是,雖然當時被搶救了出來

但畫也燒去了一些,還因此被分成了兩段。

50歲學畫畫,80歲完成巨作《富春山居圖》,後半生簡直開了掛!

《無用師卷》縱33厘米,橫637厘米

後來,吳家後代子弟將小段燒焦的部分揭下來,

在經過精心的裝裱後,

竟發現正好有一山一水一丘一壑之景,

而且絲毫看不出剪裁過的痕迹。

由於是《富春山居圖》的一小部分,

所以就將此小段的部分稱之為《剩山圖》。

而大段部分,則用無用禪師的名字

命名為《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

50歲學畫畫,80歲完成巨作《富春山居圖》,後半生簡直開了掛!

《剩山圖卷》縱32厘米,橫51.5厘米

前後兩段,分散兩地

乾隆年間,一幅贗品《富春山居圖》被征入宮,

乾隆皇帝見到後卻愛不釋手,視為珍品,

閑暇時候就取出來欣賞,

大家都知道乾隆皇帝愛在畫上題字蓋章

這幅在他手中的贗品也沒有倖免

乾隆在6米長卷的留白處蓋上自己的玉璽

並且還賦詩加題詞。

後來,《富春山居無用師卷》的真跡輾轉到了宮中。

但他卻傻傻的以為那副贗品才是真跡。

不過,也正是因為乾隆帝的看走眼,

真正的《富春山居圖》才有幸

躲過乾隆頻繁題字蓋章這一劫。

50歲學畫畫,80歲完成巨作《富春山居圖》,後半生簡直開了掛!

《富春山居圖》局部

50歲學畫畫,80歲完成巨作《富春山居圖》,後半生簡直開了掛!

《富春山居圖》局部

隨著時代的流逝,

《無用師卷》在故宮裡平安的放置了187年。

直到1965年進入台北故宮博物院,保存至今。

而另一段《剩山圖》也在民間幾經輾轉後,

於1956年搬入浙江省博物館,

成為該館半個世紀以來的「鎮館之寶」。

就在本世紀2011年6月1日,

在分別了361年後,

分別收藏在兩岸的《富春山居圖》

在台北故宮博物院正式合璧,

在當時成了一段佳話。

50歲學畫畫,80歲完成巨作《富春山居圖》,後半生簡直開了掛!

50歲學畫畫,80歲完成巨作《富春山居圖》,後半生簡直開了掛!

50歲學畫畫,80歲完成巨作《富春山居圖》,後半生簡直開了掛!

50歲學畫畫,80歲完成巨作《富春山居圖》,後半生簡直開了掛!

50歲學畫畫,80歲完成巨作《富春山居圖》,後半生簡直開了掛!

《富春山居圖》整卷

細節之處看《富春山居圖》

《富春山居圖》整幅長卷長636.9厘米,寬33厘米,

以富春江為背景,用濃淡相宜的墨色,

描繪了富春江兩岸初秋的秀麗景色,

整幅圖畫構圖布置的疏密有致,

遠近層次變化無窮

把浩渺連綿的江南山水表現得淋漓盡致,

50歲學畫畫,80歲完成巨作《富春山居圖》,後半生簡直開了掛!

《富春山居圖》局部

50歲學畫畫,80歲完成巨作《富春山居圖》,後半生簡直開了掛!

《富春山居圖》局部

畫中山峰層巒疊嶂,房屋茅舍疏散有秩,

樹木蔥鬱交錯,水波出沒魚舟。

近樹蒼蒼,遠溪山流長。

小橋閣樓,人物飛禽,

各得其所,生動適度。

真是「景隨人遷,人隨景移」,

達到了步步可觀的藝術效果。

水上的小鴨子通過用數字2來表現,

真是神韻得當,妙趣橫生。

50歲學畫畫,80歲完成巨作《富春山居圖》,後半生簡直開了掛!

《富春山居圖》局部

接下來小編為大家送上整幅長卷

請將手機旋轉90度橫屏查看

50歲學畫畫,80歲完成巨作《富春山居圖》,後半生簡直開了掛!

50歲學畫畫,80歲完成巨作《富春山居圖》,後半生簡直開了掛!

看完整幅圖,小編只想說真是

凡數十峰,一封一狀,數百樹,

一樹一態,雄秀蒼茫,變化極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沃德利成書畫院 的精彩文章:

柳公權《蘭亭序》欣賞
明代李淳已經把楷書結字規律說透了(收藏)
小動物插畫,看完心裡暖暖的
陳丹青:在這幅畫面前,我覺得自己像傻子一樣

TAG:沃德利成書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