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非理性是如何主宰我們的?

非理性是如何主宰我們的?

哲學園鳴謝

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了研究行為經濟學的理查德·塞勒。

這個消息令我很興奮。因為行為經濟學,是近幾年我特別感興趣的領域。

所以,我想用今天這篇文章,告訴你:什麼是行為經濟學,它研究的究竟是什麼。

儘管網上已經有鋪天蓋地的資料了,但這篇文章還是得寫。

希望能稍微幫你增進對這個學科的了解。

要了解行為經濟學,必須先從「理性人」假設聊起。

什麼是「理性人」假設?

1776年,英國人亞當·斯密發表了他的曠世巨著《國富論》。在書中,他這樣寫道:

我們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飲料,不是出自屠戶、釀酒家和麵包師的恩惠,而是出於他們自利的打算。我們不說喚起他們利他心的話,而說喚起他們利己心的話,我們不說我們自己需要,而說對他們有好處。

簡而言之。他的觀點可以概括為:我們基於自己的需求,作出有利於自己的行為,客觀上,促成了整個市場和社會秩序的形成。

麵包師做麵包,是因為他需要用麵包換錢;我們購買麵包,是因為我們需要用錢買麵包。

所以,「購買麵包」這個行為,對我們和麵包師來說,都是有利的。雙方都能通過這個交易行為獲益。

這就是整個市場經濟的基本邏輯。

在亞當·斯密之前,經濟學的思路是什麼呢?是重商主義。那時的研究,都將注意力放在國家如何控制對外貿易,如何殖民掠奪,如何通過關稅來實現順差,從而提高本國的財富(也就是金銀)積累。簡而言之,是在玩零和遊戲。

為什麼是零和遊戲呢?國家之間的貿易,有得必有失。一國實現順差(即出口比進口多),另一國必然是逆差。一個國家富裕了,必然帶來其他國家的貧窮。總體來說,整個社會的福利狀況,是沒有變化的。

但隨著1760年工業革命在英國的興起,自由貿易和勞動分工的需求變得迫切起來。這時,傳統的重商主義就不適用了。整個社會需要一個新的理論,來指導它們如何去運轉和行動。

於是,亞當·斯密出現了。

亞當·斯密認為,政府不需要干預市場,只要市場中所有的參與者,按照自己的需求行事,市場效率就能實現最優。所有人的狀況都能得到改善。

這背後的原理是什麼?

他稱之為「經濟人」假設。

他認為,人是追求利益的,會遵循「利益最大化」的路徑去行動。如果我比起錢更需要麵包,我就會用錢去買麵包;如果麵包師更需要錢,他就會用麵包去賣錢。

這個假設,在後世,經過西尼爾、約翰·密爾和帕累托一系列大師的改進,被發揚光大,成為「理性人假設」。也成為古典經濟學的根基。

簡而言之,我們可以這樣去理解「理性人」假設。

1. 人對於所面臨的一系列選擇,有充分的信息和穩定的偏好。

2. 基於這兩者,人可以對每一個選項,賦予一個「效用」值,用來描述這個選項對他帶來的收益;

3. 人會選擇效用值最高的選項進行行動。

這裡面的「理性」體現在哪裡呢?體現在第二點。

也就是說,傳統的假設認為,如果一個人是理性的,那麼他的「主觀效用」就一定是正確、穩定、客觀的 —— 他一定不會覺得50塊錢比100塊錢好。

這個理論看起來很正確,直到20世紀中葉。

20世紀發生了什麼事呢?心理學獲得了蓬勃發展。

尤其是認知心理學的興盛,將人的認知過程,揭示了出來。

人們開始發現:我們的思維過程其實是有跡可循的。我們對事物的判斷和決策,並不像我們所認為的那麼準確。

簡而言之,傳統的理性人假設,就像牛頓第一定律。而認知心理學的發展,就像人們發現了摩擦力的存在。

這時,就要提到一位重量級的人物了:

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查德·塞勒 —— 的好友兼老師,丹尼爾·卡尼曼。

如果說行為經濟學有一位亞當·斯密型的人物,那無疑就是丹尼爾·卡尼曼。

可以說,行為經濟學雖然早在20世紀前葉,就開始有了很多研究,但直到卡尼曼的論文橫空出世,才算徹底奠定了這門學科。

那麼,丹尼爾·卡尼曼做了什麼呢?

他在1979年,和特沃斯基一起,發表了一篇論文,提出了「前景理論」。

這個理論,總結了20世紀對心理學的應用,對傳統的「完全理性人」假設,做了極大的修正。

它認為:人在分析預期效用和做決策的時候,會受到許多心理因素的影響。這些心理因素,會致使我們作出許多「看上去不太理性」的決策。

而這跟傳統的假設是相悖的。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一個人做著不喜歡的工作,每天上班了就盼著下班,從周一起就盼著周末,薪水也不高,就是普普通通,但他就是不肯跳槽,為什麼呢?

傳統的解釋,是用效用函數來計算期望。譬如說:他現在工資6000,跳槽的話,有50%幾率工資增加1000,50%的幾率工資降低2000,那麼,總的期望收益是 50% x 1000 - 50% x 2000,結果是-500,是一個負數,所以他不願意跳槽。

但前景理論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把工資增加的概率變成80%,工資降低的概率變成20%,總收益從-500變成正的400,他同樣會不願意跳槽。

為什麼呢?因為「工資減少」在他心目中的比重,要遠重於「工資增加」。

這就是前景理論最重要的成果:損失厭惡。

人們對於損失的敏感度,會遠高於收益。

簡而言之,同樣是100塊,丟了100塊和撿到100塊,心情是完全不同的,前者帶來的痛苦會更強烈、更持久。

由下圖可以看出,同樣的數額(X值),損失和收益所對應的主觀價值(Y值),是全然不同的。

前景理論的價值函數曲線

那麼,為什麼人會有損失厭惡呢?

用進化心理學的角度來解釋,這是因為,在千萬年的進化過程中,損失一樣東西(比如受傷、丟失食物、失去領地)比得到一樣東西,對我們的影響更為嚴重。因此,我們的大腦被塑造成了,對損失更加敏感。

如果你足夠敏感,你會發現,很多文章的標題,都會用負面的詞語(失去,失業,錯過,落後……),來吸引你的注意(包括我,捂臉)。

這背後的原理,其實也是損失厭惡。

基於前景理論和損失厭惡,卡尼曼、塞勒和一大批行為經濟學家,提出了不少好玩的理論。

比如下面這兩個實驗。

第一個實驗:經濟學家把參與者分成AB兩組。他們給A組每人一個杯子,並告訴他們:杯子完全歸你們所有,你們可以選擇帶回家,或者待會把它賣掉。

同時,他們給B組一筆錢,並告訴他們:你們可以把錢帶走,也可以用這筆錢去購買A組的杯子。

結果是什麼樣呢?A組裡面,願意賣出杯子的人,定價的中位數是5.79美元;而B組裡面,願意購買杯子的人,出價的中位數是2.25美元。

也就是說,兩組人對於同一個杯子的估價,給出了完全不同的結果。

擁有杯子的人,認為他們的杯子更值錢。

第二個實驗也是相似的:

將參與者分成三組。第一組,每個人給一個咖啡杯;第二組,每個人給一塊巧克力;第三組則什麼都不給。

然後,經濟學家分別告訴他們:第一組的人,可以選擇用杯子交換巧克力,也可以拿走杯子;第二組的人,可以選擇用巧克力交換杯子,也可以不換。第三組的人,則需要從杯子和巧克力之間做出選擇,告訴實驗人員,他們更想要哪一種。

先說第三組。選擇杯子的人是56%,選擇巧克力的人是44%。雖然有一點差距,但大體可以認為:對於這些學生來說,杯子和巧克力差不多一樣值錢,沒有顯著的偏好差異。

但第一組和第二組的結果相當懸殊:

第一組中,有89%的人選擇了「不交換」,只有11%的人願意交換。

第二組中,有90%的人選擇了「不交換」,只有10%的人願意交換。

這說明什麼呢?

人們對於自己「已經擁有」的物品,所評估的價值會大大增加。

簡而言之:大家都會認為,自己擁有的東西更值錢。

這就叫做「稟賦效應」。

「稟賦效應」看上去很簡單,無非就是對「損失厭惡」的發展。

但進一步思考,其實很有意思。

我們不妨一起來看看。

首先,產生稟賦效應,最基本的條件是損失厭惡,亦即對損失的敏感性高於收穫,這一點無需贅言。

但這裡就產生了一個問題:

損失和得到,都是相對的。我們在實際生活中,如何界定「損失」和「收穫」呢?

以實驗一為例,參與者們所得到的杯子,本質上都是外來的,是實驗者贈與的。那麼,為什麼會有差距呢?

這是因為,A組是先得到杯子,再選擇是否賣出 —— 他們的參照點被設定為「我有一個杯子,願不願意失去它」,亦即一種損失。

而B組的參照點則被設定為「我沒有杯子,願不願意得到它」,是一種收穫。

因此,稟賦效應就產生作用了。

從這裡,我們可以得到什麼結論呢?

我們對一個事物的態度,會受到「初始狀態」的影響。初始狀態不同,我們的參照點不同,對事物的評價也會完全不同。

從這個推論出發,又有一個好玩的原理誕生了。

請看下面這個情況:

有一種嚴重的疾病,正威脅著600名居民的生命安全,現在對於兩個小組,他們得到的選擇是這樣的:

A小組聽到的是:現在有兩個措施。措施1可以確保拯救200人,措施2有1/3的機會救出600人,有2/3的機會一個都救不了,你會怎麼選?

而B小組聽到的版本是這樣的:

有兩個措施。措施1會有400人死亡,措施2有2/3的風險會全部死亡,1/3的機會無人死亡,你會怎麼選?

我們一眼就能看出,A小組和B小組,所面臨的選擇是一模一樣的。措施1都是救出200人,400人死亡;措施2都是1/3的機會全部生還,2/3的幾率全部死亡。

那麼,我們能夠期望的結果,就是兩個小組,做出措施1和措施2的比例,應該是大體相似的。

如果A小組有80%選擇措施1,那B小組按理來說,也應該有80%左右的人選擇措施1。

但結果呢?A小組中,大比例的人選擇了措施1;相對應的,B小組中,大部分人卻選擇了措施2。

這裡的原因是什麼呢?就是因為「初始狀態」不同。

對於A小組,兩個措施都是「獲得」的框架,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會傾向於保守,亦即選擇能落袋為安的策略。

但對於B小組,兩個措施都是「損失」的框架。這時,人們的「損失厭惡」就體現出來了 —— 寧可冒更大的風險,也不願意白白看著損失發生。

亦即是說,當我們接收到一個「損失」框架時,我們下意識的反應,是傾向於冒險。哪怕冒險的結果可能更嚴重,我們也不願意白白損失。

這就是鼎鼎大名的「框架效應」。

同樣的事件,用不同的方式表述出來,傳達給對方不同的「框架」,所帶來的效果,很可能完全不同。

譬如說,把「下崗」說成「待業」,把「減少」說成「負增長」,看起來,就沒有那麼直白了吧。

再比如說:「我們這季度營收達到xx,距離目標還差xx%」和「我們這季度營收達到xx,環比增長xx%」—— 看上去,是不是給人的感覺完全不一樣?

框架效應的應用非常廣。基於「框架」,理查德·塞勒提出了經典理論:心理賬戶。

這是他非常突出的貢獻,也是他在行為金融學方面相當大的突破。

心理賬戶不但可以解釋日常生活現象,也可以解釋儲蓄、投資、消費等金融現象。

那麼,什麼是「心理賬戶」呢?

我們還是來看一個案例:

假設你花100塊買了張iMax電影票,走到電影院門口,你發現票丟了,你會再花100塊買一張票嗎?

大多數人的選擇是不會。他們會覺得,這相當於在電影票上面,花了200塊。

現在,假設你打算到電影院買票,出門前,你發現丟了100塊現金,你會不會繼續去看電影?

大多數人的選擇是會 —— 丟了100塊,跟我看不看電影有什麼關係?

但兩種情況本質上是一模一樣的。無論是丟了價值100塊的電影票,還是丟了100塊現金,對我們來說,都是丟失了100塊的價值。

按照傳統的理性人假設,人在這兩種情況下,作出的決策應該是一樣的。

如果你在第一種情況選擇回家,那第二種情況下,你就應該放棄看電影。

為什麼實際情況跟假設恰好相反呢?

塞勒認為,這是因為,在人的心目中,存在著無形的「心理賬戶」。

我們並不是統一地、平等地對待所有的收入和支出,而是在內心裡設定諸多不同的賬戶,把每一筆收入和支出分門別類地放進去。

這就是「框架」對我們的影響。

由於框架的不同,我們對每一筆收入/支出的判斷,也會完全不同。

塞勒進一步用這個理論來解釋儲蓄和消費。如果一個人在基金上投入了20萬,某天,基金大漲10%,增值了2萬,他多半不會把這2萬拿出來花掉,而是繼續放在基金里。但如果這2萬來自意外所得,比如彩票、獎金,他就很可能把這2萬花掉。

造成這種現象,就是因為在他心中,兩種情況所歸屬的「心理賬戶」不同。前者的2萬塊,屬於「投資賬戶」,應該留著;而後者的2萬塊,屬於「消費賬戶」,裡面的錢就是用來消費的。

利用好「心理賬戶」,可以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輕鬆。

在一篇論文里,塞勒就提到過一個趣事:

有一個金融學的教授,每年年初,都會設立一個賬戶,叫做「捐款賬戶」。

如果在這一年裡,發生了任何計劃外的開支,比如交通違章罰款、打碎了盤子,等等,他就會將這筆開支,從「捐款賬戶」中扣除。

最終,到了年底,這個賬戶里還剩下多少錢,就全部捐出去。

這樣一來,由於這筆錢本來就是「要捐出去的」,無論發生任何開支,都不會影響他的心情。

當然,具體將多少錢撥入「捐款賬戶」,就是一個學問了。

最後,總結一下。

行為經濟學有沒有對「理性人」作出顛覆?其實也沒有。它只是將心理學的因素,引入了「理性人」模型,從而讓它變得更加現實,能夠描述實際情況。

如果說丹尼爾·卡尼曼,作為一名心理學家,為行為經濟學提出了種種解釋;那麼,理查德·塞勒,作為經濟學家,就將行為經濟學往前推了一步,提出了切實的操作建議。

雖說如今,行為經濟學在經濟學的語境里,依然不是最主流的方向,但無可置疑,是最有趣、也最吸引人的方向。

我們能夠從中得到什麼啟示呢?

那就是:雖然人的非理性,是與生俱來、根深蒂固的,但我們正在一步步地認識它,揭開它的機制。

儘可能地覺察自己的非理性,儘可能地豐富和完善自己,儘可能克服本能、讓自己的決策和行為更合理 ——

這就是成為一個更優秀的人的必經之路。

L先生說:

最後,推薦幾本相關的書籍

幫助大家認識行為經濟學

汪丁丁《行為經濟學講義》

理查德·塞勒《錯誤的行為》

丹尼爾·卡尼曼等《不確定狀況下的判斷》

凱莫勒《行為經濟學新進展》

一起進步 :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哲學園 的精彩文章:

批判性思維的誤區
今晚10點又有引力波大新聞!「一個先前從未觀測到的開創性發現」
羅爾斯的差別原則辨析

TAG:哲學園 |